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梯语文献中的比拟意象表达
——技巧及效果
2018-03-06潘亮
潘 亮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871)
一、赫梯语比拟意象表达中行为过程的比拟关系与性状特征的比拟关系
赫梯语比拟意象表达中的行为过程比拟关系是指表述对象发出或发生的行为动作过程与比拟意象发出或发生的行为动作过程之间形成的比拟关系,比拟关系的概念联系点集中在围绕意象展开的事件过程上。在赫梯语寓言当中,围绕喻体或比拟意象发生了一系列行为过程,形成比拟关系中的意象事件过程,而寓言的直接表述对象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行为过程,形成了比拟关系中的表述对象事件过程,两组事件过程之间性质相仿、语义概念相似,并相互对应。如,“一位铜匠铸造了一只样式精美的杯子。他锤炼它并浇铸它。他为它镶嵌了饰件并铭刻了文字。他用一块羊毛帕把它擦拭得熠熠生辉。但是这块愚昧的铜料却开始咒骂锻造了它的铜匠:‘那打造了我的人,但愿他的手折断!但愿他的右臂瘫痪!’听到此话,铜匠怒火中烧。[注]KBo32.14ii42-51他开始自言自语:‘为什么我打造过的这块铜料反而咒骂我?’铜匠对铜杯发出诅咒:‘让雷雨神打碎这只杯子并刮掉它的饰件!让这只杯子坠入灌渠,让它的饰件坠入河流!’[注]KBo32.14ii52-60它不是一只杯子,而是一个人。某个儿子长大成人,获得了优渥的境遇,然后就仇视他的父亲。他不再照料他的父亲。他父亲的神灵们则诅咒了他。”[注]KBo32.14iii1-5在这则寓言中,表述对象组为“某个儿子”“父亲”“父亲的神灵们”,比拟意象组为“杯子”“铜匠”“雷雨神”,围绕两者分别展开了一系列由动词表达的行为过程,两组行为过程的语义关联性使彼此形成比拟关系,比拟关系中双方各自的一系列行为过程形成了比拟关系中相互对应的两组事件过程,如比拟意象行为过程组中的“铸造,锤炼,浇铸,镶嵌,铭刻,擦拭,打造”在比拟关系中对应着表述对象行为过程组中的“长大成人,获得优渥境遇”;意象行为过程中的“咒骂,折断,瘫痪,诅咒,打碎,坠入”在比拟关系中则对应表述对象行为过程中的“仇视,不再照料,诅咒”,比拟意象行为过程与表述对象行为过程各自按语义的积极和消极分为两组,并彼此两两对应,在比拟关系中形成对应整齐、联系密切的统一体,使“某个儿子”“父亲”与“杯子”“铜匠”这两组语义上毫无关联的概念之间相互建立起了紧密的比拟对应关系;这则寓言同时还表现了赫梯语比拟意象表达中的性状特征比拟关系[1],性状特征比拟关系是指表述对象与比拟意象各自具有的性状特征因同质和相似而彼此对应,由此建立起来的比拟关系。如在寓言中,比拟对象由形容词表达的一组性状特征 “精美、熠熠生辉”与表述对象的性状特征“优渥的”相互对应而形成比拟关,使表述对象和比拟意象这两组在语义上并无相似之处的概念通过彼此同质或相似的性状特征结成比拟关系。如寓言“一名建筑师建造了一座样式精巧的塔楼。他修建的地基深入到太阳女神的地府。他修建的城垛高耸入云。然而这座愚昧的塔楼开始咒骂建造了它的建筑师:‘那建造了我的人,但愿他的手折断!但愿他的右臂瘫痪!’听到此话,建筑师怒火中烧。建筑师自言自语:‘为什么我建造的墙垛要咒骂我?’