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泗洪韩井遗址2015—2016年发掘简报

2018-03-06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

东南文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陶片黑陶遗址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泗洪县博物馆

韩井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韩井村,南距泗洪县城约20千米,西距顺山集遗址约4千米[1]。梅花镇所在为一条南北向的长条形岗地,海拔约34米,镇子东西侧都渐低。顺山集遗址位于梅花镇西南侧[2],韩井遗址位于梅花镇东侧,海拔约20米。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为顺山集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

依据2014年发掘提供的线索,2015年3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泗洪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G14进行钻探追踪,确认G14是一条环壕,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目前残存宽度约10.6、残深约0.8~0.9米。仅在北段壕沟中部发现密集的陶片、兽骨堆积,其余各段填土内包含物较少。

另据钻探,在遗址东段环壕内发现一片低洼地,2015—2016年的发掘旨在了解这块低洼地的性质及环壕内的聚落布局。发掘区在遗址东南部,分为三个区域:一区是在环壕南段,布2×15米的探沟(TG1)解剖环壕;二区是在遗址中部偏南,南段环壕以北,东西向布5×10米探方4个(T2244—T3044);三区是在东侧环壕内侧,布10×10米探方4个(T3350、T3352、T3550、T3552),由于T3352西侧紧邻以前的试掘区,实际发掘面积为8×9米。本次发掘总面积约425平方米,因发现古水稻田遗迹,发掘至此停工,仅有未涉及水稻田的探方清理至生土。发掘结束后,发现水稻田的探方采取保护性回填。2016年4—6月,重新揭露2015年第三发掘区4个探方,并在此区北部布10×10米探方2个(T3354、T3554)。另在东南环壕外布2×15米的探沟(TG2)进行发掘,了解环壕外堆积情况[3]。

这两次发掘揭示遗址东南部主体为顺山集文化一、二期堆积,并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零星的灰坑和汉代墓葬。发现的遗迹有顺山集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和水稻田等,遗物有大量陶、骨、角、石器等。

一、地层堆积

遗址东南部的堆积与曹梅公路以北发掘区的堆积无法对应,2015—2016年发掘区内,几乎不见顺山集文化第三期的遗存。耕土层及近代扰土层下,叠压了一些近代坑、汉墓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灰坑,这些遗迹打破顺山集文化一、二期的堆积。T2244—T3044发掘区内的堆积与T3550所在发掘区堆积基本对应。下面以第三发掘区的T3550、T3552西壁(图一)和T3352北壁(图二)为例介绍2015—2016年发掘区堆积情况(因下雨导致探方壁塌落多次,现各壁剖面图实为最后清理状态下的剖面)。

①层:耕土层。灰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厚5~20厘米。

②a层:近代扰土层。浅黄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整个发掘区均有分布。深5~25、厚0~28厘米。出土瓷片、陶片和动物骨骼等。可辨器形有釜、罐等。此层下叠压有近代坑、M4—M12共九座汉代墓葬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灰坑,局部范围内顺山集文化的灰坑也直接叠压在此层下。

图一// T3550、T3552西壁剖面图

图二// T3352北壁剖面图

②b层:近代扰土层。灰白色黏土,土质较致密,零星分布于发掘区中北部和东南角。深5~30、厚0~25厘米。出土物有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罐等。此层叠压着M2、M3两座汉代墓葬。

③层:黑褐色黏土,土质致密,含红烧土颗粒、炭屑,除东部环壕到低洼地之间的区域,整个发掘区均有分布。深10~55、厚0~50厘米。含有陶片、石块、石器、动物骨骼等。陶器纹饰以素面为主,可辨器形有釜、罐、钵、支脚、支座等。另有石锛、砺石、鹿角料等。此层属顺山集文化时期的堆积,该层下叠压S1、G16、H108等遗迹。

