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研究
——以A1+B2课程为例
2018-03-06李阳
李 阳
从上世纪80年代对武术的挖掘整理,到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确立、再到1998年将武术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开设为本科专业[1]。 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发现独立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课多以初级长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初级剑术和太极扇等项目为主要内容,也有部分独立学院开设八段锦、大雁气功等项目,且这些高校每学期基本上只是以这些项目的一到二项为主要教学内容[2]。通过分析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发现这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稍显简单,考核形式也稍显单一,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出发,也没有充分发挥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形式多样的优势。独立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A1+B2的提出,将有利于解决上述发现的问题。
1 民族传统体育“A1+B2”课程的核心
在高校所开设的民族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再结合具有健身性,趣味性、竞技性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珍珠球、抢花炮、刁羊等)为课程内容。具体的课程形式为A1+B2。这里A课程包括初级长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初级剑术、太极扇、八段锦、大雁气功等,1是指A课程中的任何1种;B课程包括珍珠球、抢花炮、刁羊、狩猎等,2是指B课程中的任何2种。
表1 A1+B2课程内容
2 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开设的意义
2.1 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承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便是在学校体育中传播发展。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开设有武术课,大学更是必须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课程。在中小学多以初级长拳、五步拳、24式太极拳,毽球等为主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而大学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更是丰富多彩,很多大学根据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开设具有自身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3]。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开设以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为依托,将更好的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2.2 改变原有单一的课程学习内容,增加新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目前全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一元性的学习形式,并兼顾几项身体素质在内的学习。例如足球课的学习,主要以足球的有关技术(传球、运球绕杆射门、颠球)为主,然后再兼顾身体素质的一些学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跳远、800/1000米);最终以足球技术和身体素质考核作为足球课的评价方式[4]。而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学习之所以“新”就是改变原有单一课程内容学习形式,阶段性的进行多种小课程内容的学习,例如原有课程内容是24式太极拳,可以在学期过程中阶段性的加入狩猎、珍珠球两项学习内容。珍珠球在北方高校开展广泛,具有很明显的竞技性适合在高校比赛中开展[5]。而狩猎运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因此可以满足一些同学兴趣爱好的多元性选择。
2.3 为高校课程资源的丰富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课程资源的丰富和完善将会给学生提供高品质的学习选择,也将有利于高校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开设,将为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提供一个借鉴,进而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课程学习资源[6]。任何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都要经历体育课程的实践阵地去检验,它将用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来加以验证。
3 民族传统体育“A1+B2”课程开设的原则
3.1 科学合理性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设置遵循了科学性原则,新课程的开设不是盲目的没有根据的设置,它是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完善。在设置B2课程时学习内容要讲究易开展、学习周期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竞技性。这样既可以保障课程内容的有序开展,又可以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趣味性的要求[7]。
3.2 实践性原则
体育课程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过程,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开设内容自然也要更加注重实践性。新课程中A1课程自不必说已经是大多数高校开设过的课程,具有很长的实践教学过程。B2课程内容有些可能比较陌生,但很多内容在部分高校和业余体育活动中都有过实践过程。所以说从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具体开设的过程中就更容易操作。
3.3 多样性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多样性,从A1+B2课程的设置就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的多,而前面具体讲的A1则是传统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里的某一内容,B2则是上面所说的具有一定竞技性和趣味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改变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使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样,但课程内容的组合一定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实践性这也是保证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的关键所在。
4 独立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考核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考核方法将会在原有课程考核方法的基础上确立。原有的课程考核方式为:A1课程占期末考核的50%;身体素质占期末考核的30%;考勤和课程过程表现占20%。结合高校体育课原有实践考核标准,在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实践中A1课程项目作为学期主修项目,占课程期末考核的40%;B2占课程期末考核的30%;身体素占20%;考勤和课程过程表现占10%[8]。
5 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在高校的发展前景
5.1 成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为更多的学校所接纳
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其课程设置具有科学合理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在高校课程资源中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它将会进一步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多层次需求。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课程内容组合方式具有灵活多变性;它的进一步开发将会产生更多优势的课程资源;将对高校课程资源的丰富和完善起到更大的作用。
5.2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进一步优化组合,不断向前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开设可以说是高校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它能在民族传统体育这一块小阵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课程内容”的组合形式具有灵活多变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优化组合,从而开发出适应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优秀教学资源。随着课程资源的不断优化组合,会有一批优秀的课程资源被开发出来,它将会引领高校课程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化的道路上前行[9]。
5.3 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将指引新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使其它体育项目走向多元化课程设置的道路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且又有小范围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有条不紊的推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又能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是当下体育教学的重大难题。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开设将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个范本,它可以演化出很多新的课程发展模式。例如高校篮球新课程建设,它可以以篮球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又可以安排一些小的教学单元,这些小的教学单元的内容可以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小内容,或者是别的体育竞技性、趣味性的项目。总之民族传统新课程的开设与实践将会引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课程设置组合的道路[10]。
6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独立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具有很多优势,而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的实践运用和不断创新将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朝着更加光明的道路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新课程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去得到检验和证明。例如如何把A1+B2课程安排的科学合理,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平衡体育学习内容的各个环节;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维护考试的公平与尊严。
[1] 宋证远.从文化学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5):60-61.
[2] 戴薇.对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川南7所高校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2,(5):104-107.
[3] 岳志荣,张献辉.武术文化在当今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4] 杨啸原.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问题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1):45-48.
[5]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29-233.
[6]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观念、主体与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6):104-106.
[7] 周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 4) : 94-96.
[8] 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 2) : 105-109.
[9] 胡悦.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85-86
[10] 韩景军.满族传统体育纳入辽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可行性分析[J].108(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