然后建筑师对塔楼发出诅咒:‘让雷雨神击碎这座塔楼并且颠覆地基的砖石!让他的墙垛坠入灌渠,让它的砖瓦坠落河流!’[注]KBo32.14iii41-47它不是一座塔楼,而是一个人。某个儿子长大成人,获取了尊贵的地位,然后就与他的父亲为敌。他不再照料他的父亲。他父亲的神灵们于是诅咒了他。”[注]KBo32.14iii52表述对象“某个儿子,父亲”与比拟意象“塔楼,建筑师”,行为过程比拟关系中“修建,建造”与“长大成人,获取”;“咒骂,折断,瘫痪,击碎、颠覆、坠入”与“为敌,不再照料,诅咒”,性状特征比拟关系中“精巧,高耸”与“尊贵”都形成比拟对应。“一只狗从炉灶里窃走一条面条。它把面包从炉中取出并浇上油脂。它往面包上浇了油脂,坐了下来,开始享用面包。[注]KBo32.14iii9-12它不是一只狗,而是一个人。某人被他的主人指派为一个地区的长官,而后他增加了那座城镇的赋税。他嚣张拨扈,不再看护那座城镇。人们试图到他的主人面前谴责他,于是他在他主人面前交还他侵吞了的赋税。”[注]KBo32.14iii13-19“一只狗”与“一个地区的长官”;“窃走,享用”与“增加,侵吞”形成行为过程的比拟关系。“一只田鼠从炉灶里拖走一条面包。它把面包从炉中取出并浇上油脂。它往面包上浇了油脂,坐了下来,开始享用面包。它不是一只田鼠,而是一个人。某个人被他的主人委派为一个地区的行政官,而后他增加了那个城镇的赋税。他飞扬拨扈,不再看管那座城镇。人们试图在他的主人面前谴责他,于是他在他的主人面前交还他侵吞了的赋税。”[注]KBo32.14iii28-32“一只田鼠”与“一个地区的行政官”,“拖走,享用”与“增加,侵吞”形成行为过程的比拟关系。
“雷雨神与巨蟒在克斯克鲁沙(Kiskilussa)城格斗,巨蟒重创了雷雨神。[注]KBo3.7i9-11在此之后,雷雨神召集了众神,说道:‘ 来吧!女神伊娜拉(Inara)准备好了宴席!’[注]KBo3.7i12-14她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一瓶连一瓶的葡萄酒,一瓶连一瓶的玛努万(Marnuwan)饮品,一瓶接一瓶的瓦尔(Walhi)饮品。每一瓶她都灌注满了。[注]KBo3.7i15-18然后伊娜拉去往齐格拉塔(Ziggarata)城会见一个凡人,胡帕西亚(Hupasiya)。[注]KBo3.7i19-20伊娜拉对胡帕西亚这样说:‘我打算做这么一件事,你来加入我吧!’[注]KBo3.7i21-23胡帕西亚这样回答伊娜拉:‘如果我可以与你共寝,那么我就会来完成你的心愿。’于是他与她共寝了。[注]KBo3.7i24-26然后伊娜拉带走了胡帕西亚并隐藏了他。伊娜拉化了妆并把巨蟒从他的洞穴里邀请出来,说道:‘我准备了宴席,请来开怀畅饮!’[注]KUB17.5 i3'-8'于是巨蟒和他的子嗣一同前往,他们酒足饭饱。他们喝尽了每一瓶酒,酩酊大醉。[注]KUB17.5i9'-12'他们再也不能回到他们的洞穴里,于是胡帕西亚上前用一条线绳把巨蟒捆绑了。[注]KUB17.5i13'-16'雷雨神前来屠戮了巨蟒。其余诸神都站在他的身边。[注]KUB17.5i17'-18'伊娜拉在塔鲁卡(Tarukka)城的一块悬壁岩上建了一座房屋并把胡帕西亚安置在房屋里。伊娜拉指示他:‘我走出房子到乡间里去的期间,你千万别向窗外张望。如果你向外望,你将看到你的妻子和孩子。’