④层:黑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含大量黄色锈斑和少量红烧土颗粒、炭屑及铁锰颗粒,集中分布于发掘区西部和中部。深35~75、厚0~25厘米。出土物有陶片、石块、石器、动物骨骼等。可辨器形有釜、罐、钵、石锛、鹿角料等。

⑤a层:黑灰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含铁锰颗粒、炭屑,零星分布于发掘区东南部T3550探方东北角。深20~45、厚0~20厘米。出土物有少量陶片、动物骨骼。可辨器形有釜、罐等。

⑤b层:黑灰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含黄色锈斑、铁锰颗粒、炭屑,分布于发掘区已揭露部分(西南三个探方)的中间区域。深55~80、厚0~20厘米。出土物有少量陶片、动物骨骼。可辨器形有釜、罐等。

⑥层:浅青灰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含少量黄色锈斑,分布于发掘区已揭露部分(南部两个探方)的南部和西部局部区域。深65~90、厚0~20厘米。包含物较少。

⑥层以下为黄色生土。

二、重要遗迹和遗物

此次发掘共发现顺山集文化时期水沟20多条、灰坑200余座、房址2座、柱洞若干,房址和柱洞集中分布在T2244—T3044所在的发掘区内。本年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一组由洼地和水沟组成的水稻田遗迹。

(一)水稻田遗迹(S1)

1.遗迹情况

图三// 水稻田S1平、剖面图

已揭露部分位于T3352和T3354内(彩插二︰1)。叠压于③层下,填土有2层。第1层不仅填满了洼地(k)和水沟(g),还溢出来,分布范围较广。第2层填土局部分布在T3352k1和T3352k3内。

S1从平面看,由18条小沟和3块低洼地构成。18条小沟为T3350g1,T3352 g1—g7、g9、g10,T3354g1—g8,3块洼地为T3352k1—k3。水流的方向一是从T3352东南部最高处流出,向西南和西北洼地内汇聚,另一条是从T3354的东北角高处流向南部T3352k3处。T3352g3自T3352东南角流出,经过T3352k1后向东注入T3352k2; T3352g1 自T3352k1引水之后,向北延伸通向低洼地T3352k3;T3352g2通过T3352k1向西南引水,与T3352g4相交后并分为两股,南侧为T3352g6,北侧为T3352g5,然后注入了低洼地T3352k2。T3354g1—g8 和T3352g10则从T3354的东北角,也是探方内最高处向南,也汇入T3352k3(图三)。

洼地 T3352k1,平面近圆形,口部清晰,锅底形坑。口 2.8、深 0.43米。被T3352③叠压,内有2层填土:①层填土即为S1①,为黑灰色夹铁锰颗粒、炭屑和烧土颗粒,较为致密的黏土;T3352k1②为含炭量较高的灰土,质地较为疏松。

T3352k2,平面呈不规则形,相对深度与T3352k1相当,口部长约4.3、宽约2.1、深0.5米。底部较平。西部伸入探方壁。

表一// S1水沟堆积情况统计表

T3352k3,平面呈不规则形,位于整组遗迹中部,口部东西长6.6,南北宽约3、深0.7米。底部较平。①层填土即为S1①,T3352k3②为青灰色淤土,较纯净。

水沟 详细堆积情况见表一。沟内填土均为S1①。

2.S1填土内出土遗物

S1填土出土的器物有陶、石、骨角器。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色不均,外红内黑,夹砂灰褐陶次之;纹饰以素面为大宗,其次为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釜、罐、钵、杯、支脚、纺轮、器盖等,以釜为主。

陶釜口沿数量较多,根据口部情况分为敞口釜和束颈釜两类。

敞口釜 7件。根据唇部情况,分为二型。

A型 厚唇,深腹。4件。S1①︰22,夹粗砂,陶色外黑内褐,灰胎。残宽6.5、残高5.1、厚0.7~1.3厘米(图四︰11)。S1①︰23,夹粗砂,陶色外红褐内黑,红褐胎。残宽11.2、残高5、壁厚0.7~1.5厘米(图四︰12)。S1①︰29,夹砂,陶色外红褐内黑,红褐胎。残宽6.4、残高7.1、壁厚0.6~1.5厘米(图四︰16)。S1①︰30,夹粗砂灰陶。残宽6.7、残高7.5、壁厚0.8~1.3厘米(图四︰17)。

