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平衡与发展问题
2018-03-06曹乔
文/ 曹乔
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137所高校成为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一流学科建设多者如北京大学有41个,少者为1个,76所高校仅有1个一流学科入选。
一流学科建设以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学科冲击世界一流为总体目标,以此带动高校治理能力、人才培养、内涵发展、办学水平等全方位的创新突破。一流学科建设意味着入选高校在资源分配、发展战略、改革动力等方面面临新的顶层设计。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等职能,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如何处理一流学科建设与高校职能特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之间的平衡与融合,关系到“双一流”建设以“使高校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为主要内涵的“初心”是否圆满实现的问题。因此,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平衡与发展问题,有待作出进一步探讨。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曹乔
一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双一流”建设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在高校五大基本职能中,人才培养也被视为所有职能之根本。“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以学科教育而言,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提升,既需要专业教育,又需要文史哲艺创等人类一般性价值和知识方面的通识教育。欲培养造就金字塔顶之一流人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作为其塔基,一流学科作为牵引向上垒土成塔之动力,三者缺一不可。一流学科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一流学科与其他跟人才全面成长紧密相关的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
一流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能力是判断学科优劣的核心指标。科学研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对当下有用,一个是对未来有用。一流学科的建设,更多的是对当下高校学科建设的正向激励,即对那些已经对人类作出贡献或者其巨大潜力已被觉察的学科或研究方向作出支持,即“扶优”“扶特”,而那些对未来有用、目前还缺乏有效手段鉴别其潜力和作用的学科或方向,则可能容易受到忽视,即“扶贫”“扶弱”的缺失。一流学科建设将会打破目前高校既有的学科生态,其利在于结构优化、集约发展,其弊在于易形成一流学科建设的马太效应和路径依赖,资源的过度集中和规模的迅速扩张,可能造成边际效益递减和规模不经济,从而损失效率。
此外,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由盛及衰的生命周期,如何在“最好”的时候谋篇布局,埋下伏笔,在学科建设上做好转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考验高校管理者的战略眼光和历史定力。一流学科建设,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流学科与准一流学科、一流学科与未来学科、一流学科与冷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流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
每一所高校的学科布局,既有其办学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所处地域的原因,大多数时候两个原因交织作用,形成高校既有学科布局。长期以来,中国高校以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己任,这样的主战场,既有全国性的、行业性的,也有区域性的。主战场的需要使然,许多高校形成了既有辐射全国的学科(全国一流学科),也有辐射区域的学科(区域一流学科或应用型学科),两类学科共同发力,支持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建设。中国幅员辽阔、区域间要素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差异很大,许多看起来在全国并非处于一流的学科,对区域而言却相当重要。
因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需要,中国高校学科发展已跟其属地形成网状关系,属地提供问题和样本、学科提供方案和思路,其外在表现之一便是许多高校存在一些极具区域元素的特色学科(学科方向),且多为应用型学科,如四川地震、地质灾害较多,对自然灾害应对方面的危机管理研究自然也具备较大需求,因此该学科(学科方向)在当地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学科在完成社会服务中体现价值。一流学科建设,第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流学科与高校社会服务领域密切相关的学科之间的平衡问题。
一流学科建设以“能者上,庸者汰”为发展理念,打破了目前高校资源分配格局,形成了动态竞争、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的态势,有利于夯实高校的学科基础,有利于强化绩效杠杆。但与此同时,基于高校基本职能的实现,对“能”和“庸”要建立多维、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处理好一流学科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相关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平衡关系。若此,才能实现“提升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综合目标。
关于“外国专家眼中的改革开放”主题宣传的约稿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外国专家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国专家局,各有关单位: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管的《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特开设专栏,面向全国征集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外国专家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感的故事,在杂志刊发的同时,有机会入选与浙江文艺出版社共同策划的《亲历中国四十年》一书。
稿件要求如下:
1.行文以第一人称出现,作者或口述者为在中国大陆工作、生活、创业,对中国改革开放有积极评价的外籍人士。
2.外国专家要有代表性,注意地域和领域的差异,覆盖更多外国专家。
3.内容要政治正确、故事真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文字生动活泼,富有真情实感。
4.最好用中文写作。如存在困难,可口述,由他人记录;如作者用母语写作,请附上一份翻译的中文稿件。
5.原则上每篇稿件中文字数为5000字左右,英文字数为3000个单词左右。另附200字左右作者(口述者)中文简介及其在华工作、生活的照片(高清,1Mb以上)。
6.提供作者(口述者)、记录者或中方联系人的电话、邮箱和地址。
7.征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18年2月28日。
8.文章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寄送样刊。
望大力支持为盼!
联系人:左娜
邮箱:zuona@safea.gov.cn
手机号:13552672707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