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创新研究

2018-03-06王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员微信

王慧

(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中国培养的高级人才,他们的新思想、新技术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在大学生中有一批优秀的群体就是大学生党员,他们渴望在中国求知成才并且实现自我价值。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的传播非常便捷,使大学生党员生活枯燥乏味,缺乏阅历,再加上入党时间短,容易被各种不良信息所诱惑,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对党组织的认同产生动摇,甚至发生了价值取向扭曲[1]。

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的探索,使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始终跟着时代的脚步,培养出道德模范先锋的大学生党员,对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谐校园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确保我们党的事业能很好的传承下去。

1 “互联网+”给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带来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思想发展多元化,这都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1 “互联网+”给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的丰富资源,使大学生党员获取各种有用信息,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培养出良好自身修养;可以通过联网参与社会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扩大朋友圈,丰富自己的人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乐趣。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使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舆论对大学生党员思想动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1.2 “互联网+”给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是通过人为语言的传播来引导舆论和群众。而信息化的发展,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短信、博客等方式,及时、快捷的发布、获取信息。使每一个人可以自由的发表评论并及时的与他人交流。

现在,人们开始大量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这种方式,会对大学生党员思想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个别国家、不良分子利用网络传播,把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传播到我国,让大学生学习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这对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上存在着缺乏创新性,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够透彻,开展活动单一等问题。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学习中,仍然以传统的学文件、读报纸、授课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方式太过乏味。第二,大学生党员网络教育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信息传播媒介的主体不能分享,资源方面不够完整,各个单位之间因缺乏有效沟通使信息量难以提高。

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新思想

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需要对新形势、新思路充分认识,搭建新平台,从而满足新时期大学生需要,对党组织工作带来新的思想观念。

3.1 占领网络“微阵地”转变高校党建工作思想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务工作者要转变工作观念,就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兴媒体。目前高校中党建工作者基本对网络软件处于不会用的状态,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还不是完全了解。只有转变传统工作观念,进行网络知识培训,建立一支高校党建工作的网络“微时代”队伍,占领网络“微阵地”,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与管理的培训。

3.2 通过网络“微渠道”建立高校党员教育的新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下,现在的大学生喜欢使用网络新媒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十分关注“微渠道”的信息,喜欢新潮的交流方式,开放的思想观念。在新形势的驱动下,网络“微渠道”在党员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党支部的微博和微信,创建党员教育“微渠道”,使大学生党员得到更好的教育。

3.3 打造网络“微领袖”树立高校模范党员的新榜样

网络“微时代”能增强公民的话语权,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作为话语权领导者却掌握着对提出的观点的重视,他们可以集中网络的话语权。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时,要善于观察大学生党员的“微领袖”,并对他们的思想做好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起到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在大学生党员中成为网络“微领袖”的新榜样。

3.4 为网络“微党课”开辟一条高校党员教育新道路

传统的高校党课都是采取集中面授的形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而高校可以尝试开设“微党课”,与集中面授相结合,把学生难以理解和反感的问题通过微博或微信发布给学生,能及时便捷地让老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让学生很好吸收的效果。

3.5 发展党员“微生活”创建新形势的高校党员活动

举办高校党员活动是党组织建设的常规动作,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党员“微生活”,建立党支部微信群,在召开组织活动时,党支部书记发布主题,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进行交流,形成一种组织生活的新形式,“微生活”通过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等多种载体,达到丰富党组织生活质量,加强大学生党员积极参活动的目标[4]。

[1]纪小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策略及作用探究[J].科技资讯,2015,13(25):189-190.

[2]付立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3):49-50.

[3]任斐然.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60-61.

[4]赵勇.网络“微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11):149-150.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员微信
我是党员向我看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微信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