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环水绕 画坛秀才
——周易其人其画
2018-03-06王志坚
王志坚
红日水库是湘乡境内大片良田灌溉的水源,水库在一群高山环抱下,共占有两个自然村的面积,进出该地是曲曲弯弯的小道盘着山往上延伸,真所谓山路十八弯。山里树木丛密,植被丰茂,生态平衡。行走其间,鸟鸣声和高山上的流水声汇成一阙协奏曲。阳光从树林的缝隙中透过,山雾立即撩动起来,并发出多彩日光来,这里空气异常新鲜。鸟声提醒,不禁使你回过神来,这不是仙境,但最诱人。尝有诗句“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诗句描写其景致,真是客观而有形象思维。周易就出生在这美丽的红日水库库区内。
周易早年河北毕业后分配到湘乡印刷厂,那时已值改革开放,企业转型,周易便选择做了职业艺术家,在省会长沙的文艺与经济风浪中陶冶。
长沙与湘潭相邻,加之我们又是老乡,又彼此同行,交往较多。大约进入新世纪,我们相逢在齐白石纪念馆,他携着一摞书到了我办公室,他恭敬地用双手递给我一本书,我顺势展开,书中辑了他为当代许多名家所写的评论文章,图文并茂。我又将视线定格到某篇文章时,即刻被他那秀丽的文笔所吸引,由于他的艺术观点让我欣赏,于是我交上了这位青年满哥做朋友。
周易在长沙十多年可谓大有收获,既当记者,又当编辑,写字画画,还做艺术评论,如此这般,游刃有余。看来,当年他不想呆在一个县市印刷厂太对了。否则,难以想象他今天的景况。
经过在长沙历练多年的周易成为了艺术界被熟知一员了。他近距离的与艺术名家接触,在与艺术家的沟通、采访或探讨创作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有机会观摩书画家现场挥毫,心摹手追将其默记于脑,储存于心。他在工作之余撰文之后,又得到一些书画名家真传。
周易在理论上先入一步,有理论的支撑,心诚则灵,画艺大进。他承受着工作上与生活上的压力,曾一度地自以为是、急功近利的画法,在市场上报酬过他的艺术劳动后,作自觉反省。为了在艺术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不再是大笔一挥的痛快,而是脚踏实地回到理性上,与古人、与传统对话。近年,通过他对艺术的自觉和觉醒,怀揣着自然物象与传统精神,毅然地一头扎进了中国传统绘画,进而对其进行一次次梳理,真正认识到了中国画传统对自己走进其艺术堂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他的艺术创作轨迹中,我窥视出他的几点成功妙诀:一、走曲线从艺之路。他先是专业美术学习,走出校门后较快地适应了社会,从事自由撰搞做编辑,让文学作铺垫,理论作包装,结交画坛名人,进入文艺圈,成为文化人,且一度于美术学府传授美术,使一颗漂浮的心重回艺术园地。二、醉心书画收藏,心眼渐高。周易有心做收藏以艺养画,在收藏艺术品的同时,他的着眼点放在修养积累上,因名家作品在他手上,随时可以揣摩,这比印刷品直观而便于研究,无疑对艺术鉴赏力是一种提高,为从事书画创作找到了捷径。三、临写交叉找出路。“天道酬勤”,周易很是勤奋,对中国画的学习,他自认为临能见效,将临摹消化到写生和创作中去,实则使自己的笔墨有法度,故他很快在水墨画创作中找到一条通往艺术彼岸的路。四、广交艺友激活思路。周易智商高、情商高,好交游,广结文友,信息量大,见识广,故视野开阔,画路开阔,山水、人物、花鸟均有涉及,且见成效,得到艺术界的认同与好评,也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纵观周易的艺术,我赞同艺术界对他的称谓为“湘楚新星”“湘乡才子”。周易勤奋和过人的胆识使他成为复合型人才。我相信,从风光秀丽的红日山村走出的周易,日后必将成为画坛秀才。
(作者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理事、工笔画艺委会主任,齐白石纪念馆馆长,湘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 周易
周易 作品
▲ 周易
▲ 周易
▲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