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责任感是高职语文教育的使命

2018-03-06何宏晔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责任感实训职业

何宏晔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曲靖 655001)

责任感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集体、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需要、情感,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和承担责任与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包括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类责任感。高职人才培养已经提到高素质高技能的层面上,责任心就涵盖了职业角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学校教育一项不可或缺的工程,利用语文教学进行责任感教育有其独特优势。

1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感

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素质欠理想,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制度、纪律、规范意识不强,职业角色意识淡漠,进入单位后,有的学生常常受不了严明纪律的约束,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最终被单位淘汰或自我淘汰,这反射出学生责任心、使命感的缺失。语文教学要走出课堂上只重视灌输知识的怪圈,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愉悦健康的身心、乐观向上的心态、豁达开朗的性格,尤其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

语文课堂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是一个充满智慧趣味、丰富多彩的百花园,既具有文化底蕴,又具有人文情趣和价值,教学中可用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素材随处可拾:如《背影》一课,让学生在体验到深沉父爱的同时,激发他们树立家庭责任感,教育他们要关心自己的亲人和家庭,要有一份关爱之情,在与家人说话时要注意分寸,与亲朋好友交往时要把握尺度,待人接物要注意礼节礼仪;在杜甫的诗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体会诗人同情大众苍生心怀百姓的社会责任感;《沁园春·雪》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壮巍峨、气势磅礴、美丽如画,自然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对伟大祖国民族复兴的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对树立学生的责任感能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激发高职学生的集体荣辱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语文教学必须做到的。学校教育管理以教化为主,执行力度相对较软,部分缺乏自律的学生往往无视规章制度,而单位管理纪律严明,执行力度较硬,从宽境中出来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这种硬纪律,语文要提前养成学生严谨负责、兢兢业业的职业习惯,让它内化为自然流露的思想、行为意识,从而具备现代员工的基本素质。鼓励学生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让他们尽早体验社会生活,让他们在服务中感受到自己的重任、价值和意义,在帮助他人中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赞赏,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塑造,逐步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高职生的职业角色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往往要经过认知、认同、演化到自然流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观念和规范、道德和素养内化为个人的品质与行为,并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锻造,最终积淀为自觉的角色意识和职业行为。这样,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认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合作创新、责任担当等职业品质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语文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引导学生把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到位,

3 高职语文教学中贯穿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阵地,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利用好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是形象、直接又高效的。

3.1 充分挖掘语文资源,创建责任感教育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刻刻渗透着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许多语文教材中,都蕴含着进行责任感教育的丰富材料,充满强烈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课文的思想精髓,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如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人物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非常令人敬佩。有的课文描写秀美风景名胜,让学生在感受风光绮丽的同时,更领悟人类要善待自然,对自然尽保护之职责;有的课文让人在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和危险时,要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课文告诉我们要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尽一份责任;有的课文告诉我们面临困难时要有勇气和信心,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负责;有的课文告诉我们要对国家尽职尽责。教师是学生社会行为习惯的楷模,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还应包括高职语文素养的德、才、识、能等方面,惟其如此,才能挖掘和创建。

3.2 利用语文实训教学进行责任感培养

职业角色意识是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作为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语文实训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社会实践的在线,渗透各种责任感教育的地方很多,语文教师要独具慧眼,灵活多样,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挖掘,平时鼓励学生尽早融入社会,尽早关注社会现实,多多参加社交活动。高职语文教育已从单纯的语文知识能力训练向综合素质能力训练扩展,语文教师要搭建一个实训平台,如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践操作、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敢于担责、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实践创新和自主锤炼过程中提升价值取向,促使学生对家庭多一份理解,对生活多一份热爱,对社会多一份关注,对民族复兴多一份担当,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训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职业角色体验和身份意识,注重语文实训教学内容和职业目标的统一,同时融入相应的职业素养规划,使学生能够获得多种职业通用的知识和经验,力争在实训中形成和巩固高职学生敢于承担责任的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学生成为有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石,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必备的素质。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有必要也有条件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从而使学生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是学生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也是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的职责和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责任感实训职业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