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宋诗》诗句重出十人举隅

2018-03-06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宋诗名下编者

陈 小 辉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搜采广博,涵容繁富,其卷帙、诗人数及诗歌数量皆4倍于《全唐诗》,作为一个朝代的诗歌总集,洵无能出其右者。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加之该书工程浩大,出之众人,故也存在不少漏收、误收、重收问题。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笔者在使用《全宋诗》过程中,亦发现不少重出诗,这些重出诗基本未发现为学界相关成果所论及,今一一考辨如下:

一、 彭汝砺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指出彭汝砺名下《巢燕初至》实为陆游《城北青莲院方丈壁间有画燕子者过客多题诗予亦戏作二绝句》其一。除此之外,彭汝砺名下还有以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佚句其五为:

天上张公子,云间陆士龙。

见《全宋诗》卷二三三三欧阳鈇,《全宋诗》编者据《诗人玉屑》卷一九收入。

佚句其九为:

山如仁者静,风似圣之清。

见《全宋诗》卷三九七李师中,《全宋诗》编者据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收入。

按: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谓此句李师中作(《诗人玉屑》卷七亦是引《诚斋诗话》),但此句又见北宋彭汝砺《和通判承议》:“水边人不到,吾与子同行。始见游鱼乐,时闻幽鸟声。山如仁者静,风是圣之清。拟买扁舟去,江湖老此生。”[1]10567(《全宋诗》编者据《鄱阳集》卷八收入)

二、 孔平仲

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指出孔文仲《早行》实为孔平仲《早行》,无名氏《回文》五首实为孔平仲《题织锦璇玑图》。李一飞《宋集小考三题》一文亦指出詹慥《月夜》实为孔平仲《月夜》诗。除此之外,孔平仲名下还有如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题赣州嘉济庙祈雨感应

江东祷雨真灵迹,香火未收檐溜滴。城中到此夜五更,渡口归时水三尺。高田流满入低田,万耦齐耕破晓烟。但愿吾民得饱饭,年年岁岁是丰年。

见《全宋诗》卷九二五孔平仲,《全宋诗》编者据《清江三孔集》卷二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六三二孔宗翰诗,题为《谒赣上东江祠祈雨有作》,仅“江东”作“东江”“流满”作“溜满”几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二《江南西路·赣州》收入。

按:此诗归属存疑。

佚句其三为:

遗爱海波无继处,去思秋色有余清。

见《全宋诗》卷九三一,《全宋诗》编者据宋《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三收入。

按:此并非佚句,实出自孔平仲《送张通判》:“清若冰壶断若金,孜孜常见恤民深。三年佐郡神明政,一旦归朝父老心。遗爱海波无断处,去思秋色有余阴。临行曲为留旬日,少慰攀辕泪满襟。”[1]10911(《全宋诗》编者据《清江三孔集》卷二四收入)其四中有:

写出十分秋。

见《全宋诗》卷九三一,《全宋诗》编者据宋郑元佐《朱淑真集注》前集卷六《咏桂》四首注引收入。

按:此诗句又见释德洪《次韵履道雨霁见月二首》:“昨夜中庭树,阴寒叶上稠。今宵扫疏影,写出十分秋。”[2](《全宋诗》编者据《石门文字禅》卷一四收入)

三、 米 芾

张如安《〈全宋诗〉六位名家“佚诗”小考》一文已指出:米芾《为政》实为唐李白《题雍丘崔明府丹灶》,米芾《太白江油尉厅诗》实为李白《赠江油尉厅》,米芾《净名二首》其二与米芾《秋暑憩多景楼》重出,米芾《诗二首》其一实为唐范朝《宁王山池》,米芾《诗二首》其二实为唐人杜审言《和韦庆承过义阳山池五首》之三,米芾《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实为方岳《感旧》。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亦指出米芾《题定武兰亭古本》实为米友仁《题定武本兰亭》。又陈小辉《〈全宋诗〉之姜特立、苏泂、郑清之、陈起、许棐、陈著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出苏泂《甘露歌上呈留守门下侍郎》实为米芾《甘露歌上呈留守门下侍郎》。除此之外,米芾名下还有如下一诗与他人重出:

王略帖赞

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颉历籀化大荒。烟华淡浓动彷徉,一噫万古称天章。鸾夸虬引鹄序翔,洞天九九通辽阳。茫茫十二小劫长,玺完神诃命黻藏。