[注]KUB17.6i14-22伊娜拉离开后的第十二天过去了,他望向窗外,看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注]KUB17.6i23-24伊娜拉从乡间返回的时候,他开始哀诉:‘让我回家!’[注]KUB17.6i25-27伊娜拉对胡帕西亚这样说:‘走吧。’因为胡帕西亚冒犯了雷雨神的田野,她杀死了他。[注]KBo3.7ii9-14巨蟒击败了雷雨神,取走了他的心脏和双眼。雷雨神逃离了他。[注]KUB12.66iii2-5雷雨神娶了一个贫民的女儿为妻,诞下一个儿子。当他长大成人,他娶了巨蟒的女儿为妻。[注]KBo3.7iii4-8雷雨神指示他的儿子:‘你走入你妻子的房子的时候,向他们索要我的心脏和双眼。’[注]KBo3.7iii9-12他去了之后,他向他们索要心脏,他们就把它给了他。之后他又向他们索要双眼,他们又把双眼给了他。他便把这些都带给了他的父亲雷雨神,雷雨神就这样取回了他的心脏和双眼。[注]KBo3.7iii13-19当雷雨神的身体重又健全如初,他又一次到海上去挑战。当他与巨蟒交战并行将击溃巨蟒时,雷雨神的儿子与巨蟒站在一起并向他的父亲仰天疾呼:[注]KBo3.7iii20-28‘连我一起杀了!别对我留情!’雷雨神于是杀了巨蟒和他自己的儿子。”[注]KBo3.7iii29-33在神话《雷雨神与巨蟒》中,围绕作为比拟意象的胡帕西亚展开了一系列事件过程[2],这些事件过程组成了一套情节,比拟了凡人注定要陷入强权者的政治斗争而成为牺牲品的命运这一抽象概念; 而围绕身陷父亲与岳父两大势力的夹缝中的雷雨神之子这一比拟意象发生的事件过程则比拟了在强权者不择手段的激烈斗争中,卷入纷争的统治阶级成员面临的伦理困境这一抽象概念。
“铁列平发怒了,说道:‘别来套近乎!’他右脚的鞋滑到了他的左脚上,左脚的鞋滑到了右脚上。[注]KUB17.10i1-4雾笼罩了窗户,烟弥漫了房屋。炉灶上柴木焖熄。祭坛上众神窒息。羊圈里羔羊窒息。牛栏里牲牛窒息。母羊拒绝羊羔。母牛不认牛犊。[注]KUB17.10i5-9铁列平离开了。谷物,繁盛的牛羊群,兴荣,丰盈和充足被他带到荒原,原野和旷野中。[注]KUB17.10i10-15群山凋敝了。树木枯萎了,花蕾不再绽放。牧场枯竭了。泉水干涸了。饥馑在大地上发生了。人类与诸神饥饿而死。伟大的太阳神筹备了宴席邀请一千位神灵。他们吃了却不觉饱,他们喝了却不知足。[注]KUB17.10i16-20雷雨神为他的儿子铁列平感到忧虑:‘我的儿子铁列平不在这里。他发怒了,私自带走了一切美好事物。’众主神和众亚神开始寻找铁列平。太阳神派出了敏锐的鹰:‘去搜寻高山。去搜寻深谷。去搜寻蓝海。’[注]KUB17.10i21-25雷雨神出发了,开始寻找铁列平。他来到铁列平的城市,来到城门。但他却无法打开它。他折断了他的槌和楔钉。雷雨神停下了。他给自己穿上外衣,坐了下来。母神派出了一只蜜蜂:‘你去搜寻铁列平。’[注]KUB17.10i32-35雷雨神对母神说:‘主神们和亚神们一遍遍地寻找他,但连他们都找不到他。现在这只蜜蜂能找到他吗?它的翼展太小,它本身也很渺小。’[注]KUB17.10i36-39这里放着斯玛玛(Samama)坚果。铁列平啊,让你的心灵饱尝果油。这里放着无花果。如同无花果是香甜的,铁列平啊,让你的心灵也如同这无花果一样香甜。[注]KUB17.10ii15-18就像橄榄果在它的心里存着橄榄油,就像葡萄粒在它的心里装着葡萄汁,铁列平,请在你的灵魂里和心中留住美好。