B型 薄唇。根据腹部不同,分为二式。Ⅰ式,薄唇深腹,3件。S1①︰26,夹粗砂,灰黑陶,外局部褐色,灰胎。口沿下部附加戳印纹小鋬。残宽8.9、残高6.8、壁厚0.7~0.8厘米(图四︰15)。S1①︰31,夹植物灰陶,局部红褐。上腹部贴塑泥条。残宽8.7、残高8.5、壁厚0.5~0.7厘米(图四︰18)。S1①︰28,夹砂,外褐内黑陶,陶色不均匀,灰胎。内壁有刮抹痕迹。残宽18.8、残高12.5、壁厚0.9~1.1厘米(图四︰19)。B型Ⅱ式敞口釜在G16、H108、H215等遗迹中发现。

束颈釜 2件。S1①︰24,夹粗砂,黑陶,灰胎。方唇。残宽8.7、残高3.8、壁厚0.7~0.8厘米(图四︰13)。S1①︰27,夹粗砂,外黑内红陶,红胎。尖圆唇。残宽5.6、残高4.7、壁厚0.4~0.6厘米(图四︰14)。

器把 2件。S1①︰15,夹粗砂,灰黑陶,局部红褐色,灰胎。残长5、残宽6.9、壁厚0.8~1.3厘米(图四︰1)。S1①︰32,夹粗砂,灰黑陶,陶色不均,褐胎。端部有一实心钻孔,应为单把罐的把手。残长6.9、残宽6.1、壁厚0.9~2.1厘米(图四︰6)。

器耳 数量较多,根据器耳形态可分为二型,介绍4件。

A型 纽形。2件,为双耳罐耳。S1①︰16,泥质,红褐陶,灰胎。残宽7.4、残高5、壁厚0.6~0.9厘米(图四︰2)。S1①︰19,夹粗砂红褐陶。残宽9.5、残高6.9、壁厚0.5~0.7厘米(图四︰5)。

B型 宽带形。2件,为双耳罐耳。S1①︰17,夹粗砂,外褐内黑陶,灰胎。残宽5.1、残高6.4、壁厚0.6~0.9厘米(图四︰3)。S1①︰18,夹粗砂红褐陶。残宽5.1、残高7.3、壁厚0.8~1.1厘米(图四︰4)。

支脚 1件。S1①︰2,夹粗砂红褐陶。残长4.7、宽5.6~7.2厘米(图四︰7)。

器盖 1件。S1①︰25,泥质红陶。圆唇,口沿内敛。残宽8.4、残高3.8、壁厚0.3~0.5厘米(图四︰10)。

穿孔陶片 1件。S1①︰3,夹细砂红陶。厚陶片改制,一面略凸,一面凹弧,粗磨,一钻孔未贯穿。直径3.4、孔径0.6、壁厚1.1厘米(图五︰3)。

杯 1件。S1①︰12,泥质红陶。陶泥含铁锰结核。捏制。高2、壁厚0.7厘米(图五︰4)。

图四// 水稻田S1①出土陶器

纹饰残片 2件。S1①︰20,夹粗砂。外褐内黑陶,灰褐胎。残长9、残宽8.2、壁厚0.8厘米。附加堆纹上施指甲纹(图四︰8)。S1①︰21,夹粗砂,外褐内黑陶,灰胎。残长5.5、残宽6.3、壁厚0.7~0.8厘米。施双面钻孔一个(图四︰9)。

