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假粘液瘤3例分析

2018-03-05赵敏

医学信息 2018年22期
关键词:粘液网膜阑尾

赵敏

中图分类号:R656.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22.05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22-0191-02

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了解很少,因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发生部位很多、组织来源不明,甚至是不是肿瘤、原发还是继发都有争议,病理学诊断上还有更多的问题,因为假粘液瘤在病理学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基因改变上都不一致,因此,目前对该病认识不清,争论很多,临床和病理误诊率高[1,2]。本文就近年来我科诊断PMP的3个病例进行分析报道,有利于临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

1临床资料

1.1病例1 女,48歲,2年前因双侧卵巢囊肿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近半年出现月经不规则,半年前B超提示双侧卵巢囊肿再发,直径5 cm,并查血CA125轻度升高,1月前复查B超卵巢包块明显长大。有绝育史、阑尾切除术及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史。查体:腹平,左下腹可及包块,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妇检:宫体平后位,饱满,左附件可及直径8 cm大小囊性包块,活动可,无压痛,右侧附件区明显增厚,无压痛。B超:盆腔内囊性回声,左侧84 mm×65 mm,右侧65 mm×37 mm,考虑双侧卵巢囊腺瘤。术中见:双侧卵巢囊性包块,左侧直径7 cm,右侧直径9 cm,表面均见有粟粒样结节,子宫前壁、膀胱底部表面、后穹窿、直肠表面、大网膜均见广泛粟粒样结节,大网膜部分区域呈饼状粘连,盆腔轻度粘连。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术,病理诊断:双侧卵巢粘液囊腺瘤伴腹膜假粘液瘤(累及双侧输卵管、子宫将面膜、大网膜、子宫直肠凹),住院15 d。

1.2病例2 女,68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呈慢性钝痛,逐渐加重1 d,病程中无恶心、发热、腹泻等,胃纳欠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控制尚可),数年伴有脑梗塞病史。查体:腹壁平坦,未见肠形和蠕动波,右下腹部压痛阳性,无肌紧张,无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彩超检查:腹腔、盆腔未见明显肿块。拟诊“急性阑尾炎”入院。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手术,术中探查腹腔,见阑尾偏硬,表面网膜覆盖,局部粘连明显,阑尾与盲肠壁粘连,局部分离后可见胶冻样物,阑尾、盲肠表面及网膜、腹腔内多处见胶冻样物,行阑尾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病理诊断:阑尾粘液囊肿伴腹膜假粘液瘤。术后无并发症,切口愈合佳,住院7 d。

1.3病例3 女,62岁,患者近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胀、有嗳气,无反酸及烧灼感,食量减少。近1月自觉大便变细,2~3次/d,不成形,无粘液脓血,近2月消瘦明显,前来就诊。查体:腹膨,无胃肠型,全腹柔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全腹无压痛,未及包块,肝浊音界存在,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无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无气过水声。腹腔、盆腔CT可见大量积液,腹水肿瘤指标显示:CA199>1902.0 U/ml,CA125 548.0 U/ml,CEA>1065.0 ng/ml。PET-CT检查结论:大网膜弥漫性增厚,腹膜后多发中小淋巴结影,考虑腹膜及淋巴结多发转移瘤。住院后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针对腹水行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约3000 ml浑浊淡血性腹水,腹水间有絮状物,全腹腔脏器及网膜、壁腹膜均有水肿结节状物,网膜挛缩僵硬,未见肿瘤状病变,选取病变典型的网膜及盆腔肿块切除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腹膜假粘液瘤,免疫组化标记提示阑尾或胃肠道来源可能。住院43 d。

2讨论

对于PMP的认识,目前较多人认为来源于阑尾原发肿瘤[3],但不同的理论非常之多,对该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地研究中。因此,病理医师要明确诊断非常困难,除了讨论PMP与阑尾、卵巢肿瘤的相关性[4],还有一些个案和少数量的案例报告也可见于其他部位,如输卵管、胃、大肠、胆管、肺、乳腺、胰腺、胆囊小肠和膀胱肿瘤。在诊断过程中需做大量的鉴别诊断。明确的病理诊断需要细胞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多项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分析且通过鉴别诊断,才能确诊。

该疾病可表现为腹腔一处、多处或弥漫性胶冻样组织,可有腹膜表面和网膜上粘液种植,显微镜下见到大量粘液性物质,细胞成分有多有少不一致,细胞基本没有异形。由于太多的病变和肿瘤可见粘液性物质,因此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可能需要考虑到:①粘液瘤;②阑尾粘液腺癌;③卵巢粘液腺癌;④大肠、肺、乳腺、胰腺、胃、胆囊、胆管、输卵管、小肠和膀胱等文献报道过的可发生部位的原发肿瘤;⑤神经纤维瘤、平滑肌瘤、纤维瘤等软组织肿瘤的大量粘液变。在鉴别和排除了上述近20种可能的原发的腺癌和含粘液的肉瘤,最终才能明确诊断。

本文报告的前2个病例分别与卵巢、阑尾相关,临床病理上共同特点是:卵巢、阑尾有粘液性肿瘤,腹腔、盆腔及网膜上多处粘液性病灶。卵巢肿瘤患者行两次手术,手术时间相隔在2年左右,该病例可能由于第1次手术切除粘液性囊腺瘤时,包膜有裂口或对周围组织保护不好,囊腔内粘液性物质漏入腹腔而造成播散种植形成腹膜假粘液瘤;阑尾手术病例有可能阑尾囊肿本身有破溃,粘液性物质和上皮细胞漏出播散,也可能有第2原发肿瘤而形成腹膜假粘液瘤,目前理论上都有可能,无法明确。第2个病例术前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均提示恶性肿瘤多处转移,术中见病变更加广泛,无法手术切除,难以进一步检查明确肿瘤来源。

该文报告的3个病例临床表现、手术所见、病理来源均有不同,可以说,腹膜假粘液瘤是一个临床术语,是对一类肿瘤种植形式的描述性诊断。虽然肿瘤上皮细胞病理显微镜下检查形态异形不明显,生物学行为温和,报告为良性,但因肿瘤细胞播散范围广、部位多,难以彻底消除,因此,肿瘤易多次复发,致使患者腹腔、盆腔内多脏器粘连、变形,发生肠粘连梗阻等病变,最后消瘦、衰竭,往往愈后不佳,有时可能引起患者死亡[5]。

参考文献:

[1]胡小苗,肖宝来.腹膜假粘液瘤15例诊治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5):21-23.

[2]赵联霞,余献增.阑尾粘液腺癌伴腹膜假粘液瘤超声误诊2例[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09(2):225-226.

[3]杨永红,季语祝,王安群,等.腹膜假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6):86-88.

[4]张玉洁,张丽容,杜强.女性腹膜假粘液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7):191.

[5]J.罗塞著,回允中,译.阿克曼外科病理学[M].第9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764.

收稿日期:2018-8-28;修回日期:2018-9-8

编辑/张建婷

猜你喜欢

粘液网膜阑尾
大网膜扭转1例诊断体会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乳腺粘液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原发性左心房粘液纤维肉瘤1例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