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课改常见问题及策略

2018-03-06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五星小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前置统一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五星小学校 孙 玲

一、实践“生本教育”与保障学生成绩之间该如何抉择

我在实践“生本教育”之初,心里就保留着“绝对不能让学生成绩下滑”的执念,一边探索“生本教育”,一边还得用些传统方法保障学生成绩。可以说是学着巧干,用着苦干,看似课堂上轻松了,但课外却不得不又付出更多的精力。就是在这样一种“生本”与“传统”的不断交锋(或协作)下,我在尽量保障了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将“生本教育”坚持了下来。并且,在此期间,已有两个六年级班级在我手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它们可以说是我的“试验田”,给我的实践生本教育积累的宝贵的经验,现在又一个新的毕业班交到了我的手中,我也有了新的方向和规划,那就是深入实践“生本教育”,把对“生本教育”的探索放在一切的首位,甚至做好了暂时出不来成绩的心理准备。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本教育”之路,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出成绩,并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组建科学高效的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可以说是“生本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对此,我想分享几点自己的做法。

1.四人小组最合理、最高效

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宜,但通过我的实践,我觉得4人小组是最合理且最高效。一是4人小组在小组讨论时围成一个正方形,比6人小组围成一个长方形更便于学生倾听、交流,减少小组之间交流时的噪音干扰。二是4人小组在上台进行全班交流时更便于分工和展示,毕竟6人小组如果全体挤上讲台,光站位都是个问题。

2.成员搭配要充分考虑学生成绩、个人能力、性格性别,甚至班干部的分配等

尽可能把不同成绩、不同性别、性格、不同兴趣爱好,能力互补的学生放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传、帮、带,更有利于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具体做法,我以本班54人为例。我把它分为了13个学习小组(其中有两个5人小组)。先确定13名综合素质靠前的学生作为组长候选,再确定13名综合素质靠后的学生分到各小组,最后再把剩余的28名学生综合考虑后分到13个小组,这样能基本保障各小组之间的平衡,有利于促进彼此之间相互竞争,共同进步。后期教师在根据学生表现适当调整。我调整的原则是,交换小组的学生必须先征得两个小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再向老师汇报且同意后才可以交换。

3.小组建成后,就是小组的分工

这一点我的做法是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分工,这样在保障各有其职的基础上,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4.及时、耐心、细致的培训,是小组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重要保障

怎样在小组内交流,怎样进行班级展示、怎样开展全班交流、怎样进行学生互评等等方方面面的细节,都需要教师时时、事事、耐心、细致的指导培训。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锻炼,课外更要督促、帮助学生训练。可以每天指导培训一个小组,经过2~4周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可以有效开展。同时,这样的培训,还需要老师长期坚持,并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开展再培训,帮助其扬长避短,不断成熟。

三、生本教育如何打破学科、班级壁垒

一是统一的“评价激励”机制。即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可以实行语文、数学、科学等各学科课堂的综合表现,统一考评打分,这有利于打破实践“生本教育”在学科间的壁垒。因为,在“生本教育”实践中,我作为班主任,也会关注班级其他学科的教学情况。我发现存在着学科间开展“生本教育”不同步,相互协作少的情况。甚至语文一套模式、数学又是一套模式,一套人马,两套甚至多套班子。学生需要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模式上不停地切换,这不利于“生本教育”在学科间的协同开展。而如果各学科教师能统一思想,统一模式,这不仅能保证“生本教育”在每学科纵向上的深入推进,更能实现学科间横向的拓展、渗透,加速推进班级“生本教育”的整体发展成熟。而这样的统一,除了要求学科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构建统一的学习小组外,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统一“评价激励”机制的保障。

二是班级间“前置作业”的统一。在实践中,我发现前置小研究一直是不被重视的环节,多数时候我们的前置小研究还是以一种传统的课前预习,甚至就老师口头布置一番,包括我也经常如此。把前置小研究设计成书面形式印发给学生的时候较少。我觉得除了老师本身未重视这个环节外,主要的原因还是如果前置作业要科科印、课课印不仅极大耗费老师时间和精力,也极浪费纸张材料。所以后来,我就采取了专门发一个“前置小研究”作业本,每天让学生自己抄。本身前置小研究的设计就应该是简单的、开放的、易于完成的,学生抄在本子上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几分钟即可完成。这样的做法,不仅方便了学生前后对比学习,也便于学期结束时“生本教育”资料的收集保存。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建议。一是以年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全体学科教师群策群力,全年级设计相对统一、高效的前置小研究。二是由学校统一设计印制专门的“前置小研究”笔记本,供学生使用,这不仅能促进教师、学生对前置小研究的重视,也可以节约人力、财力成本,同时也可为学校“生本教育”实践提供科研素材,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四、用心的奖惩制度

在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激励中,奖励和惩罚都是必不可少。毕竟像常规的奖励学习用品,开展“优秀小班”评选等,或惩罚学生打扫卫生等手段,难免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而怎样通过奖惩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需要教师结合班级自身实际,探索一些别出心裁的奖励(惩罚)手段。下面我就分享一些我自己和自己从其他老师那些分享到的不错的奖惩方法:例如,奖励家庭作业免做特权1次、向老师提任何一个合理要求1次、请优秀小班成员看电影、或到老师家做客,当场当面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表扬其优秀表现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学生在“生本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前途机遇与挑战并存,望借此些许感悟与各位同仁共勉!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前置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