[注]KUB17.10ii19-21这里放着莉蒂(Liti)木。铁列平啊,让它来涂拭你的心灵。就像麦芽、啤酒和面包本质上连为一体,铁列平啊,让你的心灵也与人类的言语融为一体吧。就像泉水是纯净的,让铁列平的心灵也像泉水一样净彻吧。就像蜂蜜是甜的,酥油是柔糯的,让铁列平的心灵也一样香甜柔和。[注]KUB17.10ii22-27现在我用精细的油喷洒了铁列平要经过的道路,铁列平啊,踏上这用精细油喷洒过的道路吧。让萨伊(Sahi)花和哈普利亚(Happuriya)花的花枝成为你的床。就像柠檬的茎干总是枝连茎绕,铁列平啊,请与诸神和人类和解吧。[注]KUB17.10ii28-32铁列平怒火中烧。他的心灵和他的形体像灯烛一样焖熄。如同他们烧熔了这灯烛,让铁列平的不悦、盛怒、自以为的受冒犯和愤懑也同样燃烧。就像麦芽缺少肥力,人们不会把它用作种子撒入田地,也不会有人把它制成面包,更不会有人把它存入粮仓,让铁列平的不悦、盛怒、自以为的受冒犯和愤懑也同样无效吧。[注]KUB17.10iii13-20铁列平怒火中烧。他的心灵和他的形体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如同这团火焰已经熄灭,让他的不悦、盛怒和愤懑也同样熄灭吧。[注]KUB17.10iii21-23铁列平啊,远离不悦。远离盛怒。远离愤懑。就像雨滴洒落不可倒回,让铁列平的不悦、盛怒和愤懑也不再复回。[注]KUB17.10iii24-27一头牛从你脚下经过,掀掉它的皮毛。一只羊从你脚下经过,拔下它的羊毛。从铁列平身上拔除他的盛怒、不悦、自以为的冒犯和愤懑。[注]KUB17.10iv1-3雷雨神来了,怒气冲冲。雷雨神的祭司制止了他。一锅水沸腾了,一柄木勺可以使其止沸。像这一样,让凡人的言语终止铁列平的不悦、盛怒和愤懑。[注]KUB17.10iv4-7让铁列平的不悦、盛怒、自以为的受冒犯和愤懑离去吧。让房屋释放它们。让窗口释放它们。让门轴释放它们。让庭院释放它们。让城门释放它们。让城垛释放它们。让御道释放它们。它们不会去往肥沃的田地,花园或树林。它们将走向大地女神之路。[注]KUB17.10iv8-13看门人打开了七扇门,他抽掉了七道门栓。在地下,在冥界中,立着几座铜壶。它们的壶盖用铅制成。它们的壶栓用铁制成。无论什么进入这壶里都无法出来,只会消散在壶中。让这些壶装入铁列平的不悦、盛怒、自以为的受冒犯和愤懑,这样它们就无法复回。[注]KUB17.10iv14-19铁列平回到了家,开始关心起自己的土地。雾离开了窗,烟离开了房屋。祭坛与诸神和解。炉灶燃尽了柴木。羊圈里铁列平解救了羊,牛栏里他解救了牛。母亲开始关怀她的孩子。母羊开始呵护羊羔。母牛开始照顾牛犊。铁列平开始关照国王和王后。他为他们的生命、活力和未来着想。[注]KUB17.10iv20-26铁列平为国王着想。一棵伊亚(Eya)树立在铁列平面前。树上吊着一只羊皮制成的箭袋。在箭袋里,装着羊油,谷物,繁盛的牛羊群和葡萄,装着牛与羊,装着长寿延年和后世子孙。[注]KUB17.10iv27-31箭袋里装着羊羔的轻柔啼鸣,装着声望,装着正义。装着繁荣、充盈和丰足。”[注]KUB17.10iv32-35在神话《铁列平的盛怒(The wrath of Telipinu)》中,充斥着大量比拟意象及行为过程比拟关系和性状特征比拟关系,大量构思精巧、立意新奇的比拟意象展现出人物对文中主角的安抚、劝慰和取悦[3],甚至已达到了奉承谄媚的程度,体现了人物对万物重获生机所持的迫切期待和祈望,显示出赫梯语神话文献当中比拟意象表达的娴熟运用与高超技巧。
