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
2018-03-06段沛佑张全文
段沛佑,张全文,李 俊
(1.青岛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中心,山东 青岛 266071;2.青岛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71;3.青岛市交通委员会,山东 青岛 266071)
1 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概念
做为一种制造业转型过程中与服务内容相统筹协作的新型产业形式,服务型制造可以加强与业务对象之间的合作联系,将产品中所覆盖的实际价值充分显现出来,利用个体企业之间的生产性服务和服务型生产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显著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服务型创造主要是从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框架和商业模式角度切入,扩展个体企业的服务链条,使得生产和服务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所以会让整个系统更加高效创新化,推动核心竞争力和实际价值的提升。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格林富尔德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这一基本概念。伴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本上已经迈入到服务社会时期,这一阶段的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收入一半以上。到九十年代初,GE、IBM等跨国企业开始了对产品体系的创新调整,逐渐向服务型产业过渡,其提出的有关库存管理和面向服务的制造理念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006年,我国的社会学家对服务型制造概念进行深入的探究和阐述,并且对一些系统化的体系内容进行了完善,使得服务业和生产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为发展前景。
传统的制造业主要是从运营模式和管理结构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此来契合个体企业的发展形势。这种结构调整过程是通过增加服务型要素在生产中的比例来实现预期的优化目的,因此会让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发生一定变化,延展了供应链的实际价值,让产业链的附加值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取得一定优势。
深化对服务型制造的改革和优化,关键在于对制造业价值链结构的调整,如何让其结构升级是主要的策略和方法。从微小曲线所涵盖的理论内容中可以看到,服务环节在价值体系中处于较高位置,而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位置,制造环节所产生的实际价值仅占到整体价值的三分之一不到,而服务环节提供的实际价值可以超过五分之三,因此服务要素的优化工作至关重要。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对于制造行业的重视不言而喻。为了能够深化我国服务性制造产业的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曾明确提出,要让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向着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战略发展方向迈进。我国的制造业战略任务之一就是要打造全方位的服务型制造格局,在信息技术和新科技的带动下,充分发挥个体企业的创造竞争优势条件,要推动制造产业转型,提升供应链的实际价值。
2 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现阶段主要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拉动国民经济提升的驱动要素正从资本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过渡,对于专业化的分工层次和生产性服务要求也有所提升。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可以发现,在经过了金融资本危机之后,国家开始贯彻实施再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力图通过服务转型来重塑其核心竞争形象。只有提升服务型制造产业的优化速度,通过创新和完善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实现超赶发达国家制造产业的预期目标。鉴于我国近些年来的两化融合发展形势,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背景下,对于服务型制造业的优化和革新有显著推动效用价值。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为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提供了优势条件,可以搭建全方位的经济平台来催化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为柔性化制造体系和产业协同打下坚实基础。
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变化呈现新的趋势,从过去大规模单一化的消费领域横向拓展升级为个性化、绿色化、定制化、品牌化消费。我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只有美日等发达国家的5%,附加值率只有美日的50%,制造业必须通过研发设计和服务延伸等方法,向高附加值延伸,才能真正实现从单纯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3 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展服务型制造也面临多方面主要挑战,主要如下:
首先,服务型制造两业融合的新形态,对其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还需要深入认识和积累,由于传统工业发展思维模式影响,制造个体企业总是过于关注产品生产规模、轻视产品质量,过于关注产品的实际经济收益、轻视制造轻服务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创新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相对而言,投入产出比较低,加之一些技术研发风险和经营风险,制造个体企业的服务型制造转型过程会遭遇多方面的压力,很多个体企业在面对重重阻拦的过程中选择放弃,缺乏一定创新活力。由于我国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撑格局,所以很多基础性的社会服务内容无法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
其次,虽然部分制造企业已将研发设计和系统解决方案等作为业务核心,但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只提供安维等基本服务,并且一些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能力欠缺,不少关键基础材料、零部件依赖进口,系统集成能力不强,缺乏差异化、个性化集成服务的能力,难以提供行业排它性的产品和服务,直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程度较低,服务型制造的核心在于实现整体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研发设计正成为供应链价值前端最具有价值部分。研发设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制造供应链重构,部分领先的研发机构脱离制造业,独立成服务型制造业,推动了制造业供应链的重构,影响和决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重估,组建成为了个体企业的主要核心竞争力。
