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2018-03-0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圣约翰简·爱夏洛蒂

张 洁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1100)

女权主义是指妇女要求平等权利的社会思潮,提倡的是女性在社会生活所有的领域中能够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力。该思想理论致力于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话语意识,不再将女性看作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更多地体现出男女平等的思想,鼓励女性敢于并勇于追求理想和幸福。

1 《简·爱》故事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民主思想、科学思想等先进的思想观逐渐影响到文化产业,英国文坛涌现出大量的女性作家,这些女性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来将社会上的现象撰写成文章,创作了很多反抗性、鼓舞性的文章,《简·爱》就是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文章之一。该文章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出身十分贫寒,在其幼年时代,夏洛蒂与其姐妹就一同被送往慈善学校读书,残酷的学校生活成为其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其将这些灵感融入到作品中,塑造了简爱的形象。简爱仿佛就是夏洛蒂的化身,生活在悲惨的经历中,即便上帝没有眷顾她,没有给她优渥的生活,没有给她完整的家庭,没有给她想要的一切,甚至在她生命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不公平遭遇,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依然向往着公平、自由、幸福,努力维护着自己独立、坚强的性格,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感同身受,使得作品更加渗透人心,更多地体现出女权主义。

2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体现

2.1 坚持自我,直面黑暗的人生

简爱的生活环境并不好,幼年失去父母,寄养在舅舅家中过着寄人篱下、不尽如意的生活。在舅舅过世后,简爱的生活就跌进了黑暗的深渊,其舅母冷酷无情、自私自利,欺凌简爱,处处为难。而为了让舅母接受自己,简爱竭尽所能容忍一切,忍气吞声,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但这样的做法却没有换来舅母的爱,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为难简爱,甚至表哥和表妹也没有将她看作是自己的亲戚,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她,无奈之下她奋起而反抗,虽然被关了起来,但是其内心已经得到了洗礼,意识到只有直面悲惨的人生,只有反抗到底才能够获得公平对待。这种思想一直伴随着她成长,并逐渐变成了其生存下去的动力,变成了渴望公平和自由的源泉。这种女权主义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更多的女性开始勇敢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坚持自我,直面黑暗的人生。

2.2 争取平等机会,勇于反抗现实

简爱反抗性格的形成是在其被送入劳渥德学校之后,单纯的简爱以为进入学校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心中充满了对学校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但是当她进入学校后才发现,现实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样,那里简直是地狱一般恐怖——看似以慈善挂名的学校,竟然将体罚当做家常便饭一样。于是,简爱每天都过着非人的生活,一旦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轻则不准吃饭,重则惩罚挨打。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简爱心中对公平、自由、幸福的向往依然没有减少,仍然以一颗善良的心去面对生活,并与相同命运的海伦成为好朋友,同时将自己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给海伦。她曾告诉过海伦“如果她用那根棍子打我,我会把棍子抢过来,当着她的面折断”,鼓励海伦要勇敢地反抗不公平的现实。这样的精神一直陪伴着简爱,在桑恩费尔德庄园生活中,简爱并不承认罗切斯特高人一等的权威,顽强地反抗着男尊女卑的观点,并在罗切斯特打算送她出国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你认为我穷、低贱、矮小、不漂亮,我就没有灵魂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心灵也跟你一样健全,我们同样站在上帝的脚下,我们生来就是平等的”。简爱的反抗精神,让女权主义得到了一定的扩散和伸张,并伴随着简爱的一生。

2.3 勇于追求幸福,维护自身尊严

当简爱离开了人间地狱般的劳渥德学校后,她来到了桑恩费尔德庄园成为了一名家庭教师,在这里的生活与过去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这里不再有体罚,不再有黑暗,不再有歧视,而是被人尊重,过着自由且平静的生活。而在这里,简爱与罗切斯特相爱了,罗切斯特并没有上流资本社会贵族的冷酷和自私,相反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而简爱的个性较为鲜明,不仅顽强,而且很独立,这种特质深深地吸引了罗切斯特,他们的爱情打破了传统的门户观念,在世俗的偏见和压力下生根发芽。当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已经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罗切斯特已经有家室的情况被简爱知道,简爱的情感和内心都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她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如果选择留下,那么就要做罗切斯特的情人,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是这样又与自己所期待的爱情相悖;如果选择离开,那么会让自己十分痛苦,但却能够维护自身的尊严,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和幸福。这些矛盾的情感一直折磨着简爱的内心,因此,简爱经过了痛苦的斗争,她放弃了充满痛苦和不平等的爱情,毅然决然离开了庄园,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简爱真正开始掌握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此时,简爱的内心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且坚定,在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时也能够坦诚地面对一切,并依然有勇气去追求自由和幸福。

2.4 不忘初心,锲而不舍

简爱在离开了让自己痛彻心扉的罗切斯特后,遇到了圣约翰兄妹,并自食其力,在一所乡村学校当起了老师,将所得的工资与圣约翰兄妹分享,给予恩人最大的回报和感激。但是当圣约翰向她求婚的时候,简爱拒绝了,她很清楚地知道,圣约翰的目的并不是建立在公平的爱情观上,而只是想让简爱帮他传教,只是想让简爱成为自己的帮手。面对这样不平等的爱情,简爱没有屈服,不愿失去自我,不愿为了不平等爱情而丧失自己完整且独立的人格。因此,她坚定地离开了圣约翰兄妹,离开了惠特克劳斯。

经过了激烈的心理挣扎,简爱最终决定回到桑恩费尔德庄园,回到罗切斯特身边,无论过程有多么的艰辛,她都决定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锲而不舍。当她知道罗切斯特的庄园已经烧毁,罗切斯特也已经失明变得一无所有的时候,简爱并没有退缩,没有因为罗切斯特变穷而产生一丝丝动摇,而是坚持着自己的勇敢、独立和善良。她主动要求与罗切斯特结婚,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将其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想要的幸福。在这份爱情中,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简爱纯洁的爱情,还有她不忘初心、锲而不舍的爱情观。在当时的那个时代,爱情或多或少都会与金钱、地位等有关系,小说中没有英雄主义色彩,全篇都在写一个小人物如何追求自己的爱情、幸福、自由等,体现了女性独立的精神、渴望平等的爱情观,这也是《简·爱》小说中重点体现的主权主义。

综上所述,在《简爱》这篇文章中,夏洛蒂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其将自身的遭遇融入到文章中,塑造了不卑不亢、勇往直前的简爱形象。在文章中,主人公简爱是女权主义的代表,其坚持自我,敢于直面黑暗的人生,敢于反抗现实,敢于勇敢追求想要的幸福,不忘初心,锲而不舍的精神,将女权主义上升到了一定的层次,是女权主义的集中体现。

猜你喜欢

圣约翰简·爱夏洛蒂
约克圣约翰大学创意中心
借钱不可尽力
政府疏忽,巴新预算漏了急救车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论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久久地等待
助人别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