见《全宋诗》卷一○七五,《全宋诗》编者据《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二七○鲍慎由诗,题同,仅“淡浓动彷徉”作“浓淡赋低昂”,“翔”作“行”,“通”作“归”,“黻藏”作“芾藏”几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宋张淏《云谷杂记》卷四收入。

按:据宋张淏《云谷杂记》卷四:“鲍钦止《王略帖赞》云:‘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颉历籀化大荒。烟华淡浓赋低昂,一噫万古称天章。鸾夸虬引鹄序行,洞天九九归辽阳。茫茫十二小劫长,玺完神诃命芾藏。’钦止自注云:‘九九,谓帖有八十一字。十二小劫,谓自晋至今十二代也。’帖乃米元章所藏,故钦止于末句及之。”[3]此帖诗赞当为鲍钦止(即鲍慎由)作,此帖乃米芾所藏,此诗非米芾作明矣。

四、 陈 瓘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5辑)载《全宋诗杂考一》一文指出陈瓘《超果亮师假还山》两首实为赵挺之《朱氏天和堂》后部分和丰稷《朱氏天和堂》。《全宋诗杂考四》一文也指出陈瓘《寄觉范漳水》实为邵雍《仁者吟》。 阮堂明《〈全宋诗〉重出举隅辨考》一文指出游酢《接花》实为陈瓘《接花》。除此之外,陈瓘名下还有如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苏文饶往昌国意颇惮之送以诗因勉之

已闻舟楫具,那得苦留君。雨过霜风急,帆飞雪浪分。长途方策足,暇日正论文。功业他年事,风波岂足云。

见《全宋诗》卷一一九一陈瓘,《全宋诗》编者据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卷八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六八二刘才邵诗,题同,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檆溪居士集》卷三收入。

按:元袁桷撰《延祐四明志》卷二十、《宋诗纪事》卷二七引《定海县志》诸书皆作陈瓘诗。又陈瓘集中还有《文饶自昌国以诗见寄次韵二首》《文饶自京师还欲往昌国而风作不可渡乃为绝句戏之》,此两诗与该诗亦可互证。且刘才邵原集已佚,其现存《檆溪居士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得。综上判断,此诗非刘才邵作,当为陈瓘诗。

佚句其三为:

黑石巴山砚,鱼鳞蜀客笺。

见《全宋诗》卷一一九一陈瓘,《全宋诗》编者据《砚笺》卷三收入。

按:此非陈瓘句,实出自刘敞《王秘丞惠然相访并见遗蜀牋玄石砚》:“仆本时名薄,君胡雅顾偏。闻弦赏流水,望气觅龙泉。谈笑心相得,逢迎礼率然。樵苏从不爨,诗赋许深传。墨石巴山砚,鱼鳞蜀客牋。宠分通缟带,慕用比先贤。知我春秋贵,论交金石坚。谁能惮先进,自古有忘年。”[4](《全宋诗》编者据《公是集》卷二六收入)

五、 毛 滂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已指出毛滂《夏夜》实为陆游《暑夜》诗。除此之外,毛滂名下还有如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仙居禅院

潇洒仙居院,楼台烟霭中。夜泉清浸月,午铎冷摇风。转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一尊林下醉,此兴谁与同。

见《全宋诗》卷一二五○毛滂,《全宋诗》编者据清同治《江山清漾毛氏族谱》内集卷六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一一三毛注诗,题为《仙居寺》,仅“谁与”作“与谁”几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清朱宝慈同治《江山县志》卷五收入。

按:明弘治《衢州府志》卷之十三、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引《江山县志》皆将此诗归入毛注名下,此诗似为毛注所作,恐非毛滂诗。

题仙居禅院怀舒阁

织水联珠未是奇,舒王留咏夺天机。神光已比箕星立,文焰长依舜日晖。一沼蛟龙涎半积,两檐鸾鹤势双飞。名山从此流传永,自昔因人重发挥。

见《全宋诗》卷一二五○毛滂,《全宋诗》编者据清同治《江山清漾毛氏族谱》内集卷六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一一三毛注诗,题为《水帘泉》,仅“联珠”作“帘珠”,“星立”作“星列”,“流传永”作“留传咏”几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清朱宝慈同治《江山县志》卷一收入。