再次,制造装备信息智能化低,影响了制造与服务的双向融合,目前,自主创新的工业装备自动化系统较少,特别是我国的高端成套设施较为匮乏,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没有显著优势,在设备的可靠性能、智能化水平、集成化水平方面仍旧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距离。
最后,物流服务支撑体系滞后,制约制造企业链接客户的渠道,物流对制造体系的支撑和延展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企业延伸服务增值的重要来源。物流信息化的实施可以实现智能工厂,解决了制造过程中信息的采集、识别、传递、汇总、跟踪、查询等系列处理活动,实现对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到售后过程的全程控制。物流体系正在进入智慧供应链时代,物流协同采购、生产、销售等信息,加快了所有商业活动的集成,也推动了服务型制造的高效化、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
借助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合作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以带动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提升。由于较大规模的个体企业内部都已经逐渐扩展服务型制造部门,所以产品的价值链外延得到显著提升。加之小微企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服务化转型俨然已经得到了广泛认知和应用,围绕服务型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平台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4 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的主要内容
服务型制造可以为个体企业客户打造全面、具体的服务体验,提升服务类型的多元程度,显著扩展其业务附加价值。早期的制造个体企业服务型产品包含对产品的安装、调试、维修等。伴随着个体企业的服务型业务产品深化发展,客户更为细致化的服务要求也可以得到满足,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发展为制造个体企业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由于产业正在向中高端方向发展,所以制造领域的价值也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过渡,一些产品开发和销售维护方面的经济活动也大幅度增加。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形势可以发现,其服务业的产业价值占GDP的70%左右,而制造服务产业价值占据服务领域产值的70%。世界前500强个体企业之中,超过50%的个体企业都是以运营服务业为主。其中在制造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服务和制造融合型企业数额占比优势十分突出。以通用电气公司为例,其开创的业务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运营模式已经为其获取了显著的经济成效,创造的实际经济价值超过了总价值的50%。
结合德勤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可以发现,世界范围内80家跨国个体制造企业之中,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平均值可以达到46%,特别是在一些通信工程领域、国防和航空领域、生命科学和医药领域等,服务业务所产生的实际价值逐渐成为个体企业的主要经济收益获取渠道。以苹果公司为例,尽管没有参与到任何生产制造环节,但其核心技术和工艺设计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收益就占据了总体价值的一半以上。
产品的复杂程度提升也是推动服务型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工业化产品结构中涵盖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用户个体对于产品的操作和维护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如何让创造个体企业提供更大范围的“产品+服务”组合成为了现阶段制造服务产业的主要职责任务之一,但制造服务化的外延扩展要基于实物产品,所以要从多方面角度考虑,增加创新增值服务方式。
伴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在工业行业的渗透,服务型制造产业额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基准,打造集聚资源、信息和产品为一体的物理信息系统,让制造产业的价值链系统更多多元复杂,从而显著提升制造业领域的整体服务型水平。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制造个体企业对于产品的监管和把控力度大大提升,不仅可以为产品的质量把好关,还可以做好故障预警工作;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为产品具体参数和运行销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让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个体生产企业在充分认知和理解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之后,可以借助产品开发系统和生产线进行优质化服务建设,使得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本质是通过优质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构成其内部基础性产品的类型主要还是工业化产品为主。制造产业的深入发展不仅可以扩展出更多的服务需求,还可以让服务制造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美国做为服务型制造水平最高的国家,借助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便利条件,不仅推动了制造产业的服务化转型进程,更是以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为基准,制定了再工业化战略,其根本目的就是在国家战略型新型产业背景下夺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条件。
在发展服务型制造过程中,国内外的个体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创新,打造了具备突出典型性的服务型制造体系。
研发设计。做为产业价值链中做为关键的一环,研发设计不仅关乎到制造产品的质量好坏,还与产业的先进技术研发水平有密切关联。通过对产品、系统和服务领域的进一步研发,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水平提升,让个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获取更高的经济盈利水平。
