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年 第27卷总目次

2018-03-05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内镜分析

食管相关疾病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在非梗阻性吞咽困难患者的诊断价值 郑晓敏 李仁君 李 敏 张焰平 汪文生 (51-5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 李 萍 刘冰熔 (105-110)

食管鳞癌细胞系EC109射线照射后miRNAs和DNA-PKcs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庞艳华 马 军 赵晓静 李雨濛 李 南 孙 佳 袁 翎 (191-194)

免疫正常患者巨细胞病毒食管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谈路轩 曹伟军 黄文斌 张振玉 (236-238)

食管鳞癌中miR-204、miR-205相关ceRNA网络构建及部分lncRNA功能分析 马 军 李雨濛 李 南 任凯凯 马佳康 孙 佳 张 进 苏彦河 袁 翎 段芳龄 (314-31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自发性分流血管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 芳 刘仕倩 曾 西 吴楠楠 张 静 陈明锴 (346-350,355)

食管下段及食管胃连接处黏膜下肿物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曾 西 陈明锴 吴楠楠 王 芳 (418-421)

AT1、Mas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 吉 田 燕 杨 磊 (422-427)

食管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8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孙亚星 李建生 吕笑娟 李东颖 冯永星 (539-542)

胃肠道微生态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董 雨 沈潇然 党旖旎 张国新 朱 宏 (569-572)

经食管支架植入术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的建立与探讨 谢 胜 陈家坤 廉永红 梁梦月 覃 信 黄晓燕 刘园园 廖 婷 杨成宁 陈广文 (639-642)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动力及反流特点分析 王慧芬 张艳丽 王 淼 杜时雨 (643-646)

食管癌致小动脉食管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洪嘉雯 张喜梅 张 军 陈震球 黄文斌 (646-648)

短段Barrett’s食管的不同组织类型、内镜形态、异型程度与Cyclin D1、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王 炘 王 雯 詹志刚 (649-652)

胃镜活检诊断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可靠性分析 桑怀鸣 蒋建霞 (653-656)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大部切除对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近期预后影响的对照研究 尉 鹏 夏清华 唐学虎 朱黎明 (657-660)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38例分析 张 瑜 齐 健 胡玲珍 陈志芬 (739-742)

81例早期食管癌内镜及临床特征分析 李春霞 杨莹莹 沈小春 樊 玲 刘凯军 杨 婧 陈东风 兰春慧 (743-747)

136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布娅·米然别克 巴 图 高 峰 (905-908)

康复新液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分析 茶剑媛 (909-911)

探条扩张及支架置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狭窄的特点分析及效果评价 唐玉芬 何玉琦 盛剑秋 (1017-1020)

食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王文生 陈东风 (1063-1066)

胶囊类药物致食管溃疡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钟梓尤 李 健 周政文 (1247-1249)

食管病变内镜下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陆 恒 王 松 陈 简 杨妙芳 刘 炯 汪芳裕 (1258-1260)

早期食管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路 璐 徐洪雨 (1299-1303)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道 武育卫 王志强 李富林 徐美珍 (1303-1304)

胃相关疾病

2017年台湾幽门螺杆菌共识: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管理、筛选治疗和监控以改善台湾地区胃癌控制的共识 李 超 张振玉 (1-12)

胃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菌群比较分析 宫大伟 王莉莉 周建华 于新娟 孟新颖 周长虹 董全江 (54-58)

61例植物性胃石药物与内镜的治疗分析 孙艳君 刘佰纯 丛 靓 田月丽 段立伟 (59-61)

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狄育竹 徐洪雨 (92-95)

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导胃上皮细胞miR-155的表达及意义 曾敬清 蒋丽蓉 许春娣 邓朝晖 (138-141)

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vacA多态性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江海洋 赵春燕 范聪聪 铁丹丹 赵亚楠 武晓琳 王丽波 (142-145)

白细胞介素-22在猪螺杆菌感染的肥胖小鼠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孔玲玲 田字彬 杨 林 张翠萍 于亚男 杨若明 刘亚倩 张帅庆 (195-198)

31例嗜酸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周颖蕾 弋东敏 张海辉 龚智泉 丁松泽 李 健 (199-203)