石器多用河滩砾石加工而成,器形可见磨石、石球、砺石等。

磨石 2件。S1①︰1,长英质砂岩。利用天然砾石成形。有一凹面为使用面。宽3、高7.5、厚2.8厘米(图六︰1)。S1①︰9,石英砂岩。利用天然砾石成形。有两个使用面。残宽5.1、残高4.7、厚4厘米(图六︰5)。

图五// 韩井遗址出土陶器

砺石 1件。S1①︰14,紫红色砂岩。磨制而成,一面经使用致凹槽。残长6、宽3.9厘米(图六︰2)。

石球 1件。S1①︰4,白色凝灰岩。打制后琢制,侧边见锤击、打制形成的篦点痕。宽6.9、高6.4、厚5.5厘米(图六︰3)。

石器 2件。S1①︰8,长石砂岩。利用天然石料磨制而成。器表较粗糙,磨制修整一侧,局部表面较光滑,应为使用痕迹。横截面为四边形。残长11.9、残宽4.4厘米(图六︰4)。S1①︰6,变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表面较粗糙,一面有磨制痕迹。残长4.4、残宽4.3厘米(图六︰6)。

骨器发现不多,可辨器形为骨镞。

图六// 水稻田S1①出土石器

骨镞 1件。S1①︰11,切削成形,粗磨修整。圆柱形身,带铤,铤部略残。长5.5、宽0.7厘米(图七︰5)。

骨器 3件。S1①︰5,局部呈黑色。磨制。柱状,截面椭圆形,两端均残。宽0.5、残高2.1厘米(图七︰2)。S1①︰13,切割成形,粗磨修整。长4.2、宽3、厚0.7~1.5厘米(图七︰3)。S1①︰10,切削成形,不规整。一端磨制较光滑,或为使用所致。残宽2.9、残高4.8厘米(图七︰4)。

(二)沟

1.G16

G16位于T3550和T3552西部,东壕沟的内侧,与东壕沟大体平行,平面呈不规则长条形,口部、底部均不明显,壁面、底面均无加工痕迹,沟底不平。口宽 1.7~3.7、长约 13、深0.5米。被叠压在③层下,口距地表深0.45~0.58米,被M2、M3、H107、H141、H157、H162和H199打破,打破H127、H131、H133、H152、H156、T3550④、T3550⑤和生土(图八)。此沟的东壁,顺着沟边,残留有断续的生土埂,西部也由一片与沟边平行的较为连续的生土台埂与西部探方的低洼地隔开。推测此沟最早是人为在生土面上刻意挖出沟状结构,最初的功能可能与S1有关。此后,人类长期在此反复动土活动,形成了复杂的沟状的堆积。

沟内堆积复杂,有8层分布不连续的层状堆积,还有一些与这些层状堆积有叠压打破关系的坑。下面按时代由晚至早的顺序分别介绍。

G16①:红烧土块堆积,较致密,坡状堆积,厚0~35厘米,分布在G16中部偏北,局部分布。出土少量陶片。

G16②:青灰色黏土,较致密,坑状堆积,厚0~28厘米,分布在G16南部局部。含有红烧土颗粒、炭屑,出土有陶片、动物骨骼等,被其叠压的遗迹有T3550D1。

图七// 韩井遗址出土骨角器

图八// G16平、剖面图

G16③a:黑灰色黏土,较致密,坡状堆积,厚0~50厘米,分布在G16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区域,含有红烧土颗粒、炭屑,出土有陶片、龟甲和其他动物骨骼等。