按:明嘉靖《衢州府志》卷二亦将此诗归入毛注名下,此诗似为毛注所作,恐非毛滂诗。

曹彦约昌谷集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

淡中着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竹篱边。

见《全宋诗》卷一二五○毛滂,《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二八○九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三一曹彦约诗,题为《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仅“着色”作“著色”一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昌谷集》卷三收入。

按:查《永乐大典》卷二八○九,此诗题为曹彦约《昌谷集·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5],此诗为曹彦约诗明矣。因《永乐大典》卷二八○九曹彦约此诗前为毛滂句,《全宋诗》编者失察,将曹彦约《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再赋四十字》两诗误辑毛滂名下。

再赋四十字

雪月个高寒,求多意未阑。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老友松筠健,贤宗鼎鼐酸。任渠蜂蝶闹,难作武陵看。

见《全宋诗》卷一二五○毛滂,《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二八○九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三○曹彦约诗,题为《红梅》,仅“月个”作“月共”一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昌谷集》卷一收入。

按:此为曹彦约诗,参上诗考证。

六、 李 新

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指出李新《句》:“山外浮云云外城,江边羌角水中声。”实出自李新《登城望江边》。除此之外,李新名下还有以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观前古美人图

璧月尘昏琼树秋,无从百媚一回眸。荼蘼香度梅妆冷,鹦鹉声低玉笛幽。唾背但能知祸水,逢春且莫上迷楼。归来安守无盐女,不宠无惊共白头。

见《全宋诗》卷一二六○李新,《全宋诗》编者据《跨鳌集》卷九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三二李元膺诗,题同,仅“唾背”作“吐袖”,“且莫”作“辄莫”几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宋孙绍远《声画集》卷二收入。

按:查《声画集》卷二,此诗实署名李元应,李元应即李新(字元应)[6]。又《宋诗纪事》卷二六即据《声画集》卷二将此诗归入李新名下,《全宋诗》编者误辑李元膺名下。

折杨柳

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条欲相赠,上有双流莺。流莺正求友,奈此别离情。

见《全宋诗》卷一二六三李新诗,《全宋诗》编者据宋陈起《前贤小集拾遗》卷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九七○许志仁,题同,仅“流莺”作“□□”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影印《诗渊》第四册二四七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三二李元膺诗,题同,仅“独余”作“独有”,“别离”作“离别”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顾贞观《积书岩宋诗删》卷三收入。

按:《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七六、《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卷九、《宋元诗会》卷五七、《宋诗纪事》卷二六引《前贤小集拾遗》诸书皆将此诗归之李元应(即李新)名下,故此诗非许志仁及李元膺诗,当为李新作。

锦江思

见《全宋诗》卷一二六二李新,《全宋诗》编者据《跨鳌集》卷十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五七五喻汝砺诗,题同,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宋扈仲荣《成都文类》卷一四收入。

按:《成都文类》卷三将此诗归之李新名下。《成都文类》卷一四此诗题下实署名“前人”,《全宋诗》编者据此诗前一诗的作者喻汝砺,亦将此诗归入喻汝砺名下,此恐有误。且《宋诗纪事》卷二六引《成都文类》、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八皆将此诗归之李新名下,故此诗当为李新作,非喻汝砺诗。

七、 洪 刍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已指出洪刍《田家谣》实为唐聂夷中《田家二首》之一。孙明材《〈全宋诗〉中作者“待考”两则》一文指出洪刍《示子》实为洪浩父《寄子》。卞东波《全宋诗重出、失收及误收举隅》一文指出严有翼 《戏题河豚》似为洪刍《咏河豚西施乳》。除此之外,洪刍名下还有如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佚句其一○为:

霜后木奴香噀手,秋来云子滑流匙。

见《全宋诗》卷一二八二洪刍,《全宋诗》编者据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四三七汪藻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收入。

按: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十四、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六诸书皆将此诗句归入汪藻名下。又程杰、王三毛点校《全芳备祖》亦将此诗归入汪藻名下[7],故此诗句非洪刍句,当为汪藻句。

佚句其一四为:

