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学视野下达里雅布依人服饰文化探析

2018-03-06王小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布依民族服饰服饰文化

王小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和外在符号,是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服饰反映一个民族在环境、宗教和习俗等方面形成的传统观念。每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都与该民族的生态环境、宗教信仰和社会形态等息息相关。维吾尔族服饰是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达里雅布依人生活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属于游牧维吾尔族人。他们 “逐水草而迁徙”。由于地处偏隅和恶劣的地理环境、沙漠的阻隔、交通工具的落后,他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至今保留着古朴纯厚的民俗文化和较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达里雅布依人的文化生活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具有非常强的民族性及地域特点。从了解他们服饰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特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乃至精神世界。进一步研究达里雅布依人的民族文化。无疑对达里雅布依人整体文化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和调查资料,对达里雅布依人的服饰进行初步探讨。试图从民族学角度,结合有关资料,剖析解读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我们通过解读达里雅布依人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涵义。论证达里雅布依人服饰的文化特征。提出人类社会依赖自然环境生存的必然性。人类的物质文化是自然环境的必然产物。进而说明自然环境作用着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水平。

1 达里雅布依人服饰概述

达里雅布依中老年男性多穿黑色长褂(也叫“袷袢qiā pàn”长袍)、或清一色地穿着土灰色的中山装,冬天戴黑色高筒羊皮帽,夏天戴白色单帽。

女性多穿长袍衫,头部用白纱盖脸,长白纱巾顶端载有茶杯口大小的黑色羊皮 “太里拜克”小帽,形如扣碗,小巧玲珑。年长的妇女多在头上披纱巾,右侧戴一顶“太里拜克”小帽。年轻的妇女则喜欢穿顔色艳丽的花布衣裙[1]。男人一年四季都喜欢戴黑毛高帽。

也许是因为处于沙漠腹地的原因,达里雅布依人不管是男女老少,平时不穿鞋赤脚的时候较多,遇到特殊日子外出或集会时才穿鞋或靴子。有时候靴子外还加胶质套鞋。

2 服饰特点

2.1 女性的“太里拜克”(小帽)

达里雅布依妇女戴的“太里拜克”(小帽)极小,被收录入基尼斯世界大全。此小帽用羔羊皮缝制而成,外形像小茶碗,喇叭状,这种小帽经常作为礼品赠送客人。一般丧事戴白色的,喜事戴红色,年长妇女戴天蓝色的多些。

清代诗人萧雄有形容 “太里拜克”小帽特征的诗句:“高冠似翁覆还空,小帽如觚绣并工。”其实,“太里拜克”小帽的形制要比商代的酒器——觚小得多,诗人萧雄用觚做比喻则比较形象地描绘了她们戴帽的习俗。

关于“太里拜克”的三种流传说法。一种说法是于阗王灭了邻近的小国,将王国的太子之妻阿米娜掳回。阿米娜美貌动人、心灵手巧,她用黑色羊羔皮缝了五个精巧美观的小帽献给王后。王后看了非常喜欢,说戴上这种帽子显得年轻多了。阿米娜从此得到王后的宠爱。后来这种帽子又从宫中流传到民间,深受中老年妇女喜爱。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叶尔羌汗首府举行盛会时,要求属地头领带上新产品一起展览,于田人把这种小帽送上后,深受喜爱,于是就把这种小帽流传下来。第三种说法是道教盛行时,为了避免挽发髻而戴这样的帽子。

2.2 女性的箭服

达里雅布依女性喜欢穿的 “箭服”(已婚妇女的礼服),是一种敞开式长“袷袢”,是维吾尔族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服饰,用黑色绸缎做成,没有单独的领子。

有专家认为,这种箭服与萨满教有关,在伊斯兰教壁画上,有类似的服饰。还有在一些墓葬里也发现过同类的服饰。

关于箭服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维吾尔族人对鹰的崇拜。专家学者从箭服前面两侧的尖条纹图案推测,条纹看上去像老鹰展开的翅膀,古代的维吾尔人因为崇拜鹰,所以在胸前绣了鹰饰图案,后来演变成弧形。

第三种说法是这种“箭服”是古代打仗、狩猎穿的衣服。宽大的袍服适合游牧,宽大的下摆适合骑马,7条蓝色条饰,是方便猎人用来插箭矢的箭袋,所以叫“箭服”。防寒作用不大,盛行于哪个年代,蕴含着什么文化信息,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3 达里雅布依人服饰文化内涵

