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泗洪韩井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

2018-03-06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

东南文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素面陶片口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泗洪县博物馆

韩井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韩井村(N33°35 43.20 ,E118°13 4.69 ),南距县城约20千米,海拔约20米,西距顺山集遗址约4千米(图一)。遗址坐落在一条呈南北向延伸的低缓岗丘—重岗山的东北坡脚处,重岗山海拔最高约60米,梅花镇所在为相对独立于重岗山的一处平缓的岗地,海拔约34米。镇子东西侧都渐低,顺山集遗址[1]位于梅花镇西南侧,韩井遗址位于梅花镇东。郯庐断裂带沿重岗山西侧穿过,重岗山出露白垩纪砖红色砂岩和上新世胶结松散的砂岩,其上覆盖了中更新统的黄皮砾石层及更新地层。郯庐断裂带西侧的地层与东侧并不一致,西侧广泛分布着中上更新统的黄褐色黏土[2]。

图一// 韩井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2014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和泗洪县博物馆合作,对遗址进行了初步钻探,在遗址的北部,发现了一条东西向的大沟,沟内堆积包含物丰富。考古队随即在遗址的北部布6个5×10米的探方对这条沟进行解剖,分别编号T1168、T1170、T1172、T1268、T1270、T1272。经发掘和后续的钻探,确定韩井是一处顺山集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环壕平面呈不规则圆形,聚落面积约5万平方米,环壕以内的空间约3万平方米。遗址被东西向的曹梅公路和乡间小路分成了四个部分(图二)。

一、地层堆积

2014年发掘区位于遗址西北部,耕土层和近代扰土层直接叠压在顺山集文化时期的堆积上,下面以T1168—T1170的西壁为例来介绍发掘区堆积情况(图三)。由于发掘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剖环壕,所以环壕内的堆积情况将在后面单独介绍。

①层: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呈水平状堆积,厚约0.04~0.18米,包含近现代人类活动所留下的垃圾、陶片、石块等。此层下叠压着G1。

②层:灰白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呈水平状堆积,分布于整个发掘区,厚约0.02~0.1米,包含少量陶片、青花瓷片及石块。此层下叠压着G2—G11、G13。

③层:褐色粘土,夹杂褐色土斑,土质较疏松,呈水平状堆积,厚约0.08~0.24米,包含较多陶片及石块,还有少量动物骨骼。此层为顺山集文化堆积。其下叠压着G12。

图二// 韩井遗址探方分布图

④层:深褐色粘土,含少量黄色土斑,土质较致密,呈水平状堆积,厚约0.02~0.26米,包含较多陶片及少量石器和动物骨骼。局部分布在G14南北两侧,叠压着G14。

⑤层:黄褐色粘土,含铁色锈斑,土质较致密,呈水平状堆积,厚约0.15~0.3米,包含较多陶片及少量石器和动物骨骼。被G14打破,局部分布于G14南北两侧。

⑥层:青灰色粘土,土质较致密,呈水平状堆积,厚约0.05~0.66米,包含较多陶片、少量石器、动物骨骼及少量铁锰结核、烧土颗粒。此层下叠压着G15。

⑦层:青灰色粘土,夹灰黑色土斑,土质较致密,呈水平状堆积,厚约0.1~0.6米,包含少量陶片、石料、动物骨骼及较多料礓石。

⑦层下为生土。

二、壕沟(G14)

G14叠压于④层下,被G12、G13打破,打破⑤—⑦层及生土。残存剖面形状为锅底形,壁面及底面未见加工痕迹。残存南北宽约10.6、最深0.9米。

沟内有6层填土和3个活动面(以下用HDM表示),介绍如下(图四)。

G14①层:叠压于④层下,被G12、G13打破。深黑色粘土,土质较致密,坡状堆积,厚约0.35米。包含较多陶片、动物骨骼及少量烧土及铁锰颗粒。

G14②层:深黑色粘土,土质较致密。呈水平状堆积,厚约0.14~0.4米。包含较多陶片、石、动物骨骼、烧土颗粒及少量铁锰结核。

HDM1:被 G14②层叠压,其下叠压G14③、G14④。灰黑色土,致密,呈坡状堆积,厚约0.02~0.1米。包含大量陶片、动物骨角和烧土颗粒。

HDM2:被 G14②层叠压,其下叠压G14③、G14④。灰黑色土,土质较致密,呈坡状堆积,厚约0.02~0.08米。包含大量陶片、动物骨骼、角、石、烧土颗粒,其中骨角占比较大,且较为细碎。陶器中可辨器形大部分为陶釜及陶钵。