定制化服务。由于制造个体企业可以公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深入认知和了解,所以在生产制造柔性化改造过程中有显著优势。针对产品的标准化零部件、模版化部件和企业个性化重组,打造产需高度结合的生产格局。由于制造产业的分工水平日益提升,需要以灵活柔性、批量较多的品种生产为主,满足市场的动态化需求。想要深入完善这种生产制造格局,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搭建服务型制造产业平台,借助海外制造抑或是业务外包的形式来实现产品优化,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实际成本,提升产业链价值,为个体企业打造更加强力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由于制造个体企业和其他物流供应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如何和其开展外包合作和战略联盟至关重要。通过高科技技术来实现物流装备,从订单管理和物料配送等方面进行服务优化,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的市场响应效率,让市场竞争环境发声一定变化,由传统的企业竞争向产业链竞争过渡。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由于现阶段我国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提升,所以个体企业对于产品质量和产品回收的创新业十分关键。在产品的整个生民周期系统中,如何利用智能化水平和搭建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产品的远程维护和故障处理,是现阶段制造个体企业应该重要的关键问题。
系统解决方案。为了能够显著整合优势资源,让产品制造商户可以高效便捷的解决相关方案问题,可以从客户的需求诊断、开发设计和工程建设、专业维修等方面进行产业链集成,推动个体制造企业的产业实际价值显著提升。
信息增值服务。由于制造个体企业主要是通过网络软件来对产品服务进行进一步扩展,所以可以完美契合线上和线下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让产品的附加价值达到最大化,实现生产运营的信息集成和协同合作。在生产过程中,个体企业可以为用户搭建设备检测和产品质量核查标准,在线进行生产运行分析服务;在消费过程中,为了提升客户的体验品质,可以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角度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完善,制造行业的市场环境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够在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下,提升个体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就要加强对客户实际需求的认知和了解,用优质化的服务态度来提升企业的产业形象,让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可以得到同步的提升。除此之外,要建立健全基于制造的服务系统和基于产品的服务系统,让服务型制造个体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客户提供更加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内容,突破传统生产和服务的局限,实现社会分散资源的有机统筹。由于新型的服务制造模式层出不穷,如何利用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格局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要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显著推动服务制造化水平的提升。
5 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要实现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首先需要理清制造和服务的关系,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实现逐步向服务化转型,服务增值必须以制造能力为基础协同服务创新衍生价值。主要的建议和对策如下:
(1)确定创新、共享、协调、开放的企业战略,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两业融合为基础,以技术装备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通过整合供应链高端环节,实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推动服务型制造向智能化、协同化、专业化、价值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2)加强服务型制造政策引导。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的协同,加大对服务型制造交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储备,及时跟踪国内外先进国家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健全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体系,整合智库资源,加大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宣传推广。
(3)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通过鼓励制造业提高服务要素投入,在研发设计、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模式创新等流程环节加大力度,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和整体附加值。在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集成分包、融资租赁等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服务增值。
(4)为服务型制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综合应用多方力量,搭建更加全面具体的公共服务平台,让个体企业可以提升自己的科学信息技术研发进程,引进更加专业化的素质人才队伍,借助“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优势条件,让信息化技术应用范畴得到进一步扩展,全方位、多角度为业务工作和运营模式创新提供稳定支撑和保障。
[1]安筱鹏.服务型制造:制造业崛起的必由之路[N].中国电子报,2009-08-04.
[2]周国华,王岩岩,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2009,(2).
[3]石宇强,吴双,网格支持下的服务型制造模式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9,(3).
[4]孙林岩,李刚,江志斌,等,何哲.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J].中国机械工程,2007,(19).
[5]李刚,孙林岩,李健.服务型制造的起源、概念和价值创造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3).
[6]胡大伟.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