超声内镜鉴别胃内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价值 李梦颖 喻 军 谢 扬 齐 健 (321-324)

沉默ANK2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以及转移能力的影响 王翠艳 王志伟 (325-32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研究进展 曾红丽 刘军楼 (333-336)

PEG10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田 山 彭秀兰 詹 娜 曾 智 贾雪梅 董卫国 (361-365)

5-氮杂-2-脱氧胞苷及曲古抑菌素A对人胃癌SNU-1细胞系中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mRNA表达的影响 贾 皑 秦 洁 任 莉 范修德 (366-369)

上调FBP1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张 磊 宋 鑫 汪景坤 宋 光 (370-374)

PSCA rs229400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关系的Meta分析 陈影影 甄玲玲 费素娟 (375-378)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对胃癌预后的影响 梁澄照 (379-383)

二甲双胍对HER2阳性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欧阳伟 罗玉君 洪嘉茹 (384-386)

266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弋东敏 肖 伟 周胜理 李杜鹃 张炳勇 李 健 (439-444)

老年人单发胃息肉的病例特点与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俞媛洁 谭诗云 (523-526)

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临床病理分析 吴会芳 胡桂明 赵建波 陈 琛 张 敏 顾 斌 冯怡锟 任景丽 (527-529)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伴腹水1例报道 程俊俊 吴 霞 (529-530)

胃癌组织中Notch1、Notch2、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刘 敏 任 茜 李 强 叶玉伟 陈兆峰 (531-534)

基于多指标联合检测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董 媛 师贞宗 (535-538)

经皮内镜胃造瘘与鼻胃管在神经性吞咽困难中的Meta分析 叶国荣 贾金凤 舒建昌 欧阳鹏 刘序友 (543-550)

瑞巴派特通过抑制miR-877-5p的表达减轻阿司匹林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韩维维 谈路轩 李 超 何帮顺 樊 叶 张振玉 (661-665)

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上皮细胞周期和自噬的影响 李耀东 李 卓 (666-669)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吕婷婷 黄 旭 沈 磊 (820-822)

残胃伴异位胰腺致消化道出血1例报道 宋彩霞 杨永林 朱相象 贺 娟 范 钰 陈嘉屿 洪金鹏 (827-828)

瀑布型胃引起反复胸闷、气短1例报道 洪金鹏 宋彩霞 杨永林 马 强 (836-837)

人胃癌双标细胞系及鼠原位模型的高效构建 胡 皓 王 敏 吴开春 (841-844)

胃脂肪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 超 王 昕 康 倩 潘元明 杨桂彬 (845-849)

慢病毒介导过表达果糖-1, 6-二磷酸酶1基因降低胃癌细胞糖酵解水平的机制研究 王春芳 刘 兵 孙 光 徐瑜杰 赵国栋 (850-854)

下调miR-25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研究 魏莉娟 薛 杨 杨文义 (855-858)

乌司他丁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王新钊 马丽娟 孙淑君 缪应业 (859-862)

上调miR-7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谭海洋 倪钰璇 罗良弢 (863-868)

蓝激光成像在判断早期胃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卓 颖 康海锋 仇建伟 钱俊波 刘宏斌 曹 洁 (869-872)

基于MEMS的胃液隐血检测智能胶囊系统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李向红 (873-875)

窄带成像技术及放大内镜联合使用对胃平坦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宋丽秀 田书信 刘 芳 陈卫刚 (912-914)

内镜下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内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梦颖 喻 军 谢 扬 齐 健 (915-921)

7例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急诊腹部CT表现 段立伟 田月丽 宋 莹 刘佰纯 (959-960)

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沈潇然 叶 峰 党旖旎 张国新 (1021-1025)

HMGB1 siRNA对缺氧复氧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胡 畔 郭 凡 (1026-1030)

胃黏膜下占位的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报道 蓝国儒 阮戈冲 马志强 葛郁平 姚 方 李 骥 (1070-1072)

误诊为心衰的胃癌并肺癌性淋巴管炎1例报道 陈南云 潘云虎 傅 萍 吴依霖 徐 谦 (1077-1078)

加强基于胃癌分子分型的抗癌药物选用和新药研发 刘 莎 李 娅 王 斌 陈东风 (1201-1205)