G14③层:灰黑色粘土,土质致密,并含大量红烧土颗粒,与G14走向一致,呈长条形分布,两侧呈坡状,厚约0.2米,应为古人刻意堆垫的小路。包含较多的陶片及动物骨骼,可辨器形有陶盘、陶釜、陶杯、纺锤、石磨盘及砺石。

G14④层:深灰黑色粘土,土质较致密,呈坡状堆积,厚约0.5米。包含较多陶片及少量动物骨骼、石及少量烧土颗粒。出土器物复原后有陶釜及陶钵。

HDM3:被G14③、G14④层叠压,其下叠压G14⑤层。呈坡状堆积,厚约0.07~0.25米。包含大量陶片、动物骨骼、石器、石料、角料及少量烧土颗粒(彩插一︰1)。可辨器形有陶釜、陶碗、陶盘、陶器盖、陶网坠、石锤、骨针、骨柄形器等。

G14⑤:灰黑色与青灰色相间的粘土,土质较致密,呈坡状堆积,厚约0.09~0.4米。包含较多陶片及少量动物骨骼、烧土颗粒、铁锰结核。出土有陶釜、陶盘、陶锉、角锥、骨针、砺石等。

G14⑥:浅青灰色粘土,土质较为致密,近水平状堆积。厚约0.13米。包含少量陶片、动物骨骼及烧土颗粒等(彩插一︰2)。

图三// T1168—T1170西壁剖面图

图四// G14及沟内堆积平、剖面图

三、遗物

G14填土和三个活动面出土的陶片,以夹植物胎红褐陶为主,器壁疏松多孔,纹饰以素面为主,其次多见绳纹、附加堆纹,部分器表施红衣。以HDM3出土陶片统计结果举例,夹植物陶约占92%,陶色不均,其中红褐色和灰褐色陶占大部分,夹砂红褐陶约占7.5%,纯泥质陶最少。可统计的器类中,陶釜数量最多,占67%,其他可见器形有双耳罐、圈足盘、壶、平底碗、钵等,偶见甑。还发现较多的骨角器和石器,以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予以介绍。

1.陶器

陶釜 陶色不均,均为圜底,手制。根据口部形态可以分成宽折沿釜、敞口釜和束颈釜三类。

宽折沿釜 12件。依据口沿、耳部形态可以分成三型。

A型 无耳。9件。依据腹部形态可分3个亚型。

Aa型 4件。斜腹,均为灰褐色夹植物陶质,陶色不均,手制。HDM3︰62,腹部先施细绳纹后被抹。口径26、腹径19.9、高12、壁厚0.6厘米(图五︰1)。HDM3︰56,腹部先施细绳纹后被抹。口径24.9、腹径20.15、高11.75、壁厚0.45厘米(图五︰2)。HDM3︰22,素面。口径32.7、腹径27.7、高16.5、壁厚0.8厘米(图五︰3)。G14③︰12,素面。口径26.9、腹径24.4、高13.5、壁厚0.65厘米(图五︰4)。

Ab型 3件。圆腹,夹植物红褐陶。HDM3︰36,外黑内红,陶色均匀,绳纹局部被抹去。口径23.5、腹径19.6、高13、壁厚0.55厘米(图五︰5)。G14③︰14,陶色不均,素面。口径24.1、腹径20.1、高14.7、壁厚0.45厘米(图五︰6)。G14④︰2,陶色不均,腹部施绳纹。口径24.9、腹径20.55、高12.9、壁厚0.4厘米(图五︰7)。

图五// G14填土及活动面出土陶釜

Ac型 2件。鼓腹,夹植物红褐陶。G14③︰16,陶色不均,外壁施细绳纹后被抹去。口径19、腹径24、高15、壁厚0.8厘米(图五︰8)。HDM3︰44,外黑内红褐,陶色不均,素面。口径26、腹径25.9、高16.3、壁厚0.5厘米(图五︰9)。

