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视域下的功能性习作教学框架

2018-03-05何晓明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2期

何晓明

【摘要】从创设情境、支架搭建、完成初稿、评价交流四个方面构建儿童视域下的功能性习作教学框架,让习作从“要我写”的应命状态变成 “我要写”的自主状态。

【关键词】功能性习作;教学框架;儿童视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习作教学基本处于一种师命生写的状态,儿童只是被动地承接命令,不知为何写,更不知这样写的价值何在。这样的习作远离儿童生命现场,远离儿童的内在需要,儿童很难对其产生兴趣。于是,习作经常处于一种“要我写”的应付之态。儿童视域下的功能性习作从儿童需要出发,以功能性任务为抓手,构建交际情境,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写、写给谁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从而把习作从“要我写”的应命状态变成 “我要写”的自主状态。

一、创设情境,呈现任务

儿童视域下的功能性习作非常强调习作的对象和目的,即为谁写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因此,交际氛围的营造、交际任务的呈现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一定情境的设置,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从一个教室里的学习者转变为一个交际中的交流者。习作也就从教学状态转变成交际功能状态,让交际任务自始至终贯穿到习作的始终,从而激发学生对此次习作的兴趣。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是《学写导游词》,在教学该习作时,我们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同学们,最近,婺源游客爆满,导游十分紧缺,为了缓解这一现象,4A级景区——熹园决定到我们学校来招聘部分小导游。”整个习作教学就紧紧围绕着招聘小导游这一任务展开,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应聘的情境之中。习作完成后,我们还与学校德育基地4A级景区——熹园取得联系,让其中表现优异者在周末担任了景区的解说员。因为有了任务驱动,整个习作过程学生表现得情趣盎然。好的情境,能把学生置身于一种积极的交际任务之中,能勾起学生的心魂,让他们的潜能最大程度地敞开,从而为习作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支架搭建,传授策略

儿童受制于年龄、知识的制约,有时候虽然情趣很高,却不知如何才能把任务完成好。这时,教师就要出马了。儿童视域下的功能性习作虽然强调儿童的本体性,但从不否认教师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它毕竟是一种习作教学,是要让儿童在习作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成长的。因此,它也需要知识的传授,只是这里的知识更加强调的是能對学生习作起到真正帮助的策略性知识。教师要在学生已有习作能力基础上,通过范文、微课、思维导图、师生建议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习作支架,帮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从现有水平进入到更高水平。

如有位老师在执教《介绍家乡的名人》一课时,就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白要从“不重复、多角度、反应人物品质”三个方面竞选事例,从“扩充、概括”两个方面用好事例,把学生从一开始面对所收集到的众多材料时的茫然无绪中解放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此次习作。

再比如著名特级教师吴勇在执教《我要》一课时,借助漫画、广告词、视频等媒介帮助学生掌握了“良性循环法、立竿见影法、众口一词法、自相矛盾法”等说服他人的办法,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生产的巨大成功,享受到了知识运用的巨大享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言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

三、习作草稿,完成初稿

在习作定稿之前,学生需要完成习作的草稿。草稿和定稿不一样,不追求字迹工整,也不追求字字精确,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空到那里,遇到一时不知如何表达是好的内容可以先暂时跳过,只需要把此刻心中所想到的写下来。在学生进行草稿书写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打腹稿或编写提纲。

在学生进行草稿书写时,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从容写作,并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困难,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其完成草稿。在学生完成草稿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通读习作草稿,对习作进行必要的修正,对其中的错别字、病句进行修改,对之前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把不够具体的地方写具体,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习作的誊抄。

四、评价交流,达成目的

传统的习作评价基本上就是学生完成习作,教师打一个分,写一段套路化的评语了事。这类生作师评的单向度评价方式很难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很难通过评价激发起学生对自己习作的反思以及进一步习作的新动机。儿童视域下的功能性习作更加强调习作评价的激励和唤醒,通过交际情境、课堂情境、自媒体情境三个不同层面,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习作带来的交流的乐趣、分享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乐写、爱写的积极状态之中。

比如在《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这一习作教学中,教师就没有要求学生把习作上交给教师,而是要求学生把习作带回家让父母阅读,把自己的心里话与父母倾诉。此次习作的最终评价标准,就是父母是否接纳了孩子的心里话。整个习作评价并非一蹴而就,在第一次与父母交流中,有的孩子成功说服父母,有的孩子却失败而归。这时,教师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成功的经验,并帮助失败的同学改进说服策略,进行二度说服。最终,所有的学生都成功说服了父母,享受到了习作的成就感。

总之,习作教学必须以儿童为出发点,立足于儿童的表达需要,通过合理情境的创设,把儿童置身于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通过支架的搭建、师生的互助一步步帮助儿童完成交际任务,让他们享受习作成功带来的快乐,使得习作由原来的师命型转变为功能型。学生习作不再是为了讨好教师而挖空心思地编造假大空的素材,习作就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和心理诉求,从而让习作回归到本然状态。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