阿托伐他汀调控MMP-9、Cleaved Caspase-3、Bcl-2和Bax蛋白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王 玲 周巧直 王晓燕 吴云娜 樊爱平 (1206-1210)

胃腺癌组织中CD4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马怡晖 王青杰 黄 培 高汉青 王 丰 李珊珊 (1211-1214)

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申停停 宋 健 张花莲 王群英 苑 刚 董东方 (1215-1218)

早期胃癌合并胃黄色瘤临床意义探讨 王 燕 郑 勇 陈卫刚 李秋晨 张海桢 田书信 (1219-122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董 雨 党旖旎 张国新 (1223-1227)

急诊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初步研究 李丛勇 刘江涛 郭亮亮 李 超 赵义名 孙旭阳 王淑芳 孙 刚 (1261-1264)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胃部病变中变化的临床研究 陈春春 罗和生 成 镀 张维兰 田景媛 (1265-1269)

长链非编码RNA HNFIA-AS1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魏亚玲 何 娜 柏建安 汤琪云 (1270-1274)

胃多发息肉内镜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张凤君 李玉梅 王莉莉 于新娟 翟玉香 钊守凤 董全江 (1395-1398)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2在胃癌预后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邓 峰 缪小丽 (1399-1402)

链霉蛋白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癌组织MUC1及MUC5AC的影响 董 浩 金世禄 张 建 (1403-1406)

HPI-4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李朝辉 韩保卫 刘帅峰 王云帅 (1407-1411)

肠相关疾病

HIV感染者结肠镜特点分析 张月宁 赵 媛 李 鹏 张世斌 金 瑞 李 磊 王贞彪 王欣欣 岳竹君 丁惠国 (62-65)

37例肠系膜血管病变致消化道出血的回顾性分析 刘 卉 肖 潇 颜綦先 陈东风 杨 均 (66-69)

重庆地区消化内科医师对IBS新诊断标准及FODMAP饮食知晓情况调查 唐 雯 秦 谦 陈东风 蒋宝泉 (70-74)

Peutz-Jeghers综合征研究进展 林彦锋 杨 霞 (96-99)

普芦卡必利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杨桃桃 韩双印 杨玉秀 (100-104)

肠道微生态对肝硬化-肝癌癌前病变恶性转变的影响 王 轲 李京涛 闫曙光 魏海梁 鞠 迪 冯飞雪 郭英君 常占杰 (111-114)

SLE合并胰腺微囊性囊腺瘤和升结肠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尤国华 王云检 张璐阳 张 珉 (118-120)

螺杆菌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 祝孟萍 朱炳喜 (126-129)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泌素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研究 刘 浏 贾柳萍 黄 鹤 何 海 梁晓燕 谌黄威 伦伟健 罗夏朋 (146-149)

不同病理类型结肠息肉与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 李 东 赵卫东 (150-153)

十二指肠结核误诊1例报道 易晓圆 汪丽燕 (203-204)

克罗恩病的小肠造影表现及诊断要点 王爱英 张耀朋 魏 慧 (205-207)

未确定型结肠炎的诊治进展 赵一晓 刘爱玲 吕 红 (216-219)

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薛鑫 胡旭明 张德巍 (220-223)

生物仿制药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李馨蕊 曲 波 (224-226)

炎症性肠病联合治疗的研究现状 杜维维 杨国栋 王应邦 (227-231)

小肠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丁雪丽 荆 雪 于亚男 (232-235)

成人结肠脂肪瘤导致肠套叠行结肠镜辅助下腹腔镜切除术1例报道 亢梓霖 李恕军 金 鹏 范 鑫 盛剑秋 (239-240)

DNA甲基化调控DACT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张晓梅 陈海旭 郭明洲 杨 超 (241-244)

无症状人群大肠肿瘤发生风险评分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张 琴 崔梅花 马文彬 杨 成 (245-25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郭 亮 刘正昊 崔君鹏 刘宝林 (251-254)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结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 陶 勇 康清杰 向 征 (255-261)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李 征 张 凯 米登海 曹 农 温志震 余新林 李忠信 (262-268)