B型 双耳。2件。夹植物红陶,斜弧腹,宽沿下附双耳。HDM3︰43,素面。口径28.3、腹径27.2、高15.3、壁厚0.9厘米(图五︰10)。HDM3︰72,素面。口径23.6、腹径20.6、高11.8、壁厚0.7厘米(图五︰11)。

C型 近直口,鼓腹。1件。G14③︰13,夹植物红褐陶,陶色不均,手制,素面。口径16.2、腹径17、高12.2、壁厚0.7厘米(图五︰12)。

敞口釜 7件。根据腹部形态分为三型。

A型 腹壁较直。3件。均为夹植物陶,陶色不均,素面。HDM3︰19,外黑内红褐。口径24.5、腹径22.3、高15、壁厚0.7厘米(图五︰16)。HDM3︰21,外黑内红褐。口径25、腹径22.4、高14.2、壁厚0.7厘米(图五︰17)。HDM3︰73,红褐色。口径24.8、腹径22.3、高13.4、壁厚0.9厘米(图五︰18)。

B型 斜腹。3件。夹植物陶,陶色不均。HDM3︰51,外红褐内黑,素面。口径40、腹径32.6、高20.8、壁厚1.2厘米(图五︰13)。HDM3︰79,外黑内红,腹部饰细绳纹。口径31.7、腹径26.1、高13.9、壁厚1厘米(图五︰14;彩插一︰3)。HDM3︰66,外红褐内灰,素面。口径 34.3、腹径 28、高14.85、壁厚0.6厘米(图五︰15)。

C型 附加双鋬。1件。G14④︰3,夹粗砂,外红褐内黑,陶色不均,两侧有附加堆纹的鋬手。口径32.1、腹径27.7、高13.9、壁厚0.8厘米(图五︰19)。

束颈釜 2件。夹植物陶,陶色不均,束颈、圜底。HDM3︰67,外红褐内灰,腹部先施细绳纹后被抹去。口径21.4、腹径22、高13.1、壁厚0.9厘米(图五︰20)。HDM3︰63,红褐陶,外黑内红,腹部施细绳纹。口径23.7、腹径24.4、高12.2、壁厚0.6厘米(图五︰21;彩插一︰4)。

平底碗 2件。均为夹植物陶,素面。HDM3︰55,红褐色陶,陶色不均。口径16.8、足径7.2、高6、壁厚0.5厘米(图六︰1)。HDM3︰26,红陶,陶色均匀。口径19.9、足径9.9、高6、壁厚0.55厘米(图六︰2)。

圈足盘 2件。均为夹植物陶,素面,手制。HDM3︰33,红陶,陶色均匀,器表残存红色陶衣。口径23.4、足径14.8、高6.6、壁厚0.45厘米(图六︰3;彩插一︰5)。HDM3︰34,红褐陶,外红内灰,陶色不均。口径22、足径13.8、高6.8厘米(图六︰4)。

陶甑 1件。HDM3︰41,残,夹植物陶,外红褐内红,陶色不均,手制,圜底,底部布满镂孔。口径23.7、高10.9、壁厚0.4厘米(图六︰5)。

器盖 2件。喇叭形捉手,均为夹植物陶,陶色不均,素面。手制。HDM3︰40,灰褐陶。口径18.5、把手直径7.4、高6.4、壁厚0.7厘米(图六︰6)。HDM3︰48,红褐陶,圈足有烧灼痕迹。口径21.5、高5、壁厚0.5厘米(图六︰7)。

陶钵 7件。均为夹植物陶,手制。根据口部、腹部不同,可分三型。

A型 1件。侈口,深直腹,圜底。HDM3︰27,红褐色,外黑内红,陶色不均,素面。口径16.3、腹径15.1、高6.7、壁厚0.6厘米(图六︰8)。

图六// G14填土及活动面出土陶器

B型 2件。直口,浅腹,平底。手制。G14③︰7,外红褐内灰,陶色不均,素面。口径30.6、高4.1、壁厚0.65厘米(图六︰9)。G14④︰4,红陶,腹部一周凹弦纹。口径22.3、高5.2、壁厚0.5厘米(图六︰10;彩插一︰6)。

