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记录本,发现潜在“瓦拉赫”
2018-03-05谢炯
谢炯
〔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心理健康课巧用心理记录本的重要意义,以丰富多样的心理作业形式打破传统单一的作业内容。树立“瓦拉赫效应”的理念,以心理记录本为窗口,及时关注学生动态,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相关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心理记录本;瓦拉赫;潜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5-0019-03
一、引言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才。”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瓦拉赫效应”。“瓦拉赫效应”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倡导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6年底,国家卫生计委会、中宣部等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
在余姚,大部分初中学校,已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所有中小学也下发了由政府出资免费提供的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然而在我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下列问题:因为是两周一次开展心理课,所以了解学生不够深入。有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解决现在所面臨的问题。我尝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记录本,试图了解学生不同的智慧结构,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辅导。
二、什么是心理记录本
所谓心理记录本,是课堂笔记本和课后作业本的整合。学生可以自由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本子作为心理记录本。学生可以在心理课堂听讲时做笔记,也可以用来写课后作业。其他学科的笔记本要求一般比较严格,有明确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心理记录本和其他学科的笔记本要求不一样。学生的能力有差异,个性有差异,生活经验也有差异。如果采用“一刀切”的统一模式,很难凸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色。
心理记录本主要引导学生书写自我、课后感受、运用心得、记录心情等,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可以写本节课上学习的心理健康知识,或者最喜欢的学习环节;也可以写自己了解的心理调节方法,或者自己上课的感受体验。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想法,都可以写。在课后,布置心理家庭作业,让学生将作业完成情况写在记录本上。课后作业在一定主题的要求下,实施方式由学生按自己的特长自由选择,可以千差万别。如果不想完成作业,可在心理记录本上写上理由,可以不做家庭作业。
例如在“认识自己”这一课时,课后作业是让学生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自己。在“面对青春期”这一课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补充课堂内容,并写下青春期的困惑。在“改善学习方法”一课时,让学生组成3对3的六人结对小组,课后共同探讨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对方的好方法并记录下来。在“情绪管理”一课时,同学们将自己一周的心情以表情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写下原因。
三、巧用心理记录本,挖掘学生潜能
(一)及时上交,实时关注
使用心理记录本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只有及时阅览,才能准确捕捉学生的想法。学生可以在心理记录本写下困惑,通过记录本当天收次日发,心理教师及时回复,保证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及时解决困惑。
八年级的S同学,考试成绩每次都是名列前茅。发现其回家作业需要与父母共同完成的一部分没完成,并在心理记录本上写着“我压力太大了”。我当天找她来心理咨询室谈心,了解原因。她说其父母根本不重视这一块内容,认为只要成绩考第一名就可以了。了解情况后,我与其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父母的性格特征,然后打电话给她父母。父母说愿意尝试和女儿一起完成心理家庭作业。后来父母在记录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以前从未发现女儿的情感如此细腻,我们一直在追求自己的面子,却从未停下脚步听听她在想什么。我们害怕女儿失败,害怕她不是第一名,或者更害怕别人的嘲笑。如果连女儿都是为别人而活着,那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成绩的背后,我们还有情感的需要。”
(二)成果展示,激励前行
每位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不同,表达方式也不一样。有些学生在完成记录本时会特别认真,有些学生可能敷衍了事。在批阅心理记录本后,选取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业用相机拍下来,在下一堂心理课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如果自己的作业被选上了,学生会增强成就感,更加努力地完成下次作业。如果没被选上,可以从他人的作业中反思自己的不足。
初一M女生的心理记录本所有作业都是以漫画的形式完成的。向她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说她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喜欢写字,每次都是班级倒数第一名,搞得科任老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仔细看她的漫画,发现画得真不错,想象力很丰富。于是我每次都会把她画得好的漫画拍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表扬她。一年下来,她的绘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初二的时候她还代表学校去宁波参加比赛。
(三)评语鼓励,交流引导
有的学生会在记录本上提出对心理课堂的看法和建议。我也会在笔记本上写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有的学生的记录成果有所进步,我也会在记录本上写相应的句子表扬他。endprint
如果有几个学生同时提到了相同的某件事,会引导他们课后交流学习,共同探讨。学生们的积极性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有些学生在班级里学科成绩不如人意,得不到同学、老师的认可。索性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上课的时候睡觉。通过心理记录本上的表扬,学生重拾了信心,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四)寻找共性,发现潜能
仔细观察学生的作业发现,虽然每节课的内容不同,而有的学生习惯用相同的思维方式去完成,有自己固定的表达方式。在他感兴趣的内容上,总能发现他相应的潜能。
七年级有个学生H,在所有课上都坐不住,喜欢走来走去。班主任多次找他谈话,都无济于事。通过心理记录本,我发现他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在记录本上总喜欢问为什么。于是,在心理健康课时,我允许他想出一个与本节课主题有关的一个科学实验,想到之后写在记录本上就可以走动,当纪律委员监督其他同学。后来,在课上他有时候思考20分钟,有时候思考30分钟。如果实在想不出,还允许他去图书馆查资料。慢慢地,他发生了改变。课上虽然身体还是喜欢扭来扭去,但坐在位子上的时间显然比原来更久了。他的科学老师也惊奇地发现了他的进步,他的科学知识比其他同龄学生要丰富。H同学的妈妈也打电话给班主任表示感谢,说小学时所有老师都批评他儿子,而现在的科学老师居然会表扬他儿子。
四、小结
心理记录本,记录着学生获得同等学习机会的成果,可以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变化,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不同方面的学习成果。心理记录本不仅应用在课堂上,还延续着课后作业,贯穿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是学生心理情况反馈的第一手资料,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记录本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奠定多元化评价的基础。
心理记录本不仅见证了学生心理變化的过程,而且发现了学生身上存在的更多可能性。丰富的作业形式,新鲜、有趣,贴近生活的作业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体验学习的幸福感,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璀璨的星星。有的学生离老师所在的星球近一点,有的学生离老师所在的星球远一点。所以老师看到了炫目的星星,也看到了晦暗的星星。因为距离和单一的衡量标准,让我们忽略了很多属于每个不同孩子的闪光点。巧用心理记录本,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就可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阳明中学,余姚,315400)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