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

2018-03-06梅成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馆内终端联网

梅成安

(珠海市斗门区图书馆,广东珠海 519100)

1 知识服务与物联网技术

1.1 知识服务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一般是指图书馆为了满足需要获取某些知识的读者而开展的各项服务内容。传统的知识服务主要以“人”为提供服务的主体,各项读者的知识需求都由工作人员协助完成,因此服务效率一直较低。不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上述局面必然会有所改变。

1.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提出于21世纪初,主要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智能管理、识别、追踪、监控的技术,其核心与技术依旧是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建成智能图书馆,便于读者更好地享受各项服务,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长远发展。

2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

2.1 技术层面

知识服务技术层面的创新是整个业务创新中的核心,这其中包括的新技术主要有RFID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储存与处理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RFID技术又称射频识别技术,在知识服务创新中,其主要利用电子标签对馆内资源进行标识和识别,从而达到迅速响应读者身份识别及借还需求处理的目的。除此之外,该技术在馆内门禁、终端管理、监控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网络信息技术在此主要是指与信息传递有关的互联网技术。在物联网下,馆内每个设备都储存了一定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物联网相互传递并共享,从而节省了读者的查阅时间,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信息储存与处理技术是图书馆所依赖的一个重要技术。这项技术需要图书馆具备良好的处理器、储存设备、网络设备、前台终端等硬件,并通过物联网将这些设备连接在一起,以求达到及时应对庞大数据的目的。

大数据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将统计学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为各信息需求者提供各种实用的数据分析结果。在图书馆领域中,利用物联网技术记录用户行为,然后利用大数据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馆内各项布局,是目前图书馆管理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的重要依靠,值得我们参考。

除了上述几项技术外,物联网技术还能渗透到图书馆内部的方方面面,从而彻底改变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方式,使“高效、准确、人性化”成为新型智慧图书馆的代名词。

2.2 管理层面

物联网技术在管理层面的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一方面,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一般都是垂直式管理,在知识服务中这主要体现在各种复杂的查询、申请、审批程序。不过,在物联网技术的协助下,新型智慧图书馆的管理将逐渐向自我管理转变。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馆内每一个终端都是读者和工作人员实施自我管理的媒介,读者可以在终端上自助提交知识需求或借阅申请,而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收到并处理这些请求,或通过终端完成资料整理及其他工作,极大程度地节约了双方的时间,管理效率也随之上升。

另一方面,在管理过程上,物联网技术使实时交互管理成为可能。由于物联网技术具有实时感知能力,因此图书馆在管理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实时了解读者的服务状态,包括阅读记录、个人申请、服务质量、意见反馈等。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不仅能准确预估读者的深度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还可以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提供协助,保证服务质量。

简单而言,物联网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变革也有不小的推动作用,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必要重新学习这些新内容,以便更好地管理馆内事务及服务读者。

2.3 内容层面

及时整理馆内资料是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知识服务内容整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服务的内容更具条例及可控性。由于物联网技术能够将庞大的图书馆资料内容一一整理并转化为数字资源,然后呈现在终端之上,这对于精确匹配读者知识需求而言十分重要。

(2)极大地提高了知识服务的深度。传统的知识服务往往提供给读者大量基础文字资料,需要读者自行阅读和提取所需部分。不过,在物联网技术的协助之下,读者只需要将自己的知识需求结合多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就可以迅速达到想要的信息,便捷性和实用性明显高于传统知识服务。

(3)服务形式多样化。毫无疑问,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多项创新性内容,也随之带来了多种服务形式,这包括且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对于读者而言不仅提高了效率,更能激起其追求知识的兴趣。

物联网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图书馆内的资料量,但很多读者却直观感受到自己能够在一次访问中获取比以往更多的内容量,这便是物联网技术为图书馆的内容提供方面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并且这还不会增加工作人员的整理量,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便捷体验。

2.4 搜索服务层面

搜索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更多注重单一文献的查找和匹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如今,在物联网技术的协助之下,上述情况将彻底改变。

(1)在文献查找方面,由于物联网可将全馆资料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知识服务的“单一匹配”的局限性。读者利用终端的模糊查找功能便可一次性搜索到馆内所有大致符合其要求的文献及各个文献的具体位置,而后读者还可以利用精确查找功能做进一步筛选,进一步提高单次查找的准确度。

(2)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知识服务的不足。一方面,除了馆内终端以外,读者还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对馆内资料进行检索,一两个关键词便可反馈回大量结果,随时满足读者对大量文献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精确查找和智能匹配系统的存在,读者不仅可以自行设定筛选条件进行精确查找,还可以根据智能匹配系统推荐的结果找到可能需要的相关文献,读者检索到的文献质量因此大大增加。

(3)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将呈现出由读者主动获取向被动获取的转变。读者通过下载安装图书馆的手机应用,可以及时获取图书馆推送的各种文献资料、新书通知、馆内变动等内容,无需读者花费额外精力主动获取。

简单来说,图书馆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搜索服务质量,是提高知识服务质量最为直接的途径之一,并且这也能很好地提高读者的体验。

3 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业务,在物联网技术的助推之下逐步寻求创新,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馆内工作人员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于传统的知识服务而言,图书馆的资源在物联网之下相互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能够提高全馆的工作效率,还能节省读者大量的时间,这足以说明物联网在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上所具备的优越性,也说明了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其他业务创新上的潜在可能性。

[1]谢宝义,王晓华,张哲.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实施途径[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4):92-96.

[2]孙鹏,王磊.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趋势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36(1):75-80,84.

[3]陈敏,沈锡琼.“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3):196-198.

猜你喜欢

馆内终端联网
印象·福州新馆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抢占物联网
寻宝博物馆记
一起跳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