C型 4件。敞口,斜腹,圜底。G14④︰5,红陶,陶色均匀,素面。口径20.1、高6.2、壁厚0.55厘米(图六︰11)。G14③︰9,外红褐内黑,陶色不均,附堆双鸡冠状鋬,鋬手上有按窝纹。口径29、高7.2、壁厚0.7厘米。(图六︰12)。G14③︰15,灰陶,陶色不均,手制,素面。口径31.5、高9、壁厚0.6厘米(图六︰13)。G14③︰10,灰褐陶,陶色不均,素面。口径25、高7、壁厚0.6厘米(图六︰14)。

图七// G14填土内出土陶器标本

图八// G14内出土石器与陶器

双耳壶 1件,残。HDM3︰74,夹植物红褐陶,陶色不均,手制。口径10.3、残高13.1厘米(图六︰15)。

陶杯 2件。均为捏制成形。HDM3︰128,夹细砂红陶,素面。鼓腹,敛口,平底。残高2.6、壁厚0.4~0.7厘米(图六︰16)。G14③︰6,夹植物红褐陶,陶色不均,素面。直壁,平底。口径5.7、腹径5.6、高5.4、壁厚0.6厘米(图六︰17)。

网坠 1件。HDM3︰14,夹细砂红陶,褐胎,手制成形,正方形,双侧面压印凹槽,正面横向压印凹槽二。长 2.4、宽1.9、壁厚1.1厘米(图八︰7)。

陶锉 2件。器身粗糙,遍布类似粗绳纹的麻点纹。HDM3︰9,残,夹植物黑陶,手制成形,器表风化。残宽4.4、残高6.4厘米(图八︰8)。G14⑤︰7,残,夹植物褐陶,上端有一钻孔。宽5.5、残高11.8、厚2厘米(图八︰9)。

陶釜把手 G14⑤︰19,残,夹粗砂红陶,红胎,手制,素面,圆柱形。残长7.8、残宽5.5厘米(图七︰1)。

陶釜鋬手 G14⑤︰28,残,残宽9、残高4.8厘米,夹粗砂,红褐色陶局部灰黑,红褐胎,陶色不均,手制,压印纹,带鸡冠形鋬手。壁厚0.5~1厘米(图七︰2)。

陶釜口沿 G14⑤︰27,残,夹植物,灰褐陶局部灰黑,灰胎,陶色不均,手制,素面。残宽11.4、残高4.4、壁厚0.7厘米(图七︰3)。G14⑤︰29,残,夹植物,灰胎,外灰褐内灰,手制,附加堆纹、压印纹,红色陶衣。残宽15、残高8.5、壁厚0.6厘米(图七︰4)。G14⑤︰24,残,夹植物,内红外黑,灰胎,手制,内壁抹平,绳纹。残宽6.6、残高10、壁厚0.8厘米(图七︰6)。

陶器底 G14⑤︰31,残,夹细砂灰褐色陶,灰胎,陶色不均,手制,素面,小平底。底径4.4、残高1.8厘米(图七︰5)。

2.石器

出土石器有磨石、石锤、石斧、砺石等,此处介绍6件。

磨石 3件。HDM3︰2,砖红色长石砂岩,近扁球形,可见两个磨平的使用面。宽5.3、高5.7、厚3.4厘米(图八︰1)。HDM3︰16,灰白色,石英砂岩,利用砾石原形,较小那端有磨制使用痕迹。宽4.7、高5.6、厚4.2厘米(图八︰2)。HDM3︰7,残,石英砂岩。利用天然砾石原形,断面近椭圆形,一侧面磨制光滑,应为使用所致。残长3.8、残宽7.5厘米(图八︰3)。

