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引思,发展学生阅读思维

2018-03-05倪凌云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孔乙己尝试动作

倪凌云

“让学”理论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先提出的思想,海德格尔认为教比学难,教师不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学,让学生学会学,即“让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运用“让学”理论,引导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促使其主动思考,发展起阅读思维,并令其思维状态始终处于亢奋。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不仅能读懂文本的内容,更能举一反三,利用掌握的方法阅读更多文本。

一、动作演示,充分唤醒

初中生虽然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但依然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特点,尝试用动作演示的方法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让其在求知欲的促使下投入主动阅读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思维被唤醒,能起到很好的让学引思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背影》一文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品味其中的动词来感受作者如何描写人物动作行为,如何借此展现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然而要让学生准确讲出作者为何选择这些动词,学生却觉得颇有难度,为了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演示的方法唤醒学生的思维。如可以让某些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自己的想象展现出文章中人物的动作,如“蹒跚”是怎样的状态,“探身下去”又是怎样的状态。在学生尝试模仿动作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动作中體现出父亲的身材。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一整套动作展现父亲形象,体现后文中的一长段动作描写,依次展现“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向左微倾”等动作。在尝试用动作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很好地理解动作所对应的状态,还能从中体会到父亲肥胖的身躯做出这些动作十分不易,进而体会到父亲对“我”的一片深情。

在鼓励学生品味文本用词技巧时,学生对作者如何精准地选择动词这方面的内容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分析,利用动作演示能让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思考动作特点和动作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赏析动词。在学会这种思考方法后,学生会主动在阅读其他文本时运用这种技巧,久而久之,其阅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二、图文对照,描述画面

学者吴莉华提出要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让学”理念是将趣味化作为载体,创设具体的感知情境。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形象思维能力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若能将文字符号转化成图画,让学生进行对比鉴赏,则能促使其更好地感知文本的画面。同样,教师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后尝试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技巧将其表达出来。

《月迹》一文展现了孩子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寻。在教授此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文本呈现的美好场景,教师可以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如要让学生理解“院门外……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这段话所呈现的场景,可以给学生展现出体现其意境的图片,让学生增强体会。随后给学生呈现更多图片,让学生尝试思考该图片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对应文本中“寻月”过程中哪一个部分的画面,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情境。对于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产生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其尝试将文字转化成画面来思考。如有学生提问:“月亮和人们的距离始终都是一样的,为何作者文章会说‘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呢?”如何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学生便会更容易理解:“由于在户外有桂树作为参照物,所以孩子们看见的情形会不一样。”由此可见,利用图画制造出具体情境,能起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效果。

利用图画能促使文字变得更加直观,更加形象,根据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可知,这种状态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在尝试描述画面的同时,学生会更好地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画面,能促使其体会文本之美。

三、自主探究,再度建构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围绕文本进行主动提问,探究自己理解文本时的困扰和障碍,尝试提出质疑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探究。在提问、探究、再提问、再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向前发展。

在学习《孔乙己》时,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多重建构,促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一开始学生提出问题:“《孔乙己》讲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为何作者还要反反复复地写‘笑的场景?”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学生开始了解这些“笑”都是谁发出来的,因为什么原因而发笑。在整理分析后学生发现这些人的笑都怀着对孔乙己或嘲讽或冷漠的态度,由此可知“笑”和本文的主题并不矛盾。以此问题为基础,学生又开始分析文中人物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些人因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冷漠。在分析中学生发现这些人中也有人和孔乙己一样处于社会底层,然而依然对孔乙己冷嘲热讽,这表示这些人都是因为封建制度毒害而异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理论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其阅读能力,进而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2262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孔乙己尝试动作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