晋代衣冠复谁在,虎溪长有白莲风。

见《全宋诗》卷一二八二洪刍,《全宋诗》编者据《舆地纪胜》卷三○《江南西路·江州》收入。

按:此非洪刍句,实出自杨时《东林道上闲步三首》其二:“百年陈迹水溶溶,尚忆高人寄此中。晋代衣冠谁复在,虎溪长有白莲风。”[8](《全宋诗》编者据《龟山集》卷四二收入)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八、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一六○皆将此诗归入杨时名下。

铅山县石井院

两年再踏铅山路,今日初尝石井泉。碧玉岩边瀹汤饼,全胜五鼎击肥鲜。

见《全宋诗》卷一三○○洪炎,《全宋诗》编者据《西渡集》卷下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一七陈文蔚诗,题为“又和胡应祥游石井韵”,仅“瀹”作“论”一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明笪继良《铅书》卷五收入。

按:此诗归属存疑。

八、 葛胜仲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已指出葛胜仲《句》:“空翠沾我襟,溟蒙认堂奥。兼乃张公超,五里方术妙。”实出自葛胜仲《辛卯次雾山大明院进士万廷老介来谒》。又连国义《〈全宋诗〉重出诗歌考辨12则》一文指出李纲名下《寒食五首》与葛胜仲《余谪沙阳地僻家远遇寒食如不知盖闽人亦不甚重其节也感而赋诗五首以杜子美无家对寒食五字为韵》诗重出,此当为李纲诗。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指出葛立方《次韵刘无言寿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省习堂偶题》实分别为葛胜仲《次韵刘无言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省习堂偶题》。

佚句其二为:

路出古浮山,木杪飞华屋。

见《全宋诗》卷一三六八葛胜仲,《全宋诗》编者据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卷一三收入。

按:此非佚句,实出自葛胜仲《癸巳次古浮山普慈寺》:“老人百念冷,看山独不足。未能寻地肺,聊复访天目。路出古浮山,木杪飞华屋。松迷突兀殿,云锁窈窕谷。高阁藏复道,朱栏穿屈曲。羲和隐昆仑,借此休驺仆。小摘园中蔬,充我属餍腹。缅怀峨豸翁,草庐亲卜筑。意恃金匕药,终亦戢一木。不如学无生,妙谛祖身毒。”[8](《全宋诗》编者据《丹阳集》卷一六收入)

九、 王安中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一书已指出王安中《象州上元》实为王世则《高岩立春日》。张福清《李龏〈梅花衲〉对 〈全宋诗〉校勘、辨重和辑佚的文献价值》一文指出,《全宋诗》72册所收王右丞即为24册的王安中,故王右丞名下诗句皆当删归王安中名下。陈小辉《〈全宋诗〉之晁补之、晁说之、晁冲之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出王安中《题惠崇画四首》实为晁补之《题惠崇画四首》。除此之外,王安中名下还有如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晏起

日过辰时犹在梦,客来应笑也求名。浮生自得长高枕,不向人间与命争。

见《全宋诗》卷一三九二王安中,《全宋诗》编者据《初寮集》卷二收入。

按:此诗又见唐刘得仁名下,题为《晏起》,内容全同。此诗当为刘得仁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七三亦将此诗归入刘得仁名下。又王安中原集已佚,其现存《初寮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得,这可能是造成误收他人之作的原因。

立春后作

东君珂珮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见《全宋诗》卷一三九二王安中,《全宋诗》编者据《初寮集》卷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七七王初诗,题同,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明李蔉《宋艺圃集》卷一收入。

按: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卷七三、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一二三、《御定全唐诗》卷四九一诸书皆将此诗置入王初名下。又王安中原集已佚,其现存《初寮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得,综上判断,此诗非王安中作,当为王初诗。

湖山纪游

吴山东南秀,葱郁盘帝城。西湖据其趾,御气通波心。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荣。今晨天宇穆,惠风汛初晴。春色正妍妙,放怀共扬舲。中流入汗漫,旷阔无埃氛。湖光挟山绿,倒射玻璃青。丝竹响空翠,楼观森峥嵘。献酬杂歌啸,烂漫纷醉醒。取乐固莫并,兴怀一何深。缅惟昔三贤,精爽日以沉。但余画象在,尚想鸣佩襟。希古秉微尚,崇雅摅恬情。羌予翳蓬藋,无复企组缨。澹泊自有得,荣华非所欣。舍舟纵散策,逸兴生崚嶒。白云引遐眺,碧岫延深登。幽期浩无涯,忽到静者门。长松有令姿,流水无俗声。绝磴猿可呼,出谷莺始鸣。乃知物外境,兹象本不惊。逝耶初无将,至耶亦无迎。便将谢尘鞅,兹焉支颓龄。山鸦接晚翅,落日催行幐。归欤赋新篇,聊复记吾曾。