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杨永涛 李连勇 陈 琰 钟长青 王晓英 梁淑文 屈昌民 (269-272)

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相关因素分析 侯 雷 吕晓峰 赵恩宏 (273-276)

黏蛋白1表达与β-连环蛋白异位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韩 波 贾 政 耿 宇 (277-280)

miR-26调控BID蛋白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汪旭伟 马 沛 王建伟 陈玉星 (281-285)

Bortezomib对炎症性肠病小鼠模型炎症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胡丽红 李 晴 曲 波 张志荣 (286-290)

饮料饮用量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高 倩 李 瑾 冯爵荣 王 帆 林 雪 向 莉 张 林 (291-295,299)

克罗恩病患者的血液学特征 李瑞雪 田 山 罗和生 (296-299)

中国郑州儿童炎症性肠病与欧洲、韩国儿童炎症性肠病对比分析 冯永星 李建生 李东颖 (300-304)

胶囊内镜与小肠镜对胶囊内镜阴性的潜在小肠出血患者再出血诊断价值的比较 周艺茜 李东颖 冯永星 李建生 (305-307)

2 667例患者结直肠息肉诊治及随访分析 陈 功 孙 洁 李学良 (308-313)

急性腹痛为主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肠克罗恩病1例诊治体会 卢利霞 高娅妮 李 睿 白小花 杨艳丽 张潇艺 (318-320)

自噬调控与结直肠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宋彩霞 马 强 (337-340)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并动脉瘤1例报道 白艳霞 常剑波 万 艳 毕鑑红 戴光荣 (356-358)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癌变2例报道 刘兆辉 范 爽 丛 靓 张 莲 王丽英 (359-360)

联动模式成像内镜对检出结直肠息肉的诊断价值 丁慧慧 于红刚 季梦遥 (428-431)

品管圈在提高老年患者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成功率中的应用 郭美霞 许小兵 李敏利 杜 青 戴子娟 张晓晓 张晓华 (432-434)

54例非特异性小肠溃疡的临床随访及回顾性分析 张金铭 李东颖 李建生 (435-438)

中毒性巨结肠发病机制及内科治疗新进展 赵姣姣 王玉平 周永宁 (445-448)

聚乙二醇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 杨 娅 常 江 吕德梅 (449-452)

肠道神经胶质细胞在炎症性肠病研究中的新进展 张 哲 陶明皓 李俊峰 赵 丽 张 蓉 赵曙光 王景杰 (455-457)

胆汁酸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李淑玲 李 闻 (466-470)

标准化质量控制是提高炎症性肠病诊疗中心质量的关键 陈旻湖 (481-482)

克罗恩病治疗的新理念 巫协宁 吴坚炯 (483-487)

白细胞介素-6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Th17/Treg细胞失衡中的作用 庞艳华 吴东方 马亚会 解有福 郝建宇 刘 振 李 宁 刘心娟 (488-491)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高 倩 李 瑾 刘 青 冯爵荣 王 帆 林 雪 向 莉 张 林 (492-496)

溃疡性结肠炎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探讨 刘治宏 崔立红 (497-501)

GSTM1基因型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Meta分析 陈影影 甄玲玲 费素娟 (502-506)

英夫利昔与肠内营养联用治疗克罗恩病的Meta分析 杨 欢 王 双 姜 政 (507-512)

英夫利昔在难治性及合并肠外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贾 燕 潘元明 陆晓娟 范如英 范 鑫 王艺霖 李世荣 盛剑秋 (513-517)

结肠型与非结肠型克罗恩病的预后及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黄超群 王德欣 (518-522)

克罗恩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邓 欢 刘颖慧 曹 攀 董卫国 (577-581)

结肠炎结肠动力紊乱与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薛力玮 刘 颖 (582-584)

质子泵抑制剂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马文慧 赵 艳 和水祥 (585-587)

克罗恩病患者胶囊滞留4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贾 燕 李世荣 王继恒 杨欣艳 潘元明 王艺霖 盛剑秋 (592-595)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神经纤维瘤病1型: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宋 晓 伍东升 黄 璨 吕 红 李全晓 李 骥 钱家鸣 (598-600)

肠息肉介入治疗后复发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李万红 (670-674)

