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2018-03-05杨景瑜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民族英雄爱国情怀人与自然

杨景瑜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让学生能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奋斗坚毅品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会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爱国情怀;人与自然;民族英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良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在给学生上语文课时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课文情感的分析,让课文表达的情感实现对学生的内化,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逐渐健全自己的人格。

一、培養学生的爱国情怀

语文课文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会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十分强烈,因此要积极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的教育。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中,以爱国为主题编选了四篇佳作,有诗歌,也有关于名人的爱国故事。爱国是时代的主旋律,学生通过学习这类文学作品,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怀,会进一步产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的责任感。在第二单元中编选的文学作品是伟人爱国的故事。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知识,也容易受到感化,而且他们的心智处于待开发的状态,人格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一个人终身修行的过程中,要逐渐培养良好的社会品德,在小学阶段正确地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怀,会让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小学生心中有着爱国情怀,会让他们的内外行动向着正义的方向发展,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也会矫正他们已有的不良习惯。教材中选择了郑成功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学生在学习了他的事迹之后,会感慨他的军事才能,会学习他身上的爱国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奋斗坚毅品格

苏教版的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选文意在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可以发现其中的很多选文图文并茂,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意义,具有文质兼美的特色。在课本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体裁,使用多样化的笔触描写意蕴深刻的故事,描绘了人世间的情感,为学生呈现精彩纷呈的人文思想。一部分选文对人间的美好事物加以歌颂,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对人物的优秀崇高品质加以赞扬。在教材中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坚毅品格,比如在教材中有《轮椅上的霍金》,还有《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选文的主题都是奋斗励志。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实现学生生命厚度的增加。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初中和小学的过渡阶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十分重要。学生要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成长,要不断和社会磨合,因此,学生要有磨炼自我的意志。困难和自我是人安身立命的起点,要取得真正的进步成果。在《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中,以学生的语气,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残疾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明白顽强执着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会深深地影响到他的工作态度。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环境恶化的种种迹象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水资源污染、化学品污染、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环境的恶化让人们饱尝苦难。正是因为人类打破了自然的和谐,大自然才做出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破坏大自然的环境,过度开采大自然的资源,最终受到伤害的始终是人类自己。为此,我们的行为应该和自然的规律统一,万万不能随意地践踏大自然,也不能对大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育中就涵盖了这些思想。比如《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就为学生探索了天气和自然的关系、资源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让学生热爱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环境有深入的反思,对自然环境给予更多的关心。教育学生积极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四、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会

老师和学生在上课时,每一节课都会发生不同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展现了学生异彩纷呈的童真,而童真正是上帝赋予人类珍贵的礼物。在教学时面对一篇篇课文,老师会把自己的看法装进教参,起到对学生影响的作用。而这种现象并不健康,老师应该做的是把自己的杯子掏空,真正忘记教参,去用心聆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在欣赏故事《螳螂捕蝉》时,老师可能会告诉学生我们可能在很多时候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知祸患已经来临。而学生的思想可能会和老师的有所不同,他们认为人不能一心只想着暗算他人,因为有可能别人也在暗算自己。有的学生认为,人不能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果。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情感结合其中。有时可能不是老师心中理想的答案,但是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发现语文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可以教育学生热爱自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独有的情感体会,呵护学生的童真。另外,小学生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并不强,还难以正确地分辨是非曲直,比较容易人云亦云,因此必须要对小学生的情感加以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刘彬彬.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7.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民族英雄爱国情怀人与自然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民族英雄
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
督战镇海的抗英民族英雄——裕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