见《全宋诗》卷一三九二王安中,《全宋诗》编者据《初寮集》卷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四四六王执礼诗,题同,仅“今晨”作“□晨”,“汛初”作“汎初”,“丝竹”作“丝管”等几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三三收入。

按:据诗句“吴山东南秀,葱郁盘帝城。西湖据其趾,御气通波心”,此诗必作于南宋都城杭州。南宋定都杭州直至1138年才最终确定下来,而王安中主要生活于北宋时期,其人逝于1134年,而王执礼主要生活于南宋中后期,据此来看,此诗当为王执礼诗,非王安中作。

十、 李弥逊

朱腾云《〈全宋诗〉重出误收研究》博士论文指出李弥逊《早行》与李弥逊《白马寺》重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6辑)载《〈全宋诗〉杂考二》一文指出林希逸《近闻诸山例关堂石门老偶煮黄精以诗为寄次韵以戏之》《止戈堂》实为李弥逊《近闻诸山例关堂石门老偶煮黄精以诗为寄次韵以戏之》《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诗。陈小辉《〈全宋诗〉之史浩、黄公度、辛弃疾、王十朋诗重出考辨》一文也指出王十朋《丞厅后圃双梅一枝发和以表弟韵》实为李弥逊《丞厅后圃双梅一枝发和以表弟韵》。除此之外,李弥逊名下还有如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其一)

崔嵬孔明柏,结阴众所依。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终当烦万牛,挽取廊庙归。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

见《全宋诗》卷一七○九李弥逊,《全宋诗》编者据《竹溪先生文集》卷一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六三○富直柔诗,题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 ”,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宋李弥逊《筠溪集》一二《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附收入。

按:李弥逊此诗题下有七首诗,分注季申、尧翁、彦融、仲宗、彦锡、德顺、子立七人名,实皆为李弥逊所作。此首诗注“季申”即指富直柔(字季申),其时官同知枢密院事,故诗题称“枢密富丈”。诗句“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即指其同知枢密院事,“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意亦称美富公,此诗为写给富直柔之作明矣。《全宋诗》编者据宋李弥逊《筠溪集》一二《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附将此诗收入富直柔名下,让人茫然不知何意。又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一八九、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二○三、清代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十三皆将此诗归入李弥逊名下,故此诗非富直柔作,当为李弥逊诗。

次韵舍弟游本觉寺

招提俯秋水,画手借王维。霜磬递风韵,晓林翻露姿。茶烟邀客伫,帆影唤舟移。他日成归梦,来兴楚子悲。

见《全宋诗》卷一七一一李弥逊,《全宋诗》编者据《竹溪先生文集》卷一四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一六三葛绍体诗,题为“游本觉寺”,仅“霜磬”作“清磬”,“晓林”作“晓霜”几字不同,《全宋诗》编者据《东山诗选》卷上收入。

按:李弥逊舍弟为李弥正。又葛绍体原集已佚,其现存《东山诗选》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得。而《竹溪先生文集》现存明抄本,现存上海图书馆,该集要比《东山诗选》可靠得多,疑此诗非葛绍体诗,似为李弥逊所作。

[1] 傅璇琮. 全宋诗:第16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 傅璇琮. 全宋诗:第23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5274.

[3] 张淏. 云谷杂记[M]. 张宗祥,校.上海:中华书局, 1958:65.

[4] 傅璇琮. 全宋诗:第9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5889.

[5] 解缙. 永乐大典:第4卷[M].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9:1142.

[6] 孙绍远. 声画集[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376.

[7] 陈景沂. 全芳备祖[M]. 程杰,王三毛,点校.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4:887.

[8] 傅璇琮. 全宋诗:第19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2956.

猜你喜欢

宋诗名下编者
唐宋之别
宋诗五首(书法)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出售继承的房屋,是否须先登记到自己名下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登记在孩子名下的财产是否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不能分割则由谁来管理?
编者语
编者语
车牌限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