二、赫梯语比拟意象的选用与比拟关系中的关联主题
赫梯语比拟意象的选用是指语句包含的比拟意象所属的以语义区分的类别所具有的某些或某个属性在比拟关系的建立中得到应用[4],这种蕴含在比拟意象自身的语义概念当中的特性可以起到加强比拟效果和突显关联主题的作用,而比拟意象的选用同时还反映了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理解以及主动的比照运用[5],在不同语境下对比拟意象显示出的不同属性的把握和表现也反映出创作者对各类事物的深入认知和准确体会。关联主题是指在比拟关系中对表述对象和比拟意象起到联结作用的语义共性,使比拟关系表现的主题更突出明确。
“神灵总是让义人获得解脱,而把恶人像树木一样伐倒,不停地像敲击鸡蛋那样击打恶人的头颅,直到他毁灭他们。”[注]CTH360 i 14-20“树木”意象的选用表达了树木易砍伐和砍伐后笔直倒下的情景,由此产生的关联主题则是“直接地、彻底地去除”[6];“鸡蛋”意象的选用则表达了蛋壳脆弱易碎的特质,表达的关联主题是“毁灭性地、无法复原地击打”。“有一座名为索多尔(Sudul)的城市,座落于卢卢瓦(Lulluwa)地区的海岸上。那里居住着一个名叫阿普的人。他是整个地区最富有的人。他拥有很多牛和羊。他拥有成堆的金,银和宝石,就像一个巨大的谷堆。”[注]CTH360 i24-27“巨大的谷堆”表现出堆积如山的情景,回应前文出现的 “富有,很多,成堆”[7]。“名为恶的哥哥对名为善的弟弟说:‘让我们分开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吧。’名为恶的哥哥对名为善的弟弟说:‘就像山峦总是分隔而立,就像河流总是分道流淌,就像诸神分隔而居。’”[注]CTH360 iii10-20“山峦,河流”的自然景观意象采用了其相互隔离的姿态特征,表达了“不相往来”的主题。
“太阳神说:‘把风附在你的脚上,就像添了翼的鞋。’”[注]CTH363 ii12-15“风,翼”在空中疾速移行的特征表现了“飞速”。“神灵啊,倾洒他的灵魂,就像倾洒水那样。”[注]KUB13.3 iii 1-2“水”意象的流逸感和随意感体现了“自由”[8]。“他把酵母放到士兵们的手里,他们舔舐它。他这样说:‘这是什么?它难道不是酵母吗?就像他们取了一点这样的酵母,把它混进揉面碗里,就像他们把揉面碗放置一天,面团便膨胀起来。谁违背了这些誓言,对赫梯国王采取了欺骗行为,把赫梯视作敌人,让誓言神抓捕他。让他被疾病彻底摧毁。’”[注]KBo6.34i1-16“加入酵母的面团”的意象比拟了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和感染。“他把蜡和羊脂放到他们手里,把一些蜡和羊脂投入火焰,说道:‘就像蜡会熔化,羊脂会被熔炼那样,谁违背了誓言并对赫梯国王采取欺瞒行动,就让他像蜡一样熔化、像羊脂一样被熔炼吧。’他又把一些筋腱和盐放到他们手里并把另一些投入火中,他这样说:‘就像这筋腱在炉中会烧熔,就像这盐在炉中会熔解,谁违反了这些誓言并对赫梯国王采取欺瞒行动、敌视赫梯国,就让这些誓言的神灵捕捉他,让他像筋腱一样烧熔、像盐一样熔解吧。’”[注]KBo6.34ii1-14“被火熔化的蜡,羊脂,筋腱,盐”的意象利用这些材料熔点低的特点表现了“迅速消失”。