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2018-03-05何艳芬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班级管理实践经验,论述通过抓好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培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之成为幼儿园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 班级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79-02
中职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普遍较强,但也存在过分关注个人得失、很少关心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吃苦精神欠缺、情绪不稳定、学习意志薄弱、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势必会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就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之处是这个专业的就业目标很明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知道自己将来要到幼儿园工作,但幼儿园对老师的要求有哪些,自己去幼儿园要从事什么具体工作,都不太清楚。当初,她们是带着茫然又复杂的情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为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加强文化学习和技能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提升个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学前班的女生们由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教育背景和鲜明个性的独立个体构成的,而“班级文化就是能够把散落的师生个体串成一个整体的那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是一个班级发展进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一种聚合力,是一个班级特有的精神标记”。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并挖掘她们的潜能,升华她们的各种情感,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
一、制订三年培养方案
建立班级之初,笔者先明确教育目标,即教育是“为什么”“做什么”“要什么”。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学生职业生涯的特点,制定三年的培養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培养目标如表 1 所示。
二、具体实施过程
班级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谓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塑像;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而精神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观念、班风、学风和一些行为规范。
(一)抓好物质文化建设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明亮、整齐、洁净的教室能够让师生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学习和工作,能“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组建班级后,笔者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求学生对教室进行净化、美化,做到天花板无蜘蛛网,玻璃擦拭明净,地板保持整洁,无乱扔垃圾等现象。精心布置教室,设计带有幼儿园特征的学习园地和板报,充分利用各个角落,设置成“卫生角”“读书角”“文娱角”等,课桌摆放整齐、有序。教室前面是学生视觉接触最多的地方,黑板两边布置成信息公告栏、值日生安排表、课程表以及张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黑板上方张贴班级口号。
(二)培植高尚的精神文化
中职生处于人格塑造的发展阶段,虽然她们在初中阶段得不到太多重视,养成了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但学生内心还是有向上、向善的愿望,她们渴望有个和谐融洽的大家庭,渴望良好的人际关系,渴望得到老师和同龄人的认可。针对这些特点,笔者主要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建立班级组织机构
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文明礼仪要求、仪容仪表标准、日常管理常规、卫生制度、奖惩制度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笔者让大家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稍微做点努力就能遵照执行的班级制度,再以民主表决形式形成定案,与班主任签订承诺书,把制度内化成意识,使学生都能自觉遵守。
组建班团干队伍,明确责任分工。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针对班干部的选拔笔者主要采用轮换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上至班长,下至小组长、舍长,一月一换,基本上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两次机会担任班干。对班干部笔者主要以鼓励为主,即使做得不够好的班干,笔者也会耐心指导,包容她们的过错,培养她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愿意参与,愿意为别人服务。同时每周让学生自己评价,评选出多种“班级之星”,并给予张榜表扬和物质奖励,加强班级正面的良性的教育。
笔者还尝试进行企业化管理班级,让学生参照幼儿园的组织机构,设立园长、副园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年级组长等,按照幼儿园日常管理进行运作,使学生尽早进入职业角色,自觉以教师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多样的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展现个人风采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放下自我,展现性格,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能够增强班级荣誉感。几年时间里,除了学校组织的文艺会演、球类比赛,笔者还开展班级趣味运动会、书法比赛、朗诵比赛、读一本好书等活动。作为班主任,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亲临现场,做好总协调工作,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把班主任看作班级一分子。
3.技能比拼形成学习内驱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学生不爱学习,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第二学期起,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每个月都设置一个主题,有“书法月”“绘画月”“舞蹈月”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分组完成主题活动训练,月末汇报演出,并且设立奖金进行嘉奖。主题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她们的技能水平,同时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
4.主题班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笔者利用好主题班会的阵地,引导学生用积极的理性信念看待人生和处理身边的事情,教会她们悦纳自我,相互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生活中合理地表达情绪和表露情感。同时还通过案例、视频等形式,教给学生自我防护、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早恋现象,笔者不采用打压的形式去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如何在恋爱中自重自爱”“给未来的他的一封信”“怎样提升自我魅力”等讨论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进行自省,促进自我进步。
5.加强社会实践,丰富学生阅历
社会也是一本教科书,作为班主任,笔者更希望学生把社会当成一面镜子,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真本事。三年来,笔者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幼儿园帮工,及时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前沿动态和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开学初做好总结,制订自我培养目标和计划,及时弥补学习上的欠缺点。
6.加强班主任个人修养,以起到榜样作用
有人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班级”,这话不无道理。班主任的态度风格、言传身教和为人处世在一个班级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三年来笔者高标准严要求自身,坚持每天出操,信守对学生的承诺;精心备课,上好课;注重教师仪容仪表;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获得较好成绩。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作用。让学生深感钦佩教师的同时,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要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通过积极的班级文化,让学生重新拾回自信,敢于施展才华,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完善的人格,这是笔者作为班主任的不懈追求。
【作者简介】何艳芬(1974— ),女,壮族,广西崇左人,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