服装的不同特色不仅能反映出各民族生活环境、地理气候、经济活动的不同,体现出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性格气质、心理特征、宗教信仰乃至自然观、世界观。了解服饰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特征,从而加深对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伦理道德、精神世界的了解[2]。

3.1 生态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服饰是他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逐步形成。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为服饰的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3]。属于游牧经济文化的达里雅布依人生活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 “沙漠腹地”。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生活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恶劣,他们的服饰势必要防风沙,易穿易脱。所以毡帽、毡筒、毡靴和皮衣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从自然与生态环境来看,达里雅布依人生存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属于干旱气候,光照时间长,降水量极少,空气干爽,故此“袷袢”长袍是他们的最好选择。这也是他们传统服饰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自然基础。

3.2 宗教文化内涵

游牧维吾尔族(达里雅布依人)的服饰和新疆维吾尔族服饰一样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服饰上[4]。

伊斯兰教明确规定身体不该裸露的部位应该遮蔽。妇女们除了双手、双脚和脸部,必须遮住,不能随意显露。所以达里雅布依人男性穿“袷袢”,妇女长裙,戴头巾,蒙面纱。传承着伊斯兰教义中对上天敬仰的寓意。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对服饰的样式、颜色,面料乃至配饰提出明确的要求。认为服饰是真主所造,服饰体现真主对人的关怀。认为人们宜用白布为亡人入殓。男子通常会戴白色、黑色和花色六角帽,妇女头巾常是黑白色。在伊斯兰教中,服饰有时是为宗教服务的。头部也要用头巾包裹起来,体现她们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对宗教文化的个人理解。

3.3 服饰文化的地域特征分析

达里雅布依人所生活的“沙漠腹地”由沙漠和绿洲组成。他们进行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他们的草场游牧生活清晰并且传承。他们的服饰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适应多变的气候条件和游牧的生活方式。他们利用身边的动物皮毛制作衣物是达里雅布依人适应自然环境和多变气候的最好选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大漠情调。

达里雅布依人的服饰经历上百年的历史,成为他们服饰文化的精粹,成为一种规范。即使受到现代服饰的强烈冲击,他们的服饰仍然会保持着原有的习俗,依旧是他们对民族归属感和身份符号的坚定选择。因此,达里雅布依人民族服饰与他们的地域环境以及民族性格有着一定的关系。

3.4 服饰的游牧民族性

服饰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之一,服饰作为文化现象的主要特征之一。民族服饰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点,完全可以从不同的民族服饰上去辨认他们的民族属性,服饰成为各民族显而易见的标识[5]。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一个民族的认同。传统的民族服饰通常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符号服饰彰显其民族特色,体现出其民族传统的外在物质文化与内在民族审美心理的统一。

达里雅布依人有佩小刀的习俗,也是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而来。在巴里坤南湾遗址、阿拉沟、新疆木垒四道沟遗址和鱼儿沟古墓葬等多个考古遗址,考古学者都发现出土国小铜刀。对于游牧人来说,刀具可以切割兽皮,宰杀牲畜,也可用来作为服饰佩戴。所以至今他们仍有佩挂小刀的习俗。

4 结语

通过对达里雅布依人服饰文化的解读,可以看到服饰已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它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有了同等的地位。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历史和民族个性等诸多方面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加大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更多的开发出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并将其发扬光大,做好保护工作,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得到应有的传承,使中华民族世代都能够感受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巨大魅力。沙漠腹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使达里雅布依人的服饰文化呈现浓郁的原生态特征。他们的服饰文化自然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研究。

[1]买托合提·居来提.沙漠绿洲——于田县达里雅布依[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3):31-32.

[2]王德怀.从维吾尔熟语看维吾尔族的服饰文化及其文化质点[J].语言与翻译,1998(1):74-77.

[3]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1(1):62-68.

[4]梁莉莉.中国穆斯林服饰文化[J].中国宗教,2005(3):36-38.

[5]曾艳红.服饰:文化的一种载体及传播媒介[J].丝绸,2013(1):58-62.

猜你喜欢

布依民族服饰服饰文化
山水布依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布依少女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请到布依茶乡来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