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灵魂
2018-03-06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第三中学
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第三中学 刘 巍
一、设疑启智,创造课堂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课前准备。通过问卷调查、口头了解、谈心、座谈等,了解学生的态度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
2.课初导入。好的课堂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保证。通常用讲故事、一分钟讲话、游戏、复习等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课中设置。我在教学中,有时运用直观教学用具,有时运用电教手段,有时用开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问答和口头表达,有时让学生做游戏,有时在课前排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虽然采取的方法不同,但目的是明确的。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学英语。
(1)俩俩对话
(2)巧记单词
(3)小组讨论
(4)组际交流
二、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班级的整体活动,尤其是对待后进学生。
(一)改变课堂消极心理状态
1.激发。在课堂教学中,我常不失时机地对差生进行激发。或安排专门时间做思想动员,或见缝插针、点化,以热情、欢迎和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决不歧视和冷嘲热讽。
2.参与。提供参与机会,如课堂发言、课堂游戏、作业评讲,都能给差生一定优惠政策,让差生也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使其逐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迎头赶上的信心。
3.化简与引趣。英语语法与汉语有较大的差别,如果要详加说明,课堂必然枯燥无味。我在教学中用儿歌及做“活动”和“连锁动作”进行教学。
4.开导。有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怕出差错,产生焦虑心理,以致影响了正常的思维活动。我常开导学生,讲“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说明学习中出现差错是正常的,教学中,学生答错问题或读错了音,我从不粗暴批评,而是指出错误,帮助改进。
5.互助。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差的同学组成互助小组,让他们互相帮助,既取得了学习效果,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课堂偶发情况的处理
1.转移矛盾。即把不利课堂的行为转化为有利课堂的积极因素。一次我在教“六月(June)这个单词时,有个学生故意用“猪”来读这个音,引得其他同学轰堂大笑,我一听这个音跟June的读音确有相似之处,就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音来帮助记忆,但要注意读音并不完全相同。这样,既转化了课堂矛盾,又使教学深入了一步。
2.冷却处理。对课堂上出现,对教学影响不大的问题,暂不理睬,待时过境迁,情况缓和后再行处理,避免在课堂上引起激化。
3.微笑对待。有时,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因理解不清而有所异议时,假如没有必要解释,可给他一个微笑以示重视和理解,以免他再非议下去影响教学。即便作解释也要面带微笑,以使他感情上能接受老师的解释。
外语的习得是交际活动的结果,学习外语的任务是进行交际,对待交际者应当一视同仁,学习外语的根本途径是使用外语。只要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活动,自然会产生习得目的的结果。有人说“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操练和使用英语是真实的,也是有意义的,所以教师应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以“活动”促说,以“活动”促用,使英语从学生嘴里“流”出来。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要让学生丰富想像,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1. 巧用“英语时间”
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只有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乐在其中。由于初学的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少,用英语交流有一定困难,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口语内容、提供每天十五分钟左右的“英语时间”,带领学生开展会话交流。
英语时间可开展的活动很多,不仅有会话交流,还可以是朗诵、说绕口令、唱儿歌等,由学生自己主持,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语言实践机会。
2. 活用“课本”教学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3. 精用“课后作业”
英语学习是个积累过程,学生须为掌握而学习。学生仅靠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很难提高学习效率的,所以课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是不可少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还可以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实践证明,这种“自给自做”的作业形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完成英语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第二次机会”。学生相互布置的作业形式多样,符合学生口味,对教师设计作业也有一定的启发。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音质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老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