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库大道的雏形

2018-03-05谢云霏

当代人 2017年10期
关键词:茶马张家口朝廷

谢云霏

隆庆议和,互市重开

边关不稳,严重影响了明朝的政权统治。顺应百姓需求,重开互市,稳定边关,已经迫在眉睫。而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草原上恰巧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成为改变历史的契机。

这一年,年过六旬的草原霸主俺答汗娶了他的第三任妻子“克兔哈屯”,汉族人称她“三娘子”。此事导致俺答汗和他的亲孙子出现了矛盾。因为三娘子本是他的亲孙子“把汉那吉”的恋人。夺爱之恨激起了把汉那吉的怒火,他带着下属向大明朝投降。俺答汗迫于亲情的压力,不得不发兵到大同城下“要人”。

大明朝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一方面给把汉那吉一行优厚的待遇,借他这颗棋子制约俺答汗;另一方面坚守不战,派人与俺答汗和谈。明廷官员鲍崇德说话直击要害:“如果把您的孙子杀了,大同的将军们是会立功受奖的。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杀您的孙子,还把把汉那吉向大明朝廷表示忠诚的意愿奏明朝廷,朝廷因此给他封了官。大明朝廷宽宏大量,你们怎么还要与大明为敌呢?”一席话说得俺答汗唏嘘不已。他真诚地对鲍崇德说:“我年纪渐渐大了,早就想得到南朝(指大明)的册封,重开互市,彼此通好。”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根据俺答汗的意愿,明穆宗下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授以王印。俺答汗每年向朝廷贡马一次,每次500匹,贡使人数150人,由明朝廷给予马价,另加赏赐。同时,在大同新平堡、宣府张家口堡、山西太原水泉营堡三个地方开设互市市场,这就是著名的“隆庆议和”。

隆慶议和以后,长城沿线出现了“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长城下,人群、马群、牛群、羊群“师师济济”,市场内百货云集、人声鼎沸。《国朝献征论》有记载,宣府镇一带,五千里范围内没有烽火硝烟,人们可以安居乐业,自由行走。守卫的部队已经渐渐撤去,每年节约下来的粮饷至少二十万石。

兴建来远堡

从贡市到互市,是社会的重大进步。张家口茶马互市得到朝廷重臣张居正、王崇古等人的大力支持。到万历年间,张家口茶马互市交易的马匹数量超过了大同和太原两地马市的总和。这从当时规定的马匹交易数额上限可以看出来。当时,市场的开放是有限度的,各个马市都限制了马匹的交易数额。规定宣府张家口堡三万匹;大同府新平、德胜两堡一万四千匹;太原府水泉营堡六千匹。张家口堡的交易数额占到六成。而到了1578年的时候,张家口关口每年马匹的交易量更是达到4万匹之多。正如学者黄丽生所说:“盖三镇之中,宣府交易量增长幅度最大……”张家口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

张家口的重要位置,从明朝廷发放的抚赏数量上也能看出来。明后期,朝廷往往拿出一部分财物作为抚赏,这既是对互市贸易的一种补充,也是对游牧部族首领们的安抚和奖励。隆庆五年的一份兵部文件记载,宣府(张家口)发抚赏52000两,大同发抚赏32000两,太原发抚赏14000两。抚赏发放数量,张家口遥遥领先。

梁勇等学者编著的《京津冀挽起一带一路》一书中说:“张家口当时的茶马互市类似于现在的庙会,相对来说比较随意。万历年间,宣府镇新任巡抚汪道亨,发现茶马互市的地方存在安全隐患,如,大山的南边只有一小段长城,中间是一道河流,东边大路朝天,没有设防。汪道亨认为‘山川之险,险与敌共;垣錾之险,险为我专。于是,他打算在这修筑城堡,防患未然……”

汪道亨的折子很快获准通过,同年,张家口的防务工程破土动工。第二年,工程全部竣工,汪道亨为这处新修的城堡取名“来远”,当地老百姓则俗称其“市圈”。明代凡是茶马互市的地方都要修筑围墙,划定市场,这样的市场被称为“市圈”。

梁勇说,《明史》记录了明朝对市圈的管理制度:游牧部落进入市圈的人数不能超过一百,这个数量由瓮城卡着。来远堡位于张家口长城之内,北城墙与长城隔着五十多米,两道墙体之间的地方就叫做瓮城。城门口有人清点人头,一看人数差不多了,就把外闸门牢牢关上,再开启内闸门。所谓的“闸”就是来远堡北门和长城小镜门上的吊门。当时,开在长城西墙上的小镜门,本名“西镜门”,因其宽度只能容一辆小车或一匹马通过,所以人称“小镜门”。明朝这边把门修得这么小,也是出于边防安全的考虑。

明代有人画了一幅《马市图》,到清朝康熙年间,户部汉尚书王骘在欣赏完这幅《马市图》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了一篇《马市图序》。根据《马市图序》记载:明代来远堡互市非常繁荣,每当开市的日子,掌管集市的官吏坐在高高的讲市台上,台下有军士伺候,墙头有士兵保卫。市场上摊铺延绵,甚至还有表演踢球、摔跤的杂技艺人。文献记载,当时来远堡管理课税的馆舍就有24间,可由此判断其贸易总量不少。

张库大道现雏形

另外一个可以佐证贸易量的事实是,据历史文献记载,万历十年也就是公元1582年前后,张家口以西的七镇,梭布销售量每年约在百万匹左右。当时,蒙古土默特、鄂尔多斯、喀喇沁三部,总人口仅仅30万,如果这百万匹左右的梭布分给蒙古人,每人就有三匹之多。一个人如何用得了这么多布?事实上,这些梭布又由蒙古族商人辗转运往了更远的漠北喀尔喀、车臣、布里亚特等部落,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国北部和俄罗斯南部地区。当时蒙古族商人辗转行走的道路,应该与后来张库大道延伸时的路线是一个方向。

对此,《京津冀挽起一带一路》书中则有更明确的判断:“参加来远堡互市的商人有汉、蒙古、满、维吾尔等民族和俄、德、英等国的商人。市场上,茶叶、绸缎、布匹、米面、纸张、铁器、牛、羊、马、驼、药材等贸易商品应有尽有。来远堡互市贸易也成了张库大道历史的发端,成为农耕民族走出去的起点。张家口堡开始由一个明代长城防御的武城戍堡,逐渐向区域商贸中心和物流枢纽转型。”

(史料提供人 刘振瑛)

编辑:安春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马张家口朝廷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茶马古道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明代茶马互市研究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茶马古道
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