APP下载

论角色游戏中的“以物代物”

2018-03-06胡芝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象征性物体想象

胡芝玮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系,安徽滁州 239000)

角色游戏的开展离不开对游戏材料和物体的假想,对游戏材料和物体的假想就是“以物代物”,以物代物实质是幼儿对游戏材料和物体的象征性想象行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对物体进行遐想,把一种物体当另一种物体去使用,实现了物体意义的转换,或者直接用物体的表象来代替所需的真实物体,即所谓假装动作,假装动作的产生标志着幼儿完成了通过想象对物体的遐想。角色游戏中对游戏材料和物体的遐想,需要幼儿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将眼前的游戏材料与头脑中的关于该物体的表象联系起来。角色游戏中幼儿对物体的“象征性想象行为”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幼儿过往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越丰富,想象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1)以物代物的必然性。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扮演中,随着游戏内容的不断深入,必然需要大量的游戏材料支持游戏的开展,但是不可能所有需要的真实的游戏材料现场都具备,因此,“以物代物”行为的出现是必然的,必然会出现对物体的象征性想象行为。此外,即使有形象逼真的真实的游戏材料存在,使用一段时候后孩子们就会失去新鲜感。相反,他们会更钟爱自己对物体的遐想产生的游戏的意义。再者,幼儿游戏的高度自主性决定每个幼儿在同样的游戏主题活动中可能需要不同的游戏材料,老师无法满足每个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需求,并且幼儿对物体的象征性想象行为的必然性还体现在物体本身的意义局限性大,而自己想象创造出的替代物的游戏意义却有很大的随意性。

(2)以物代物的多样性。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象征性想象行为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物代物”中的“一物一用、一物多用、多物一用、多物多用”等。其中“一物一用”和“多物多用”最为普遍。一物一用被称作单一替代,所谓单一替代是指一一对应的替代,它主要发生在小班,多物多用被称作组合替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过往生活经验的丰富,幼儿对物体的替代逐渐演变成组合替代,这种象征性想象行为会以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成一类物体去替代游戏中出现的另一类物体。

(3)以物代物的依赖性。以物代物的依赖性包括依赖环境、依赖角色、依赖情节。首先,角色游戏的开展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游戏环境,物质游戏环境也是幼儿的象征行为对象。其次,在角色游戏中,物体对角色扮演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物体去支撑角色的扮演。最后依赖情节,在角色游戏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会随着情节的一步步推进,动态地选择替代物。

(4)以物代物的群体性。以物代物的群体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家庭的幼儿都有以物代物的行为。另一方面,群体性还表现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如某一幼儿出现一种象征行为,可能会激起其他幼儿的共鸣并做出积极的响应,进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肯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象征性行为不断发展。

(5)以物代物的延伸性。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会将一个物体象征为另一个物体,再过渡到又将这个物体象征为其他物体,如此反复的过程,游戏情节便有新的发展,新的游戏情景需要新的假设,角色间的相互关系也要进行新的调整,这样幼儿的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迸出了思维的火花。因而,“以物代物”的延伸性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 探索与思考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存在成人化、真实化、功利化倾向,过分追求游戏材料的“真”和替代物的“像”,而忽视幼儿象征性行为的发展。游戏中所需的游戏材料,教师一件一件提供给幼儿,例如在“过家家”的游戏中,老师提供了各种锅、锅铲、勺子、碗、各种蔬菜,甚至抹布也准备好。似乎只有这样做,幼儿角色游戏的水平才能提高。角色游戏的良好物质环境的创设需要符合阶段性和层次性。小班,游戏材料与替代物之间相似度越大,越能激起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遐想。中班,随着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能用游戏材料来代替任何一种所需要的物体,无须相似的物体来替代。大班,幼儿能用想象中的物体的表象代替所需物体,即假装动作已经产生。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快乐的、自主的、轻松的心理游戏环境是幼儿象征性水平提高的基础。在营造良好心理游戏环境的过程中,首先了解幼儿在象征行为中是怎么想的,其次观察幼儿是怎么做的,并及时地给予肯定。但是现实的状况是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了象征性想象行为,部分老师不仅不鼓励、支持、肯定,反而会压制、扼杀,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剥夺玩游戏的权利。例如,幼儿把雪花片向上抛或向下掷,教师武断地归结为孩子不爱护玩具的行为。但是细心的教师和孩子对话后了解到原来向上抛雪花片是替代“放鞭炮”,向下掷雪花片是“种花”。

(3)教师在学生、玩伴、教师三个身份间的动态变化。在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三类身份之间动态变化,分别为低于儿童的学生、平行于儿童的玩伴、高于儿童的教师。当儿童专注、轻松、快乐地游戏时,教师要做低于儿童的学生。在游戏外静静地观察、学习儿童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行为。当儿童需要伙伴、需要参与和引导、无所事事时,教师要做平行于儿童的玩伴。其中需要引导时,教师可以采用平行式介入法。所谓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游戏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有时游戏进入尾声,幼儿无所事事,教师可以采用参与式介入法。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动作、语言来引导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当儿童无力解决、需要帮助、出现不安、重复一件事较长时间而没有进展、无所事事时,教师要做高于儿童的教师。用教师(领导者)的身份指导儿童游戏的开展。它常常用于传授一些新的游戏规则和玩法。

2 结语

幼儿在赋予物体以象征性(以物代物)的过程中,不仅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象征思维得到了充分的练习。象征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过渡到语言符号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桥梁。同时,幼儿的社会性、情绪情感也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猜你喜欢

象征性物体想象
快乐的想象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克制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