“他把一些麦芽或啤酒佐料放到他们手中,他们便舔舐它。他对他们这样说:‘就像他们用磨石研磨这些啤酒花、混入水、烹煮它、捶击它,谁违反了这些誓言,谁参与了针对国王、王后、王子和赫梯国的恶行,就让誓言的神灵捕捉他,让他们以同样的方式研磨他的骨骼、以同样的方式烧煮他、以同样的方式捶打他。’”[注]KBo6.34ii24-29“啤酒花的酿造过程”的意象表现了 “刑罚与折磨”。“他把一个火炉摆在他们面前,说道:‘就像从火炉中无法生长出花草,让他的田地里也无法长出小麦和燕麦,让他的田地里野草丛生。’”[注]KBo6.34iii12-19“火炉中无法生长出的花草”通过组合意象关系表现出“荒芜”。“他递给他们一张鲜红的毛皮,说道:‘就像这张被血染过的红色毛皮,血红色无法从毛皮上渗漏而出,同样,让誓言的神灵抓紧你,让誓言无法离你而去就像这血红色无法离开毛皮。’”[注]KBo6.34iii20-15“被染色的毛皮”的意象以色素对毛皮的浸染体现“不可分割”。“他把水泼溅到火焰上,说:‘就像这燃烧的火焰被浇灭,谁违反了誓言,就让他的生命、他的青春、他繁荣的前景以同样的方式被浇灭。’”[注]KBo6.34iii32-40“水”熄灭了“火焰”,意象组合关系的使用体现出“戛然而止”。“然后,他把水泼洒出来,同时说道:‘就像大地吞噬了这些水,而水却无迹可循。谁违背了誓言,就让他被大地吞噬,并且像泼洒到地上的水一样如此无迹可循。’接着他把葡萄酒泼洒出来,同时说道:‘这不是葡萄酒,而是他的血液,就像大地吞噬了葡萄酒,就让大地也以同样的方式吞噬他的血液。’”[注]KUB43.38“被大地吸收的水,葡萄酒,血液”通过同是液体的三种意象与大地意象的关系反映出“流血刑罚”的意味。“接着他把水掺注到葡萄酒中,同时说道: ‘就像水中混入了葡萄酒,让誓言的神灵也同样把疾病掺混到他的体内。’”[注]KUB43.38“掺入水的葡萄酒”的组合意象反映出“病入膏肓”。“然后他用手托着一块岩石,同时说道:‘就像这块岩石是沉重的,以同样的方式让誓言和疾病在他的内脏中也变得沉重。如果他遵守誓言,就像誓言是永存的,同样也让他得以永生。’”[注]KUB43.38“岩石”意象以质沉的属性表达出“承受重压的心理感受”。“他走了出来,用斧子把一支芦苇杆砍去一截,说道:‘就像我砍去的一截芦苇杆,它无法再接附回去,现在也同样让斧子砍削这房屋里的血案的罪恶,使其无法返回。’”[注]KUB7.41“截斩的芦苇杆”的意象通过“不可复原”的特点体现出“根除”。“从排雨管的顶部他们倾倒了一斟葡萄酒,说道:‘就像水从屋顶流下,不会再沿排雨管逆返而上,让这间房屋里的恶意、污垢、中伤、鲜血、泪水、罪恶、诅咒和威胁都倾倒出去而不再返回。’”[注]KUB7.41“水”淌下不可倒逆的意象特征体现了“了无后患”。“法术师把一头公羊和一头母羊摆在诸神面前,说:‘公羊媾和了母羊,母羊怀了孕。让这座城与房屋成为一只公羊,让这座城邑与房屋在牧野上与昏暗的大地交媾,让昏暗的大地被鲜血、污垢和罪恶受孕。就像怀孕的女人和母羊能够生育,让这座城与房屋同样存蓄了邪恶之血,而让昏暗的冥界把它收纳。’”[注]KUB7.41“受孕的母羊”的意象表达了“牢固地收纳”[9]。“‘就像瓢泼大雨洗刷了城邑中的尿污和淤泥,就像雨水冲刷了屋顶而后顺雨槽淌下,也让这场仪式从这座城和房屋中清除流言蜚语,让倾盆大雨把它冲入海中。’”[注]KUB7.41“雨水”意象的“涤荡”特征表现出“一尘不染”。
