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印边境作战的后勤保障

2018-03-06谢佳欣

物流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分队路况

谢佳欣,荀 烨

(1.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 300161;2.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军用物资配送系,天津 300161)

1 引言

中印边境问题由来已久,双方曾多次爆发冲突和战争,主要的有三次,分别在1962年、1987年和2017年。中国虽然不会主动挑起事端,但也随时做好与印度再度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战争的准备,以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印边境发生的冲突和局部战争一般都在海拔超过4 250m的高海拔地区,针对这样恶劣的作战环境,中印两国近年来都在秘密训练高寒山地作战部队。但是由于作战环境的特殊性,后勤保障具有相当大的困难。有针对性的研究中印边境高寒山地作战的后勤保障问题,提前思考解决方案,对于保证我国西南边境的安全稳定,保证我国人民安居乐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印边境高寒山地作战后勤保障面临的困难

边境作战的后勤保障方式有空中运输、铁路运输和陆地机动运输。我国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例如中印边境的阿里机场和林芝机场还是单跑道机场,没有滑行道,而且其中林芝机场跑到较短,可能很难起降大型运输机,从而无法承担大型后勤输送任务。我国的铁路运输线最多延伸到拉萨,距离中印边境还有一定的距离。

综上所述,中印边境作战的后勤保障主要还是依靠陆地机动运输。在高寒山地环境中进行后勤保障,运输分队主要会面临以下三大困难。

2.1 战场环境恶劣,后勤保障效率低

2.1.1 道路状况不佳,物资运输阻力大。除了通行情况良好的国家级干线公路之外,中印边境的高原山区路况不理想,山路弯道多、上下坡陡,路面凹凸不平、曲折泥泞,容易发生车辆事故。悬崖峭壁、山坡、河水、小范围集中生长的树木等会形成天然交通屏障,环境限制形成的简易道路使机动运输非常不便,后勤保障也因此受到阻碍。

2.1.2 自然灾害频发,运输阻碍再加强。高寒山地沟壑纵横,夏季的雷雨季节有可能引发山区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寒冷的冬季则可能出现路面积雪、结冰的情况,高山甚至有可能发生雪崩。这些使得本就复杂的路况更加艰险,运输物资的车辆将会更加难以行驶。

2.1.3 气象条件复杂,后勤保障效能低。在中印边境的高寒山区,气候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显著,随高度上升,温度越来越低,风力越来越强,这无疑对运输分队的后勤保障再添困难。随着海拔的提高,运输分队人员的呼吸困难会导致体能下降,行动变迟缓,还会出现头晕脑胀、气短、胸闷等各种高原反应。如果在冬季,运输分队车辆在有积雪或结冰的路面上行驶会打滑,安全隐患增加,从而不得不减缓运输速度。此外,寒冷条件下车辆行驶时,零部件运转不灵活,车用油消耗会增加,还容易冻结,使得车辆启动都变得艰难。

2.2 敌情险境并存,后勤保障任务重

2.2.1 后勤地位显著,运输易遭敌打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如此恶劣的高寒山地环境下进行作战更是如此,中印双方都清楚后勤保障是命脉,关乎战争的最终胜利,所以后勤保障运输系统必然是敌重点打击对象。敌军必然会对我军运输线路上的重要桥梁、交通要道、运输分队等进行埋伏或者发动空袭打击。高原地区掩体较少,隐蔽性较差,车辆在遭遇敌方空中火力打击时没有太多地点可供庇护,如此后勤物资的损失会比一般情况更加惨重。

2.2.2 战略后方较远,运输配送战线长。首先,作战区域在中印边境高寒山地,地理位置特殊,后勤保障供应中心最近可能建设的地点在拉萨,距离大概1 600km。运输战线长导致的作战人员和后勤物资输送变得艰难,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其次,尽管现在有高速公路从拉萨一直延伸到锡金,运输分队6-7h即可行驶700km,青藏铁路也可由拉萨延伸到藏西南日喀则(距离中印边境还有120km),但最终还是要依靠陆上机动运输将作战人员和后勤物资输送到前线。最后,在高寒山区,人口本来就稀少,文化水平又普遍偏低,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有限,进而导致生产力水平落后,各种物资产量也匮乏,所以就近动员民力进行的物资补给和人力支援十分有限,大部分后勤物资只有作战人员自身携带和后勤部队进行输送。

2.3 电磁环境复杂,后勤保障风险大

2.3.1 电子干扰不断,指挥通讯不稳定。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作战中,敌军打击我军后勤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针对我军后勤运输系统进行大规模空中火力打击,必然还会通过提升电子干扰强度来影响我军的通信指挥。后勤保障运输分队的任务繁重复杂,指挥车与各车之间一旦发生由于通讯不畅而导致失联,指挥协同就会受到极大影响,遇到突发的危险情况(例如空袭、埋伏等)无法组织进行合理的应对,这将使后勤保障的生存率有所下降。

2.3.2 敌军全面侦查,物资车辆难隐蔽。近年来,印军在边境地区构建数据链通信网络,以卫星和航空侦察为主要手段,结合雷达预警、电子侦察、边境哨所观察等手段,初步形成陆空天“三位一体”的侦察预警体系。在如此完备的侦查体系下,我军的运输车队、前线油料库、物资临时存放地、中转站等隐蔽难度加大,变得更加容易暴露,从而成为敌军摧毁破坏我军后勤保障的重要入手点。

3 中印边境高寒山地作战后勤保障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论述的三大困难,我军可以从战前勘察、运输演练、多样化运输、战地组织、交通路线设防五个方面进行考虑,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3.1 战前细致勘察,后勤保障更可靠

