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8-03-06倪素香
倪素香 孙 燕
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7月28日在武汉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有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湘潭大学、三峡大学、江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以及湖北省社科联、武汉市文化局等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收到论文20余篇。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围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会议研讨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与化创新性发展
与会专家首先围绕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展开了研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钊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文化实现自身再优化的需要,是弘扬“与时俱进”民族精神的客观要求。所谓“创造性转化”,强调的是以“创造性”和“转化”作为关键词,要求人们对传统概念的原始意涵作必要改造,但这个改造不能随心所欲,而要体现科学性,即改造后同其原始意涵不相悖逆。所谓“创新性发展”,以“创新性”和“发展”作为关键词。“创新性”,指的是对传统概念实施创造更新,增加原来未发掘出的意涵;“发展”,指的是对传统概念的意涵有所深化与推进。这两者结合起来,便赋予了传统概念新的意蕴。黄钊教授指出,当前优秀传统文化中某些资源还没有被深入地挖掘出来,需要促使可用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文化建设。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表达形式方面还未能顺应时代特征、未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我们要下工夫对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现代诠释,注重提炼、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深入总结广大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经验。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维武教授提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回答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关系问题。他表示,由此出发,这一思想阐发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据、指导思想和切入点,要求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关系,从中来确立中国文化由“古”而“今”的发展方向。
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倪素香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认为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其中一定蕴含着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有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若要更好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鼓励人们修身养性、团结友爱、爱国爱家,目的是维持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繁荣稳定。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价值诉求一致,目的都在于提高国民素质、繁荣社会、富强国家。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切合时代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传承下去。
二、关于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会议还围绕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从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的角度,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决策,对于当前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软实力的极大发展,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必然产物,又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发展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必然结果。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文化建设放在同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予以谋划和推进,这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位一体”和改革开放时期“两手抓”发展战略的继承,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战略的创新。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高度,研究和制定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此外,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和主导,才能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赋予文化创造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今天加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也必须坚持推陈出新,辩证施治,整体谋划,协同推进,既要塑造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文化,又要加强文化评析,抵御文化渗透,提高文化鉴别能力;既要提高文化自主创新的能力,又要增强文化创新发展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教授表示,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在文化问题上的积极精神状态,有其关键性的构成维度。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道路的自信,分别指向文化的内容体系、创造主体、发展路径,也提示着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有效增进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文化自信生成发展的规律,以文化自信的关键维度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华文化精神的信仰、对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同和确信。“文化自信不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有其具体的规定性。”我们所要增进的文化自信,即中华民族对于自我文化理想、价值、活力与前景的确信。这里的“中华民族”,是身处当下时空交汇点上的中华民族,是承接历史荣光、心怀百年夙愿而致力于新建设的中华民族;这里的“自我文化”,即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既包括我们的先民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也包括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化实践,包括我们所应努力开创的文化新气象。这些规定性的聚合,展示着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本质与内涵。沈壮海表示,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将中国文化的“种子”植于青年一代的心中;如何面向广泛而多样的社会大众,系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激发普遍的文化建设的当下意识责任意识,需要我们有基于新的时代特点、受众特点等的顶层构划与落地设计。与此同时,涵养我们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还需要聚焦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用好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在提振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四个自信”建设的内在统一,努力夯实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国勇副教授认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实现文化自信,而实现文化自信必须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必须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体现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必须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结合起来。在实现文化自信中,湖北大有作为,为此必须把荆楚文化与湖北实际结合起来,对荆楚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优秀荆楚文化。
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
与会学者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如何有机结合的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佘双好教授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基因”存在于中华民族精神结构之中,它是构建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内在力量。如何发挥“精神基因”的功能,如何处理好传统和现实、继续与创新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精神基因”还包含着这样一种含义,尽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十分重要,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基因”,是一种历史上起作用的东西,要构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尽管需要充分发挥“精神基因”的作用,但更主要的应该立足现实,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形成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力量,继承和发展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和追求,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内涵,这样才找到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华前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深邃的方法论思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崔华前阐释说,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具有相通相融性;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具有互补性。确立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出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求为服务对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厚滋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之需,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必须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二者的互补性,决定了二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学院张舜清教授认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中浸润着深刻的儒家思想因素,体现了习近平对儒学的继承和超越。习近平对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为他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大量援引儒家言论,涉猎儒家典籍的范围十分广泛,对儒家义理掌握全面而深刻,能够自觉鉴别和有选择地应用儒学中的思想精华;对儒学的超越则主要表现为拓展了儒学的适用范围、提升了儒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儒学的内涵。这些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应用儒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关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
与会学者还从专业领域、文本解读的角度对新时代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讨论。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戴钢书教授认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着许多道德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戴钢书指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无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的上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和借鉴古代思想家积极的、符合实际的观点的教育方法,弘扬古代构建和谐社会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以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资源,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桂胜教授阐释了《管子》“四维”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逻辑建构,认为《管子》“四维”价值观影响着华夏两千年来人们的价值取向,植根人心,植入社会生活,对当今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湖北大学罗炽教授认为《周易》这部近五千言的文化原典,奠定了中华民族多种世界观的萌芽;奠定了中华民族把握世界的特色思维方式和以中和为最高道德的价值取向;奠定了中华汉语言文字特色和诗韵文化传统;奠定数千年以来的政权体制规模。因此,《周易》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开元奠基的作用。
湖北经济学院涂爱荣教授从道德目标维度、心理素养维度、精神特质维度、个性品格维度解读了《论语》中君子型人格范式,提出建立“学理探究—道德教育—环境支持—制度保障”的路径,以实现《论语》中君子型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此次研讨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研讨富有建设性成果。与会学者也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