“‘来吧,就像风和雨无法将磐石砌成的圣所从原地抬起。在这间房屋里他出生了。让丑恶的事物也无法从原处挪动他的生命,让他得到守护,让他得以永生。’”[注]KBo17.62 i10-12“磐石圣所”无法为“风雨”撼动的意象组合体现出“安稳,不被侵扰”。“手掌把邪恶的事物递给手指,手指把它递给指尖,指尖把它送入昏暗的大地,昏暗的大地把它带给太阳神,太阳神把它带入大海,海底摆放着几尊青铜鼎,鼎盖用铅制成,他把一切邪恶的事物都封在了铜鼎中:恶魔、流血事件、泪水、冰霜、疾病。”[注]KUB33.66“海底,青铜鼎,铅盖”的意象组合表达出“牢不可破地封锁”。
三、赫梯语比拟意象的表达效果——巧思之中的事理与态度
赫梯语含有比拟意象的语句善于以条理清晰的事理关系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态度,以一定事理关系加以组织的意象构思巧妙,表意贴切准确,具有突显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强度的文学表达效果。“从此之后谁把针对国王的恶语送至诸神的唇边,那么就让诸神听到的恶语砸在他本人和他侍从的头上。就像蛇从不错失它的洞穴,让恶语也返回到他本人的口中。”[注]KUB36.91irev4-9用 “蛇”的恶毒形象比拟“恶语”,用“蛇洞”的形状比拟“人嘴”,“蛇”总要回到“蛇洞”中[10],“恶语者”也会自食其果,体现出对“恶语者”厌恶和嘲讽的态度。“就像同一辆车的后轮无法追赶上车的前轮,同样让恶语也无法追赶上国王和王后吧。诸神的言语是一枚铁钉。”[注]KUB36.9revi10-12同一辆车的“后轮”与“前轮”间的事理关系体现出人物对免受谣言侵袭的急切渴求。“铁钉”则反映出人物对神灵力量的强烈企盼[11]。“生依傍着死,死连接着生。人无永生,生命的日期屈指可数。既使人可永生,而如疾病般的罪恶也会随身相伴,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悲哀吗?”[注]KUB30.10 i20-23以始末相连的事理关系体现出对万物周期循环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深沉思索[12]。“太阳神,威严的王,你在大地永恒的四极间阔步行走。敬畏随行在你的右侧,威势则随行在你的左侧。”[注]KBo22.75ii1-3表现出对神灵的膜拜,崇敬和倚仗之情。“拯救我,释放我,我多么像被捆绑在罪恶上的人。请让我处在顺境中,请把我从海中打捞起。”[注]KBo22.75iii9-13体现人物的无助与祈求。“我像水一样四处流淌,不知归宿。我像一叶舟,不知何时靠岸。”[注]KUB36.75i5-6“我主,请归还我威严与力量。太阳神,你是万物的牧羊人,你给每个人的讯息如此香甜。”[注]KUB36.75ii60-69显示出人物的迷惘困惑与怅然及对神灵的精神依托。“以往,赫梯国在阿莉娜太阳女神的协助下曾像雄狮一样横扫周边邻国。”[注]KUB24.1ii45-55体现人物的诚挚恳求。“涅西特地区在前任国王们的治下突然废弃了,道路覆盖上了茂密林木。涅西特城就像沉入海中的一块石头,沉入深水。而我把涅西特城像一块石头一样从深水中打捞上来。”[注]KUB21.19iii9-25表现人物对自己功绩的肯定。“国王说道:‘你们为何不投入战斗?