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宁县惠明茶生态茶园建设现状与对策

2018-03-05张丽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对策

张丽芬

摘 要:该文介绍了景宁县惠明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惠明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1-0041-02

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为山茶科茶树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茶是中国人的举国之饮,已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首。惠明茶又称金奖惠明茶,产自于土地润泽,雨水充沛,山林茂盛,环境质量全国前5位,具有“浙江绿谷、天然氧吧”之称的中国畲乡景宁县,2015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景宁县委县政府为了做大做强惠明茶产业,把茶产业发展列为“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首,加大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茶产业已成为景宁县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景宁县惠明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景宁县惠明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茶产业初具规模,到2017年底,全县有茶园面积4407hm2,其中可采摘茶园4000hm2,产量2670t,产值42800万元。至2013年底通过无公害茶园认定面积2667hm2,通过有机茶(ECOCERT)认证145hm2,2006—2017年全县新增茶园2006hm2,年均增加182.4hm2,产值增加30050万元,年均增加产值3170万元。详见表1。

1.2 生产加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 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惠明茶》浙江省地方标准,配套发行标准化技术推广手册及实物标准样,县惠明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奇尔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制定了企业标准,并严格实施惠明茶协会制定的《惠明茶茶园建设规范》等4个支撑性技术规程。经过标准化建设,惠明、奇尔、香雨茶厂等3家企业被评为浙江省示范茶厂,截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优化改造名优茶加工厂107家,其中通过QS认证企业19家,QS认证企业比率名列全省前茅。被评为省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4家,惠明茶产业从业人员4万余人,占全县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40%以上,种茶致富已经成为农民的首选农业项目。

1.3 品牌打造初具影响 “金奖惠明茶”是景宁县的茶叶公共品牌,由县惠明茶行业协会统一管理,实现了金奖惠明茶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的“四统一”,各企业先后注册了“奇尔”、“六江源”、“雪花漈”、“惠明寺”等20多只茶叶商标,其中“奇尔”商标获得浙江省著名商号荣誉名称,“惠明寺”商标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2008年制定了《景宁畲族自治县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2013年出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在省内开设了惠明茶专卖店(连锁店)17家,省外开设专卖店(连锁店)39家。為了打造省内“北龙井,南惠明”的茶叶品牌战略格局,巩固“金奖惠明茶”在浙南茶叶品牌的引领地位,在温州江南茶市、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开设了金奖惠明茶展示展销窗口。积极参加各类名茶评比,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名茶评选活动再次获得金奖,2009—2013年的5年间,金奖惠明茶共获得34次省级及以上名优产品评比金奖,2014年白玉仙茶在日本获世界绿茶大赛最高金奖。

1.4 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 景宁县地处山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茶树自然分布区,被列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丽水综合试验站之一,开展了惠明茶测土配方施肥、茶树品种种植适应性、良种选优等试验项目工作,优选了“景白1号”、“景白2号”2个白茶新品种,与2014年12月22日通过专家审定,试验成功了白玉仙茶的繁殖方法,通过高接换种、嫁接育苗等技术,发展白玉仙茶333.33hm2。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共输送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到浙江大学、宁波大学、茶科所等科研院所培训人员500多人次,邀请茶叶种植专家、加工专家、知名营销商、电商等到景宁讲课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推广茶叶无公害种植技术、有机茶种植技术、丰产栽培技术、茶叶加工技术、红茶加工技术等技术15项。使全县所有茶叶种植户、茶业企业从业人员、各乡镇(街道)农业技术人员得到全方位培训,初步掌握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得到普遍提升。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茶叶基地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全县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茶园主干道和操作道不健全,特别是景宁县的茶园为山地茶园,园中操作不方便,劳动力成本具高不下;自动喷灌系统、蓄水池等排灌系统严重短缺,防灾减灾能力差,影响名优茶收益。

2.2 经营主体较弱,茶叶产业化水平低,终端市场品牌化率较低 景宁县茶产业经营中、小、微型企业和家庭经营、小作坊加工为主,茶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茶叶产品单一,茶产品也缺乏深度开发,产业延伸不够。一些小茶厂(点)卫生条件差,多数茶厂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或检测手段落后,难以落实有效的源头监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惠明茶的品牌效益。

2.3 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有待延伸 名优茶采摘难日益加剧,茶叶精深加工产业滞后,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亟需解决,科技成果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茶农及茶业企业效益不高。茶产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茶产业链有待延伸,茶文化开发与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有待提升。

3 景宁惠明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景宁惠明茶产业发展的思路 顺应茶产业发展规律和消费需求趋势,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以科技、经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引导、品牌推广、文化促进为抓手,主攻茶树良种、优势品牌、龙头企业和精深加工的提升发展,提高茶产业综合产出率和效益,推进茶产业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3.2 对策建议endprint

3.2.1 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全县截至2017年底,茶园面积已经达到4406.7hm2,每年以200hm2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当前适应茶叶种植的山地逐渐减少,因此要适当控制,应在质的提升方面下功夫。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的方法,采取茶农(企业)自筹一部份,政府补助一部份来筹集资金,加快茶园主干道和操作道建设,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集中建设一批蓄水池、自动喷灌系统、沟渠、防护林(隔离带)、生物物理防治等设施,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3.2.2 加快机械化生产步伐,着力推进“机器换人”,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 在机械购置上,提高购机补贴水平,大力推广茶园中耕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高机械化使用程度;茶叶采摘特别是夏秋采摘推广机器采茶作业,提高茶叶产量,解决茶叶采摘工人短缺的矛盾;茶叶加工上应用现代化、自动化、清洁化、连续化茶叶加工生产线,提升茶叶加工层次和茶叶质量,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茶农和茶叶企业效益。

3.2.3 着力培育“金奖惠明茶”品牌,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一心一意支持“金奖惠明茶”这一公共品牌,同时积极引导茶园和土地流转,推进茶叶专业化分工和组织化协作,促进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整合集聚,提升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力,从而提高茶业产业在全国同行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2.4 加强茶叶科技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增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 依托现有的责任农技员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首席专家和责任农技员的积极性,制定政策请允许技术人员技术入股参与茶叶生产和经营。利用“助力畲乡人才工作室”平台,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建惠明茶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在优质金奖惠明茶(特别惠明白茶)良种选育、名优茶机采、连续加工、茶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攻关和示范推广,大力开展各方位各层次人才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2.5 积极开展茶文化研究与推广,延伸产业链 景宁县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全国前五,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促进茶产业、茶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注重茶文化与旅游景区及涉茶旅游产品的开发,优化主题包装,创新服务项目,尽力拓展产业链,这是提升消费者对景宁县茶业主导品牌的市场忠诚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1-7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993.

[2]王岳飞,徐平.茶文化与茶健康[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

[3]陸德彪,金晶.浙江省茶科技与产业现状及“十三五”思考[J].茶叶,2015,41(4):184-187.

[4]刘祝安.景宁惠明茶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J].茶叶,2015,41(4):221-222.

[5]叶再仁.金奖惠明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