G16③b:青灰色夹黑斑黏土,较致密,坡状堆积,厚0~30厘米,分布在G16南部局部区域。含有红烧土颗粒、炭屑,出土有陶片、鹿角和动物骨骼等。

G16④a:黑灰色夹黑斑黏土,较致密,近水平状堆积,厚0~25厘米,分布在G16南部局部。含有炭屑,出土有陶片、动物骨骼等。

G16④b:黑灰色黏土,较致密,坡状堆积,厚0~20厘米,分布在G16中部偏南。含有红烧土颗粒,出土有陶片、鹿角和动物骨骼等。

G16④c:灰黑色夹少量黄斑黏土,较致密,坡状堆积,厚0~8厘米,分布在G16中部局部。含有红烧土颗粒,出土有陶片、动物骨骼等。

G16④d:黑色黏土,较致密,坡状堆积,厚0~8厘米,分布在G16中部偏南局部。含有较多红烧土颗粒和炭屑,出土有陶片和动物骨骼等。

2.G16填土内出土遗物

G16填土内出土有陶器、石器和角料等。陶器以夹砂外红褐内灰黑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另有少量泥质陶和夹植物陶。可辨器形有釜、罐、钵、磨圆陶片、器盖等,以釜为主,陶器纹饰以素面为主。

陶釜口沿 10件。均为敞口釜。

B型Ⅰ式 1件,深腹。G16②︰1,夹粗砂,外红内黑陶,褐胎。圆唇,深腹、下部斜收,圜底,两侧各有一对乳钉状鋬手。口径40.2、腹径32.6、高29、壁厚1厘米(图九︰1)。

图九// G16出土陶器

B型Ⅱ式 9件,浅腹。G16②︰8,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红褐胎。陶色不均。尖圆唇,斜腹下收。残宽14.3、残高10.6、壁厚0.7厘米(图九︰2)。G16②:2,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灰胎。尖圆唇。残高7.5、壁厚0.6厘米(图九︰3)。G16②:5,夹细砂,外红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红褐胎。尖圆唇,口沿下方施三个乳钉状小鋬。残宽5.7、残高5.6、壁厚0.6厘米(图九︰4)。G16③b︰1,夹粗砂,外灰褐内黑陶,灰胎。尖圆唇。内壁抹平。残高4.1、壁厚0.7厘米(图九︰5)。G16④a︰2,泥质,外黑内红褐陶,灰胎。尖圆唇。残高5.3、壁厚0.5厘米(图九︰6)。G16③a︰1,夹粗砂,黑陶,陶色不均,灰褐胎。圆唇,直口,口沿下方有一小鋬手。残宽6厘米、残高5.9、壁厚0.4厘米(图九︰7)。G16④b︰7,夹细砂,外灰褐内黑陶,灰胎。尖圆唇。残高7.2、壁厚0.6厘米(图九︰8)。G16②:3,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灰胎。圆唇。残宽6.2、残高6.8厘米、壁厚0.6厘米(图九︰9)。G16④b︰5,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红褐胎。尖圆唇。残高5.6、壁厚0.6厘米(图九︰10)。

器盖 1件。G16④b︰4,夹细砂,外红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灰胎。圆唇。残高5.4、壁厚0.5厘米(图九︰11)。

器口 1件。夹细砂,外黑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灰胎。口微敛,沿面有数道刻划纹。残高2.9、壁厚0.9厘米(图九︰12)。

陶钵 1件。G16④a︰1,泥质红陶,灰胎。尖圆唇、敛口。残高3.5、壁厚0.5厘米(图九︰13)。

磨圆陶片 1件。G16④c︰1,夹粗砂,外红内黑陶,红胎。厚陶片改制,一面略凸,一面凹弧,粗磨,一钻孔未贯穿。直径5、壁厚0.9厘米(图九︰14)。

纹饰残片 1件。G16④b︰6,夹粗砂,外灰褐内黑陶,灰胎。附加泥条,周饰戳印纹。残宽7.6、残高6.5、壁厚0.8厘米(图九︰15)。

器把 2件。G16③b︰5,单把罐把手,舌形。夹细砂,黑陶,灰胎。残长5.7、残宽1.7厘米(图九︰16)。G16③a︰2,釜把手,短条形。夹细砂红褐陶,陶色不均匀。长4.2、宽4.4、壁厚2.3厘米(图九︰17)。