石锤 1件。HDM3︰10,黄色石英砂岩,利用天然砾石原形。两端均有使用痕迹,打破黄色石皮。宽5.5、高9.5、厚3.4厘米(图八︰4)。

砺石 1件。G14⑤︰4,残,灰褐色砂岩。打制成形,打磨较粗,断面为扁长方形,仅一面磨制光滑,似为使用面。长5.2、宽5.6、厚2厘米(图八︰6)。

图九// G14填土出土骨角器

石斧 1件。G14⑤︰5,残,墨绿色,变辉绿岩。斜弧刃,琢制成形,磨制较细,刃部见使用造成的条痕。长6.6、宽7.3、厚3.7厘米(图八︰5)。

3.骨、角器

10件。有锥、角料、骨镞、骨针等。

锥 5件。G14⑤︰1,骨锥,微残,扁条锥形,切削成形。磨制,尖端磨细光滑,尖端残刃,应为使用致。宽1.3、残高9.1厘米(图九︰1)。G14⑤︰15,骨锥,残,扁条锥状,切削成形。三面打磨,尖部残,疑为使用致。残宽2、残高7.8厘米(图九︰3)。HDM3︰124,角锥,尖锥形,尾端有钻孔,切削成形。磨制,底端平整,施实心钻孔。孔径0.5、宽1.1、高4厘米(图九︰4)。HDM3︰122,角锥,不规整,一端残,切割成形,尾端遗留痕迹。精磨,素面。长5.7厘米(图九︰6)。HDM3︰118,角锥,残,鹿角制成。尾端残余切割锯痕迹,尖端光滑,应为使用痕迹。长14.7厘米(图九︰10)。

骨针 1件。G14⑤︰6,残,两端尖,切削成形。磨制,尖端圆钝。长7.2厘米(图九︰2)。

骨镞 1件。HDM3︰125,圆柱形身,残,切割成形,精磨,铤部也磨光。长6.3、铤径0.6厘米(图九︰5)。

骨柄形饰 1件。HDM3︰123,竹节状,残,应为肢骨所制,切割成形。经过减地做出四条凸条纹,形成五节,对钻圆孔一对,上下端还各有一个不规则圆孔,应为琢出。长9.1、直径2厘米(图九︰7;彩插一︰7)。

角料 2件。G14⑤︰16,残,鹿角,切削成形,磨制,有削痕,局部磨光。残高22.2厘米(图九︰8)。HDM3︰115,残,鹿角,切削成形,局部切割痕。残长19.75厘米(图九︰9)。

四、结语

关于环壕的建造和废弃年代,可以从壕沟内、外的堆积情况进行推测。由于环壕直接打破的⑤层内没有出土可以辨别年代的标本,我们结合壕沟最下层填土内出土的陶片和其打破的⑥层堆积内出土器物来判断:探方第6层出土的陶片均属于顺山集文化一期,⑥层下还叠压了顺山集文化第一期的一条沟,G14⑤层、⑥层填土内还发现一些顺山集文化二期时的陶片,所以我们推测壕沟的始建年代不晚于第二期,可能是在一、二期之间。壕沟内几个活动面,由大量的陶片、兽骨、烧土颗粒等生活垃圾堆垫而成。活动面及小路的形成可以看作是环壕功能彻底废弃的标志。活动面出土的陶器,从陶质陶色、形态特点和器物组合来看与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一致,可知壕沟在顺山集文化第三期时已经废弃。

我们选取G14填土内所出的兽骨进行测年,送去北京大学和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的样本,均未能提取出骨胶原。之后,我们又选取H39和H41填土内所出木炭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树轮矫正后,H41①内出土木炭年代在68.2%置信度下为5838BC—5758BC,95.4%置信度下为5878BC—5735BC,H39①内出土木炭年代在68.2%的置信度下为5837BC—5748BC,95.4%的置信度下为5881BC—5730BC。这两个样品的年代应代表了韩井遗址第三期遗存的年代,与长江下游地区的跨湖桥文化大体同时。

壕沟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和水生动物骨骼。哺乳动物中以猪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梅花鹿、麋鹿、獐、狗和水牛,水生动物中以鱼、鳖、龟类为主,还有一些鸟类骨骼[3]。

韩井遗址是继顺山集遗址以后,淮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环壕聚落。“顺山集第三期遗存”的发现,丰富了顺山集文化的内涵,为研究顺山集文化、淮河中游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交流,也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流域的生业经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发 掘:戴向明 庄丽娜 于慧楠 路 昊 孙延利 吕 健 石应城 范健全

绘 图:姜 淼 方 丹 于慧楠

摄 影:庄丽娜 邱振威

执 笔:庄丽娜 于慧楠 路 昊 林留根

[1]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顺山集——泗洪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6年。

[2]江苏省地质矿产局:《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年;张鹏等:《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江苏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地震地质》2015年第4期;沈小七等:《郯庐断裂带重岗山—王迁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习性》,《地震地质》2015年第1期。

[3]动物骨骼鉴定结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颖老师提供。

猜你喜欢

素面陶片口径
李蕾作品
步枪口径之争(下)
步枪口径之争(上)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天降大福喜成双
寄秋声
大口径超高附塔管线安装技术
素面
拾到一块陶片的快乐
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