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与事物性说明文教学融合探微
2018-03-05王爱明
王爱明
【摘要】说明文教学不像文学类作品教学那样生动,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乏味。3D打印技术是最近产生的技术,如果将其引入说明文教学课堂,通过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体验与参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文本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
【关键词】3D打印;事物性;说明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事物性说明文教学中引入3D打印技术,以全新的教育技术方式,解决说明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消除事物性说明文教学凭空想象的尴尬局面,让事物性说明文教学走出教与学的低谷,让教师乐于教,让学生乐于学。
一、利用前沿科技,寻找趣点
说明文以阐释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等知识为目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的课堂重点通过分析准确的语言,把握事物的特征。这种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与3D打印建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说明文课堂中对语言准确性分析过程是十分枯燥、单一的。介入3D打印的说明文课堂,内容设定需要更多游戏化,特别是刚刚上初一的男孩子,尤为显著,这摸摸,那碰碰,没有什么他们不好奇。将3D打印的建模過程与成品模拟生产过程引入教学内容中,本身就是能制造课堂趣味。教学中,建模数据的准确性,让孩子们切实体会说明文语言为什么要力求准确;在孩子们惊奇的眼神中,各种产品模拟生成,让孩子以最直观的方式体会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怎会走神?
二、利用建模过程,理解重点
基于3D打印技术设定的说明文学习任务,需要学生对说明文深刻理解。特别是模具的数据建立过程,物体的陈列和布局,需要学生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事物的说明顺序要非常清楚。参与计划与决策,参与创新设计原型,既能够弄清说明文学习的重点,又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初中语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课的教学。这篇课文只是凭语言解释,让学生凭空想象人民大会堂的“雄伟”,课文理解的难度稍微大了点。因为人民大会堂的结构比较复杂。以往的教学主要是靠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来掌握课文内容,最多也就是找些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来理解人民大会堂的结构和功能。3D建模的过程设定,首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文章按照作者参观的先后顺序和空间方位,清楚而详略得当地介绍人民大会堂;然后模具数据的设定,就是对大会堂细致的描绘和说明,让学生研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弄清楚作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有了3D打印技术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给每位同学在电脑中模拟出一个立体的人民大会堂,甚至打印出一个“缩微”的大会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讨论,有了3D打印技术助力后,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乐趣,教学的重点也轻松地解决了。
三、利用成品模拟,突破难点
事物性说明文大多是说明具体的一个物品、一种景观等,比较直观,但如果说明的事物过于精细、过于抽象、过于繁杂,学生要想理清事物的特征就麻烦了。如《核舟记》核舟的“奇巧”,《宇宙里有些什么》中恒星的特征,恒星与地球的大小关系比较。如果利用3D成品打印或模拟成品,就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了。
例如,初中八年级《苏州园林》的教学。如果不是苏州所在地的学生,也就只能通过图片或视频来想象苏州园林怎样表现图画美的。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可以很方便地打印或模拟出园林的雕梁画栋的模型,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观察、欣赏苏州园林的整体及各个部分的构成。课文中的关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是教学难点,雕梁画栋对造景层次和深度上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3D数字模型或打印模具构建的实验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突破。
四、利用技术优势,拓宽发展点
3D打印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小组合作。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多任务性的指引,以班级为对象分组进行,课堂相对好管理。那么每一个小组的工作需要连贯性,由于孩子们对完成任务有天生的吸引,解读文本、数字建模、硬件操作、信息技术手段等通过组团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共同目标。这中间暗含着团队协作、领导力判断等因素,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D打印教育玩的就是创造力。教学时可以增添环节,让学生对现有事物进行优化设计,训练他们独特的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一旦形成,会出现更多奇思妙想。
3D打印技术在事物性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探究学科间融合能力。在语文说明文教学框架中,既要为说明文教学目标、特点考虑,又要顾及3D打印技术的功能性;3D打印技术优势和应用方式多角度展示,能够为突破说明性文体教学难点提供策略。这样,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知识的融合提供借鉴。
目前, 3D打印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不多,3D打印机在速度上还不具有优势,课堂中模拟生成要多于成品生成。3D打印助力说明文课堂教学,实施的基础除了充分预习课文,还要求就是班级内有对计算机感兴趣、熟悉3D建模软件的同学,教师也要有这方面的运用能力,这对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风凭借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随着3D打印机门槛逐步降低,应用领域逐步扩大,3D打印机已经进入国内基础教育领域。3D打印机在国内数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上已经有所涉猎。有了这些理论与实践支持,我们一定能在说明文教学中将课标精神充分体现。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