图一〇// H108平、剖面图

器底 1件。G16④b︰3,夹植物,外灰褐内黑陶,灰褐胎。饼形。底径7.4、残高2.5厘米(图九︰18)。

器耳 数量较多,根据器耳形态可分为三型,均为双耳罐耳。

A型 纽形。2件。G16②︰7,夹细砂灰陶。孔径0.9~1.3、高5.5厘米(图九︰21)。G16④b︰2,夹粗砂红褐陶,红胎。残高5.1厘米(图九︰22)。

B型 宽带形。1件。G16③b︰4,夹细砂,外红内黑陶,红褐胎,残高7厘米(图九︰20)。

C型 条形。1件。G16③b︰2,夹植物、炭屑,外红褐内灰陶,灰胎。残高4.2厘米(图九︰19)。

角料 1件。G16④b︰1,鹿角质。局部磨制痕迹和切痕。锥状,截面直径1.3、残高13厘米(图七︰6)。

(三)灰坑

H108 位于T3550北部。被T3550③层叠压,被H104、H105和T3550k1打破,打破生土。口部直径约2.52米,距地表深0.53、自深0.46米,平面近圆形,口部、底部明显,圜底,壁面、底面均无加工痕迹(图一〇)。坑内填土分两层:①层为灰黑色粉砂土,较致密,堆积接近水平状,厚20厘米,包含红烧土颗粒、炭屑,出土有陶片、动物骨骼、骨器等;②层为深灰色黏土,较致密,坑状堆积,厚28厘米,含有红烧土颗粒,出土有陶片、动物骨骼等。H108的填土内出土的器物有陶器、骨锥等。陶器以夹砂外灰褐内黑陶为主。纹饰以素面为主,偶见乳钉纹、刻划纹等,可辨器形有釜、罐、钵、器盖、纺锤等。其中有三件可复原。陶釜出自H108坑壁上。

器盖 2件。H108①︰2,夹细砂黑陶。方唇。残宽5.9、残高3.6、壁厚0.7厘米(图一一︰1)。H108②︰16,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灰胎。方唇。残高5.1、壁厚0.6厘米(图一一︰2)。

器耳 数量较少,根据形态可分为二型,均为双耳罐耳。

A型 纽形。1件。H108①︰6,夹粗砂,红陶,陶色不均,灰胎。锥状。残宽3.7、残高5.6厘米(图一一︰4)。

B型 条形。1件。H108②︰17,夹粗砂红褐陶。残高10.7、壁厚0.9厘米(图一一︰3)。

器底 1件。H108②︰18,夹粗砂红陶。圜底。残高4.6、壁厚1.3厘米(图一一︰6)。

陶钵 1件。H108②︰10,夹细砂,外红褐内黑陶,黑胎。圆唇,敛口。残宽9.4、残高4.5、壁厚0.8厘米(图一一︰7)。

图一一// H108出土陶器

陶釜 10件。根据唇部、腹部形态来分,均为B型Ⅱ式敞口釜,薄唇浅腹。H108①︰5,夹粗砂,外灰内黑陶,灰胎。圆唇。残宽9.5、残高4.4、壁厚0.8厘米(图一一︰8)。H108①︰3,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灰胎。尖圆唇。残宽10.6、残高9.6、壁厚0.9厘米(图一一︰9)。H108②︰15,夹粗砂,外灰褐内黑陶,灰胎。尖圆唇,斜壁下收。残高7.4、高10.7、壁厚0.6厘米(图一一︰10)。H108②︰14,夹粗砂,外灰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灰胎。圆唇。残高7.5、壁厚0.1厘米(图一一︰11)。H108②︰19,夹粗砂外灰褐内黑陶,灰胎。尖圆唇,斜壁下收。残宽7.2、残高7.2、壁厚0.8厘米(图一一︰12)。H108②︰11,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红褐胎。尖圆唇。口径58.6、残高12.4,壁厚0.9厘米(图一一︰13)。H108②︰12,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红褐胎。圆唇。腹部有2小鋬。口径39.2、残高7.5、壁厚0.7厘米(图一一︰14)。H108②︰7,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灰胎。圆唇,斜弧腹圜底。口径28.1、腹径23.1、高15.5、壁厚0.6厘米(图一一︰15;彩插二︰3)。H108②︰6,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灰胎。圆唇,四鋬,斜弧腹近平底。口径31.4、腹径25.2、高16.6、壁厚0.9~1.1厘米(图一一︰16;彩插二︰4)。H108②︰8,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陶色不均,灰胎。圆唇,双侧鋬,每侧各三个泥条形鋬手,斜弧腹圜底。口径38、腹径29.9、高22.05、壁厚0.65厘米(图一一︰17;彩插二︰5)。

