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阅读翻转课堂研究
——以三峡大学为例
2018-11-15程爱群
程爱群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由于受班级规模、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翻转课堂的实施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契机。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其教学亮点有:(1)课前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通过网络反复观看教师下发的微课视频,并提出疑难点供教师备课参考;(2)课中环节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展示学习成果。其教学难点有:(1)学生学习观念和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2)教师的微课视频制作精巧,学生能根据启发提出自己的疑难,进行研究型学习;(3)课堂展示重内容,忌流于形式。
一、活动理论概述
活动理论源于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理论,有时也被称作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ultural 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CHAT)。该理论认为人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社会成员的相互作用,即成员之间建立了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的关系,从而被“捆绑”成为一个整体,去完成他们共同的任务。成员通过参与某个共同体的社会活动,把有关的概念、语言符号、规则等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从而越来越自如地理解和参与该活动,完成与该活动有关的思维和交流[1]。该理论活动系统包括七个构成要素,即主体、群体(共同体)、客体、工具、规则、劳动分工和成果。其中,主体、客体和工具是活动的核心内容,主体通过工具对客体产生作用。
活动理论对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形成的学习共同体的各项活动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现广泛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于书林的二语写作同伴反馈及教师反馈模型构建[2]、秦丽莉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3]及亓明俊的外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4]。
二、大学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翻转课堂实践自引入以来,许多学校进行了类似的教学实践,虽然出现了各种问题[5],但成果也是比较显著的。现以三峡大学为例,逐一说明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
(一)实践效果
自2016年以来,笔者所在院校实行“3+X”教学[6]模式改革,“3”即三个学期的必修课,“x”表示一个学期的选修课。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所在院校积极倡导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应运而生。翻转课堂在2016级4个实验班(160人)中展开,笔者所在院校实行选课制,所编班级为教学班,而非自然班。通过两个学期的尝试,部分班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适合本校的阅读翻转课堂模式(见图1)。在这一模式中,主体(教师)和客体(学生),通过工具(教学环境、教学设施,信息技术等),采用班级必须共同遵循的规则(课前、课上、课后)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这个学习共同体有着一定的群体意识(分组)和清晰的劳动分工。
2017级学生进校后,在4个教学班(160人)中进行了第二轮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个环节。在管理方面,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改进问题收集策略;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磨合,提高组长的监督协调能力,强化团队意识薄弱成员的管理等。在内容上,教师特别关注课前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依此进行课上内容制作,且教师根据课上学生的展示情况及新出现的问题,精心准备课下巩固环节的内容。
图1 大学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模式构建
(二)存在的问题
在2016级和2017级大学生英语阅读翻转课堂实践中,经过教学团队成员的认真探讨,以及笔者对多名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在这一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师生对翻转课堂的了解不够深入
由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每个英语阅读班级由两个教学班组成(每个教学班40人),使得阅读班级规模过大(80人左右)。一些教师对规模较大班级实行翻转课堂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再加上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学习不够深入,对其理念、要素、模式等都还不甚了解。
而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了解也不够理想,在2016级的4个实验班中,对翻转课堂一般了解的只有46%,完全不了解的有27%,这一现象会导致小组成员的协作很有可能仅限于形式,从而无法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2.课前环节设计不到位
首先,教师往往对课前环节的设想过于理想,没有预料到线上监控的难度,加上对组员的管理不到位,影响了后面环节的实施。其次,微课视频制作不够精良,设计总结不到位,或深度不够,或总结不全面,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无法提出问题,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堂活动设计,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协作无法体现,学习任务难以高质量完成。
3.课上环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课上环节的有效实施基于学生对课前环节的准确把握,但在课堂教学实验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部分教师仍然无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课上环节的初衷是解决问题。(2)教学设计不够精巧,学生互动的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学生认为非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忽略,使得学习共同体中的讨论、互评活动难以展开。(3)部分教师对于活动理论的规则、群体、劳动分工等要素了解不够深入,没有在课上环节中按要求完成任务,导致课堂比较松散,与课后巩固环节难以衔接。
三、提升大学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知
翻转课堂自引入以来已运用到多个学科领域,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突出其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这一点正是活动理论中所强调的要素。在2017级的实验班中,近50%的学生能接受翻转课堂,有25%的学生比较能接受,但这一情况对于实施教学改革远远不够。因此,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qq等发布翻转课堂实际教学视频、宣讲材料,使学生能尽快熟悉其要素。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教师们对翻转课堂的实施基本持支持态度,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整体来说,教师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系统学习,了解翻转课堂在阅读课中的运用现状。为了实现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教师还要加强对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群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实现各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具体来说,在课前预习环节中,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操作性、启发性,这样学生才会积极观看并找出疑难。在课上环节,特别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环节,同伴的合作和反馈、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都非常重要,是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
(三)深化课堂展示环节
长久以来,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主要是依据文章设计一些问题,考察学生对文章主旨或细节的把握,这种方式虽有其优点,但无法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也就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今,在活动理论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将原文阅读和项目产出结合起来,这也正是课堂展示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针对某一实用性文体,如调查报告,学生在阅读后,通过讨论确定自己小组的主题,并进行实际调研,写出自己的调研报告。项目式阅读教学的成功实施应基于以下两点:教师对教材中适合进行项目式教学的单元进行材料整合,并做好组员之间的协作分工;实施形成性评估,也就是平时成绩的管理,各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应根据其在项目中贡献大小确定。
四、结语
本研究运用活动理论中“学习共同体”理念,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以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教师熟悉相关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及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最为关键的是要牢记学生和教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学习共同体;(2)阅读教学是基于话题的综合语言活动,在课堂设计中,要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与小组成员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创建研究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