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不忘初心再出发
2018-03-05胡丽莉
文|本刊记者 胡丽莉
布 赫/摄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60 多年来,乌兰牧骑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60 多年来,乌兰牧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他们与时俱进,不改初心,为促进草原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安宁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春风几度,马蹄更急。2017 年11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后,全区乌兰牧骑备受鼓舞,他们从回信中汲取滋养,牢记使命、鼓足干劲,又一次整装出发,投身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火热实践中。
“乌兰牧骑+” 惠民更深广
初冬,一场冷空气过后,杜尔伯特草原愈加寒冷了。“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小分队的到来,如一股暖流涌入乌兰察布大地。
在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富康社区内,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的舞蹈演员吴佳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头顶一叠盅碗,伴着节奏欢快的歌曲翩翩起舞,把蒙古族的经典舞蹈《顶碗舞》演绎得酣畅淋漓。接下来,独唱、民族长调、笛子、马头琴、四胡演奏依次上演,引来围观群众的热烈掌声及叫好声。
一楼演出刚结束,观众便涌入二楼会议室,聆听由小分队理论巡讲员所作的题为《改革开放40 年 中国走进新时代》的理论宣讲。理论宣讲一停,居民们又围在会场内的其他服务台前,其中最为忙碌的是负责电商服务辅导的队员吕必成,他不厌其烦一遍遍教群众怎样操作二维码。
咨询完相关问题后,居民们依次排好队开始测血糖、量血压。“您这血糖控制得很不理想,更应该注重糖尿病饮食啊!”小分队的医疗卫生服务员一边给牧民发放药品,一边细心叮嘱着。
“现在乌兰牧骑下基层演出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服务’职能,把文艺和基层便民服务结合起来,围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法治宣传、扫黑除恶等方面,进村入户,把党的政策和温暖实实在在送到群众心坎上。”四子王旗小分队队长孙润平说。
今年11 月初,自治区启动了“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组建了200 多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他们将利用3 个月左右时间,奔赴偏远农村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防哨所等2000 多个服务点,向基层提供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农牧业及科技、医疗卫生、政法司法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
一支支小分队出发了,一面面“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的旗帜飘扬到人民中间。阿拉善左旗小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王艳军在出发前特别激动:“作为乌兰牧骑队员,我们将根据不同基层服务点实际,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活动,为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
自建队之日起,乌兰牧骑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创造性地实践了“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建队方针。如今,这支以乌兰牧骑为圆心为人民服务的同心圆又扩大了。此前,全区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组建了“小小乌兰牧骑”及 多支“业余乌兰牧骑”,他们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传和文化惠民演出服务,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感受着乌兰牧骑的温度。
启航新时代 任务更艰巨
连接WiFi、实时录制、发送链接,杭锦旗乌兰牧骑的队员正在进行一场惠民演出。跟以往演出不同的是,这场演出同时在“网上乌兰牧骑”直播平台播出,演出开始几分钟,手机直播就吸引了上百人观看。
杭锦旗乌兰牧骑副队长刘洋说:“自从开通了网上直播,每次演出有上千点击量,最多达到一万人次以上。利用新型传播手段,让演出不只局限在舞台上,扩大了演出影响范围。”
新时代赋予了乌兰牧骑新的历史使命,他们自觉担当起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使命,不断创新发展。2017 年12 月,自治区出台意见,明确乌兰牧骑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职能定位和任务举措,在乌兰牧骑“演出、宣传、辅导、服务”4 项任务的基础上,增加“创作”和“创新”两大任务,新时代乌兰牧骑有了新的定位。
一年来,乌兰牧骑充分发挥“创作”“创新”职能,在提升艺术作品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的同时,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队员们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作品之中,讴歌党和人民,弘扬正能量,创作出小品戏《喜鹊为啥叫喳喳》、舞蹈《脱贫攻坚赞》等一批富有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的文艺作品。
在今年8 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首届乌兰牧骑新人新作展演中,登上舞台的12个精品节目均选自乌兰牧骑新人新作比赛中的100 多部作品。兴安盟科右中旗乌兰牧骑的乌力格尔说唱表演《马背情缘》,尽显蒙古族说唱艺术的魅力;一专多能展示《我们都是多面手》,由来自7 支乌兰牧骑的演员轮番上阵,展示器乐、舞蹈、声乐,让观众大饱眼福……
与此同时,创新成为乌兰牧骑的主旋律。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乌兰牧骑不断尝试新的人员流动机制,一些无法上台演出的老队员被输送到教学、技术等新岗位,不断补充年轻演员,保证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增强团队活力。“目前,2018 年我们已经演出102 场,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全年100 场的惠民演出任务,这与团队年轻化建设是分不开的。”队长孟塬说。
到人民中间去 初心更坚定
“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中,深刻揭示了文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人民中间去,这是草原上“红色文艺轻骑兵”一脉相承的基因。
“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是乌兰牧骑人的初心。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人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创作和演出。“我从草原走来,我从沙漠走来,我是沙漠甘泉。我从马背上来,我从毡包里来,生活源远流长,艺术四季花开,哪里需要到哪里去,无私奉献本色不改,送歌献舞为人民,我们是乌兰牧骑新一代。”正如歌曲《乌兰牧骑之歌》唱的那样,乌兰牧骑人大多来自农牧民群众,他们热爱人民、热爱艺术,他们将文艺植根农牧民生活,与草原人民心手相牵、血脉相连。
今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感召下,全区乌兰牧骑走到生产实践中,自觉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身沉下去,情融进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从元旦、春节期间的“百团千场”下基层活动开始,各乌兰牧骑围绕美丽内蒙古、改革开放40 周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等内容,积极编排符合乌兰牧骑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从牧民家到航天基地,从城市露天舞台到边防哨所,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牧区、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下基层惠民演出5000余场。
“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偏僻,就先到哪里为群众送歌献舞”。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形成了优良的工作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今天,这种精神依然在延续传承。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乌兰牧骑队员经过4 小时长途跋涉,到达牧民哈斯巴雅尔家。独唱、合唱、好来宝、呼麦……慕名而来的牧民们陶醉其中,在人烟稀少的大漠深处,这样的曲调让他们倍感温暖。阿拉善左旗苏宏图村一边防哨所内,乌兰牧骑精彩的演出让解放军战士激动不已,也为队员们表演起节目,阵阵欢声笑语回荡在祖国的边疆……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乌兰牧骑不再是纯粹的‘马车上的文艺轻骑兵’。队员们有了高级的器乐设备,也坐上了汽车,但扎根农牧民的精神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那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