陶纺锤 1件。H108②︰1,泥质红褐陶。腹径2.3、高5.2厘米(图五︰2)。

骨锥 1件。H108①︰1,磨制。圆柱形身,锥形尖,一端残。长3.3、直径0.5厘米(图七︰1)。

H215 位于T3554东北部。被T3554②层叠压,打破H218,距地表0.15米,口宽约0.82、自身0.4米(图一二;彩插二︰2)。平面圆角长方形,口部、底部明显,直壁平底,壁面、底面均无加工痕迹。坑内填土仅一层,灰褐色黏土,较致密,呈水平状分布,厚0.4米。填土内出土陶片,以夹砂外红褐内黑陶为主,纹饰主要为素面,偶见戳印纹,可辨器形有釜和支脚。坑底倒扣B型Ⅱ式敞口釜一件。

陶釜 1件。H215︰1,夹粗砂陶,外红内黑,灰胎。敞口,圆唇,斜弧腹圜底。口径27、高14.2、壁厚0.6~0.9厘米(图五︰1;彩插二︰6)。

三、结语

(一)遗址分期与年代

图一二// H215平、剖面图

根据2014—2016年发掘所获的考古材料来看,韩井遗址的文化面貌与顺山集遗址基本一致,2014年发掘北段壕沟内主体是顺山集文化三期遗存[4],2015—2016年发掘所获属于顺山集文化一、二期的遗存,三期遗存在曹梅公路以南发掘区内尚未发现。

第一期遗存以T3350[5]第4—6层和水稻田S1为代表,从出土的遗物来看,这个时期的陶器以夹粗砂红褐陶为主,器形以器身厚重,口唇部较厚的A型敞口釜、薄唇的B型Ⅱ式敞口釜、小纽型双耳罐、单把罐等器物为代表。

第二期遗存以G16、H108、H215为代表,打破T3550第4层,此期陶器仍然以釜、双耳罐类为主。双耳罐无可复原者,条形耳和宽带形耳居多。陶釜以B型Ⅱ式敞口釜较多,另有部分B型Ⅰ式敞口釜。G16②内出土可复原的B型Ⅰ式敞口釜,器壁较薄,腹部较直深,口沿微外卷。H108与H215出土几件敞口陶釜,呈现出器壁变薄、大敞口斜腹、腹部变浅的特征,还出现个别平底陶釜,这应是B型敞口釜时代特征。

这两期遗存连续性较强,主要陶器组合基本没变,遗迹分布上看也较为连续,这两期应为一个连续的发展时期。

韩井遗址北段壕沟内的堆积,尤其是其中三个活动面(HDM),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陶质上较前两个时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以夹植物粗泥红陶为主,器形仍然以釜为大宗,但是以宽折沿圜底釜为主,部分陶釜外壁施绳纹或者口沿处施红衣;其次还可以见到顺山集遗址第一期常见的B型敞口斜腹圜底釜、束颈釜,只是陶质发生变化。这一期还出现较多的圈足器。石器不见顺山集遗址一、二期常见的石球和磨盘,以石锛和斧为主。骨角器中出现镂空工艺的骨柄饰这类精美工艺。从遗物面貌来看,这一期较前三个阶段遗存的变化较大,相当于顺山集遗址的第三期,为壕沟废弃以后的堆积。虽然这一时期陶器陶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形,但是束颈釜和敞口斜腹釜等器型上还是可以看到前期的延续性。这三期遗存应该属于同一个文化的不同时期,其中二、三期之间或许有时间上的缺环。