3.1.1 查明路况信息,线路规划要提前。中印边境高寒山地的路况复杂,环境恶劣,战前对路况的熟悉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后勤保障线路的选择优化以及对突发空袭的快速应对。首先,需要查明的是运输线路中桥梁以及必经之路的数量和准确位置;其次,在雨季查明泥泞、积水路段,在雪季查明积雪、结冰路段,尽力避免通过或者小心通过;最后,查明印军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等信息化手段对我军指挥通讯和命令传达的影响程度,可提前进行反侦察研究或者规避危险路段。

3.1.2 查明气候规律,时间安排要适当。我军在遂行运输保障任务前,一定要查明气候规律,例如雨雪天气、昼夜温差、风速、日照强度等。高原山地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在路况糟糕和敌情威胁的压力之下,我军如果还要承受不利的天气影响,后勤保障的效率将大打折扣,危险性也会骤然提升。

3.1.3 查明当地运力,应急保障要及时。虽然中印边境就近的民力支援和物资补给有限,但是对应急保障还是有一定的贡献,必要时可解前线作战部队的燃眉之急。我军在战前就应查明当地后勤运输设施设备条件(车辆、维修设备等)、后勤物资储备情况(油料、食品、医疗等)、民族风俗,以便进行组织当地的后勤保障力量。

3.2 增加运输演练,遇到危情有准备

3.2.1 训练驾驶技能,复杂路况要适应。考虑到边境的复杂路况、车辆性能的降低、人员体力的影响,运输分队人员必须通过训练来提高在困难条件下驾驶车辆的能力。我军可模拟进行高寒山地战场环境下的驾驶训练,也可选择合适的时机偶尔进行实地运输演练(太过频繁的演练难免会被印军侦查到,对我军不利)。

3.2.2 训练装备维修,处理故障要熟练。运输车辆在路况较差的山路上行驶,零件磨损程度以及发生故障的概率肯定比一般情况要高,所以维修人员要充分利用运输演练过程中的机会,重点培养常见故障排除能力、应急抢修能力、就地零件组装能力等。专业维修技术人员还可以组织培训授课,让车辆的维修保障力量更加壮大。

3.2.3 训练协同战术,战场配合要默契。复杂电子环境下,印军的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等手段会严重影响我军后勤保障的通讯指挥,运输分队和维修保障分队之间的协同配合、相互支援等必然艰难。但为了后勤保障的效能,我军必须迎难而上。演练过程中,在组织运输分队进行驾驶特训和维修保障分队进行修理特训的同时,也要组织分队之间的协同训练(模拟通信较差的危急情况),让后勤力量的整体性、团结性得以体现。

3.3 多种方式运输,提高保障时效性

3.3.1 车辆运输为主,行进方式要机动。由于中印边境的机场、铁路建设相对还不发达以及高寒山地的特殊环境,空中运输和铁路运输很难将大批量物资送达前线作战部队。所以选择车辆运输作为主要运输方式,可以直达部队用户,减少物资的装卸载。车辆运输分队应采用“多编组,多批次,可直达,可接力”的方法,最大化利用车辆的机动性,尽可能规避后勤保障路线上的风险。

3.3.2 其它运输为辅,轻重缓急要分清。若边境作战物资需求相对并不急迫,车辆运输过程中遇见不可避免的深坑路段、厚积雪路段等,物资可通过人畜以相对缓慢的速度输送;若边境战事吃紧,存在物资需求急迫或重伤员后送等紧急情况,则有必要调动运输直升机进行应急后勤保障。

3.4 交通线路设防,保证运输连续性

3.4.1 建立整体防卫,作战后勤要结合。后勤保障是中印边境作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运输线路就是我军后勤保障的生命线,印军必然运用战斗机轰炸、电磁干扰、关键路段设伏等多种手段进行毁灭性打击。因此,后勤不能看作单纯的物资输送,而要将其与作战结合起来。针对印军可能运用的打击手段,后勤保障供应指挥部门应该构建“自卫与护卫”的整体防卫体系。第一,后勤运输分队自身要进行一定的武装防卫,在运输车辆上配置相应的武器和作战人员;第二,作战部队隐蔽地沿着运输线路驻扎,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随时支援后勤运输。

3.4.2 重要节点设防,后勤阵地要坚守。在宏观的整体防卫体系基础上,也要注重微观的关键节点的设防。在运输线路上的桥梁、关隘、必经处由作战分队和维修技术分队建立完备的防御阵地,配置防空武器、防御工事、维修设备。

3.4.3 运用伪装手段,运输力量要隐蔽。运输分队要利用高原山区为数不多的植被、复杂的天然地形、恶劣的气象条件,同时使用迷彩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及音响伪装等多种技术措施,以此最大限度提高运输车辆的安全性。同时在应对印军电子侦察方面,要充分运用信息手段进行反雷达、反可见光、反红外、反声测侦查等,使我军后勤保障力量暴露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4 结语

本文针对中印边境高寒山地作战的后勤保障问题,根据我军现有的运输条件,从战前侦查、增加演练、多样化运输、线路设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以陆地运输为主的保障模式相对效率还是较低。所以,随着我军的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设施设备的完善,下一步我们将考虑“战场预置+战略空运补给”的后勤保障模式,首先,将适量预置储存的战备物资提前存放在主要战场后方,减轻后勤保障的重担,进而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次,战略空运补给规避了中印边境地区恶劣的地面环境,同时运输机速度快,投送范围大,可以达到最高效的、最稳妥的保障目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军将有更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去应对各种高寒山地环境下的作战。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分队路况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高速公路实时路况分析系统方案
浅谈微信在路况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