难道你们正站在由水制成的战车上吗?或者你们自己已化成了水?’”[注]CTH7,像“水”一样轻柔,柔弱,显示了人物的鄙夷嘲讽[13]。“就像一头猪生育了很多头猪崽,让这座葡萄园里的每一株葡萄藤都像头猪一样结出丰盈的葡萄串。”[注]KUB43.23rev19-22体现人物的祈盼之情。“让巫术成为一面头巾,让女巫把它戴在头上。让她把咒语带回,让咒语成为束缚她的腰带,让她把它捆绑在她自己身上,让那咒语成为约束她自己的鞋,让她把它穿在她自己的脚上。”[注]CTH503,“他爱好诅咒,就让诅咒返回到他身上。他不乐于祝福,就让祝福也远离他。他把诅咒当作外衣穿在他自己身上,就让那诅咒像水一样浸渗到他的体内,像油一样渗进他的骨骼,让那诅咒像一件外袍那样裹缠他自己的身体,让那诅咒又像一条腰带那样使他每日都需穿系。”[注]KBo12.126i16-19体现人物的憎恨之情并咒骂敌人自食其果。“就像那栋建筑的四块奠基石坚固地固定在地上,不会翻转过来。同样让献祭者的安康在神灵面前也将不会倾覆。”[注]KBo4.1i14-16,“就像这块磐石是永恒的,让献祭者和他的妻儿们也得以永存。”[注]KBo15.10ii5-6体现人物热烈恳切的愿望。“我将把埃布拉城的矮墙像一只杯子似地打碎。我还将把它的高墙踩踏得像一道黏土沟似的。”[注]KBo32.19ii30-31,将高墙踩踏成一道沟,体现了人物坚定的决心和强烈的意志。“阿努像一只鸟似的飞向了天界。库玛比吞食了阿努的下体,阿努的下体像青铜冶炼那样与库玛比的内脏融为一体。”[注]CTH344,“库玛比自言自语道:‘从此他的名字就叫乌利库米,他将升入天界获取王权,他将压迫库米亚,那座著名的城市。他将碾碎特苏布,把他像糠壳那样剁碎,他将把他像一只蚂蚁那样碾压在脚下,他将把特斯米苏像一支酥脆的芦苇杆一样折断,他将把诸神像鸟一样从天界驱赶,然后把他们像空瓶罐那样捣碎。’”[注]CTH345体现人物复仇心切的愤怒。
四、结语
赫梯语文献中采用的比拟意象性的表达方式通过选用特定的意象类型,选用意象本身具有的特定语义表征,并联系到表述对象所具有的与其类似的共性特征,使共性特征成为统领整个句意的语义核心,突出强调了比拟意象突显出的中心概念,并加强和深化了表述对象和比拟意象间的联系,使表达效果生动而有力。赫梯语比拟意象表达通过将表述对象的某种行为过程或性状特征与比拟意象中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过程或性状特征进行比拟,建立起彼此照应的比拟关系,着重体现意象当中涵盖的诸多概念特征中的某一项。赫梯语句中的比拟关系包括表现行为过程的比拟关系,性状特征的比拟关系和兼具行为过程与性状特征的比拟关系。表述对象的行为过程或性状特征和与之相应的比拟意象的行为过程或性状特征之间通过一个共性特征或概念相似性而互成比拟与被比拟的关系,而它们的共性特征或概念相似处就形成了连结比拟关系的关联主题,这个语义主题紧密连结着表述对象的语义特征和比拟意象的语义特征。赫梯语句中类型多样的比拟意象在不同比拟关系中表现出丰富的关联主题。比拟意象表达在赫梯语中具有显著的文学色彩,以其观察事物的敏锐度、细腻的感受和别具一格的比拟关系,展现出构思独到的意象美感,并且其中机智的事理关系运用也使人物态度和情感得到准确有力且巧妙贴切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