我们从韩井遗址第一、二期遗存浮选出的炭化稻中选取六份送BETA实验室进行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六份样品的年代在68.2%置信度下集中分布在BC6450—6200年之间,处于顺山集遗址一、二期的年代范畴(距今8500—8000年)[6]内。韩井遗址第一期较顺山集遗址略晚,第二期较顺山集遗址二期早,两期的分界放在BC6350比较合适,第三期的年代在BC5800左右[7],符合我们根据聚落布局和器物组合、形态变化作出的推测,即遗址的一期、二期与三期之间在时间上并不连续。

(二)S1的性质判断及与G16、壕沟的关系

1.S1水稻田性质的判断

从结构上看,S1由若干条小水沟将3块洼地连接在一起。这些小沟大致分三个方向,由高处引水向低洼地,洼地间也有高差,这显然是古人有意识地对水进行管理和利用的一组设施。

发掘过程中,我们对每个堆积单位都采集了浮选土样和微体分析土样。在顺山集文化一期和二期的二十多个灰坑中发现了炭化稻,个别灰坑内发现了驯化类型的炭化小穗轴[8],这是韩井先民进行水稻栽培的直接证据。在水沟和洼地组合遗迹的填土中发现了较多的水稻扇型和水稻双峰型植硅体,结合这组遗迹的结构特点,推测此组遗迹与人类驯化水稻的行为有关,应是当时的水稻田。

2.S1与G16及壕沟的关系

S1和G16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生土台梗分隔在东西两侧。两者均打破顺山集文化第一期的遗存,但是S1废弃在顺山集文化第一期,G16的废弃时间略晚,在顺山集文化二期被彻底填平。不能排除两者建造和使用时期同时的可能,且S1的T3352g2从G16西侧沟边生土埂处引出,显然是引水所用。如此G16当与S1的功能结合起来考虑,应是当时古人一条引水或者蓄水的沟。

关于壕沟的年代,其建造时间不会晚于二期,主要使用时期当在第二期,在第三期时被彻底废弃[9],韩井遗址的水稻田S1的废弃时间早于壕沟的建造。故笔者认为水稻田S1与壕沟没有直接关系。

(三)生业经济

通过植物考古的工作,我们得知韩井先民已经开始驯化水稻[10];动物骨骼的初步整理显示,顺山集文化时期遗址的哺乳动物以猪和鹿居多,还有大量鱼鳖类水生动物[11]。除了动、植物资源分析,有机残留物分析等工作也在展开,有望推进我们对遗址生业经济结构的认识。

发 掘:庄丽娜 于慧楠 邱振威 闫 龙刘锁财 潘明月 宁振南

绘 图:姜 淼 方 丹

摄 影:邱振威 庄丽娜

执 笔:庄丽娜 邱振威 于慧楠 马 功林留根

[1]韩井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见本期《江苏泗洪韩井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图一。

[2]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顺山集——泗洪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6年。

[3]韩井遗址2015—2016年探方分布图见本期《江苏泗洪韩井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图二。

[4]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江苏泗洪韩井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第1期。

[5]仅此一个探方清理到生土面上。

[6]同[2]。

[7]同[2]。

[8]大植物的鉴定及报告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高玉博士完成。

[9]同[4]。

[10]邱振威、庄丽娜、林留根:《江苏泗洪韩井遗址水稻驯化的植硅体证据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18年第1期。

[11]动物骨骼鉴定结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颖老师提供。

猜你喜欢

陶片黑陶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辽上京遗址
简论龙山黑陶
齐河黑陶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黑陶艺术作品欣赏
美哉黑陶
拾到一块陶片的快乐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