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大课程体系的对接
2018-03-05蓝日模
【摘 要】本文在分析水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论述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对接问题,指出水育文化校本课程在与学校大课程体系进行对接中要立足务本,让师生在“生活之水”“生长之水”和“生命之水”的逐级认知升华中得到信息的存儲、知识的铺垫、方法的指导,进而得到志向的引领、思维的训练、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让水育文化积淀的特有的学校精神文化充分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水育文化 校本课程 学校课程体系 对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47-02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是广西首批示范性高中立项建设学校。学校把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作为崇善教育校本课程研究的重要子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其主题为水的励志精神教育。
一、水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与现状
学校的课程体系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善于独立思考的品质和自我感悟、顿悟的能力。而这需要学生具有实践经验、思维经验的积累。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的水育文化校本课程就是为此应运而生的。在崇善教育校本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学校逐渐深刻地意识、体会到了水育文化具有潜在的、强大的、持久而又独特的育人功能。水育文化,是对水的精神内涵和教育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中蕴含的有益的价值观念用于引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校文化。
作为示范性高中,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的学生整体是一个资优生群体。但是各个学生又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集中表现在习惯、静气、定力和能力的异质上。这就需要学校从集聚的学生群体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一个既有自己学校特色,又能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学校不仅构建了水育文化校本课程,而且把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原有的大课程体系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了学校独特的突出水育文化特色的新的学校大课程体系。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将水育文化课程内容与国家、地方课程进行整合、补充与拓展,形成了主题班会课、各学科课、实践课等课型。这些课型互为一体而又各有侧重地构建起学校水育文化校本课程框架体系。这些课型有以下特点:(1)从“习惯养成”“静气涵养”这样的知识性课程与“定力培养”实践性课程入手,培养学生“持之以恒,海纳百川”的意识与理念;(2)在“学习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培养”这样的知识性课程与开展“读书节”“模联社”“艺术节”和“辩论赛”等“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性课程中,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灵动创新”的能力与特质;(3)在“价值引领”知识性课程与开展“成人典礼”“毕业典礼”“誓师大会”“校园十大感动人物评选”和“征文比赛”等“实践性课程”中,让学生得以“精神激励”。加之“制度建设”“校园环境”“宣传板报”“特制学校明信片”等“隐形课程”潜移默化的辅助熏陶,整个课程体系让学生得以“心灵培养”,培育学生“上善若水,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
二、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对接与思考
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老子早就在《道德经》中论述了水与德的关系,并提出了“上善若水”,将水之“品质”人格化,上升为人的道德境界,认为水的禀性是德的最好注释,即水德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为人之修为树立了一个形象的自然参照物。孔子也高度评价水之“品质”,并将之与人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志”进行了比附,强调人应该学习水之精神。孟子主张人应该像有源泉的水,不断积累德行,以德行惠及社会。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水德即人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理解为水德之文化。中国文化归根结底是“做人之文化”,因此水文化可以理解为德文化,而水育文化就是德育文化。
“对接”这个概念源于航天技术研究,后引申为两事物互相接触沟通或融为一体。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的许多天然的高度相似之处,促使其对接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两者的教育根本目标高度一致。学校课程体系和水育文化校本课程的目标都是教书育人,水育文化校本课程只是将育人的目标更形象化、具体化,让师生拥有更加具体、明确的学习和追求的美好事物——水身上的优秀品质“水德”。水之“清净”是人学习的楷模,水之“透明”应该成为人的品格特质,水之“原则”让师生均能在顺境逆境中保持本真,水之“恒顺”让师生在适应社会中方圆有度,水之“谦逊”让师生提升内涵修养,水之“毅力”和“勇气”激励师生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战胜困难,而水之“包容”“调和”“无私”与“利生”让师生学会与万物和谐相处,进而引领师生树立合理的、正确的价值观,在思想上引导、教会师生做人、塑造师生优秀的品质,毕竟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人的灵魂。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的对接,首先是将国家、地方课程进行再理解、再吸收、再拓展和再创造,使得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其次是自己立足本校实际,研发学校自身的新课程。这些课程,从“习惯”“静气”和“定力”等方面,以养成教育作为着力点,在认知层面上与学校课程体系进行对接,完善了“生活之水”的课程维度;从对学生“学习”“合作”“创新”等三个能力的培养,以国家课程作为关键点,在行为层面上与学校课程开展对接,支撑起“生长之水”的课程维度;在“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和“心灵培育”等方面,以修身课程为提升点,让知行合一,构建起“生命之水”的课程维度,形成了“生命之水”“生长之水”与“生活之水”新的学校整体课程维度。
学校将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进行这样的对接,主要遵循创造性、整体性和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学校在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和独立开发学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立足于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富有实效的课程体系;整体性原则,是整体地思考学生、学科、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将其有效地对接,发挥出其最佳的育人效果;实践性原则,是将学校的“崇善教育”办学思想落实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贯穿于师生的日常教学生活,开辟实施的路径。水之精神,可以让学生得到启发与激励。学校将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进行这样的对接,目的是培育学校更加优秀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在学校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对接的目的,就在于进一步丰富学校已经积淀的薪火相传的特有的学校文化精神,让这种无形无声、绵长持久的精神文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endprint
三、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对接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重在“校本”。校本以学校为本,以學校为基础,它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在实施水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赋予其新的定义:一为了学校,就是要解决学校办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符合教育与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校更好地良性发展;二在学校中,就是充分依靠、发挥学校师生的主体性,让“学校人”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打造课程开发“共同体”;三基于学校,就是将自己的学校作为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场域”,让校外研究力量、资源聚焦其中,为我所用。这样打造的水育文化校本课程,自然就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延伸。学校课程体系是基础,水育文化校本课程则提升为学校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升级版。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的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对接,首先,注意务本,即学校在坚决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开发学校的水育文化校本课程,而没有抛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去开发另一套学校的所谓“高大上”的校本课程。其次,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对接既追求创造特色课程,又注意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没有在学习借鉴过程中因趋同或盲从而出现与别校雷同的千校一面现象,又避免了脱离学校办学实际或标新立异地开发不切实际、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促进不大的课程。另外,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对接非常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广大学生从课程的设计、选择和实施,到课程的评价、修改与完善,都能能动地参与其中,增强了水育文化校本课程教育的时效性、实效性和生命力。
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价值、精神和人性。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与学校大课程体系的对接,不仅对学校的发展而且对人才的培养质量都意义重大。它不仅让学生得到志向引领,通过认知或感悟“生命之水”,来指导“生长之水”,最终热爱“生活之水”,而且反过来又让学生在“生活之水”“生长之水”和“生命之水”的逐级认知升华中得到信息的存储,知识的铺垫,方法的指导,思维的训练,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3]南怀瑾.老子他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48
[4]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5]B.Murphy.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Inc.1999
[6]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
【作者简介】蓝日模,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培养对象,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书记。
(责编 卢建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