顿服与分次口服美沙拉嗪对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的Meta分析 李冲慧 夏兴洲 王万聪 李金丽 赵胜男 司远方 (677-683)

miRNA-155在阑尾炎及肠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米 琛 厉英超 任 莉 宋政军 (684-688)

单纯性胃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王荣玉 丁雪丽 武 军 田字彬 (708-711)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伴肠穿孔腹膜炎: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张晴晴 邱淑玉 杨娜娜 谢国荣 闫振武 孔维珠 (674-676)

不同时间口服二甲硅油对结肠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杨孝孝 戴 夫 彭 琼 甘惠中 丁洋洋 (756-759)

应用Bristol大便分型量表指导不同肠道准备方案的效果 丁杨杨 王光绕 彭 琼 杨孝孝 鲁 莹 (773-776)

十二指肠乳头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向宜品 张彩凤 周慧聪 肖怀葱 韩 宇 (777-780)

HDAC1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李青云 肖 鹏 司徒伟基 蔡思思 (781-785)

炎症性肠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李 婷 王巧民 (813-816)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在肠内营养之外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陈健鑫 舒建昌 朱永建 黄海锋 叶国荣 (817-820)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表现及病理学特征 高凤婷 黄文斌 (876-880)

胶囊内镜在343例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美丽克扎提·安扎尔 米亚赛尔·力提甫 高 峰 (881-884)

血清炎性活动指标、Th17/Treg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马海芹 赵小静 张红杰 (885-890)

71例克罗恩病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王 玥 姜相君 (892-895)

焦虑及抑郁评分与慢性便秘患者临床不同伴随症状关系研究 窦迎春 曲海霞 许倩倩 李 青 马 健 周长宏 于新娟 孟欣颖 (896-899)

影像学检查对Lemmel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李 丽 杨幼林 (947-949)

颇得斯安治疗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报道 罗 茜 崔红利 陈东风 (954-956)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价值 胡玲珍 陈志芬 (1031-1034)

改良的粪便脱落细胞富集方法的富集效率分析 张静宜 杨 静 邹 明 何玉琦 盛剑秋 (1035-1039)

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 陈丹丹 吴克俭 周 婷 (1040-1044)

前向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低位直肠侧向发育肿瘤的治疗价值 刘晓岗 阳运超 张仁翼 胡 晓 陈子洋 (1045-1048)

门静脉血Angiopoietin-2 mRNA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刘少平 胡亚华 张 海 何仁胜 张惠芳 (1049-1053)

腹主动脉瘤肠瘘合并消化道出血5例临床分析 罗 佳 王梦然 肖 瑶 谭曼红 (1073-1076)

少见十二指肠球部间质瘤1例报道 吴 振 胡彦建 胡彦华 林雨佳 吴德全 (1079-1080)

克罗恩病和自身免疫 巫协宁 吴坚炯 (1081-1085)

膳食纤维平衡的基本概念 张厚德 张厚瑞 (1086-1096)

幽门螺杆菌感染: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饶银花 骆子义 (1139-1143)

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 闫志辉 崔立红 贺 星 李 超 弓三东 罗 哲 郑 岩 李 辉 (1144-1147)

腺瘤性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肠镜随访时间间隔的比较观察 张 莉 周建宁 任宏宇 刘 俊 (1148-1151)

血清总胆红素及胆碱酯酶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 陈影影 甄玲玲 费素娟 (1152-1156)

胃空肠结肠瘘致慢性腹泻1例报道 刘建伟 李如源 王 青 (1156-1157)

结肠镜下巨大直肠异物取出术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戴 结 白 芸 付 鑫 梁丁保 胡炳德 (1195-1196)

孤立型息肉样十二指肠平滑肌瘤1例报道 张 娜 刘海峰 (1197-1198)

门静脉系统血栓致全小肠坏死1例报道 柏 勇 高 静 肖 婧 (1199-1200)

虎杖苷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对Hedgehog通路

影响 吕婷婷 杨 雷 沈 磊 (1228-1232)

BK表达在雌二醇介导的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 姜 玲 汤玉蓉 熊文婕 俞 汀 沈小雪 张 灵 林 琳 (1233-1238)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基因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 艳 徐智媛 程 宇 杨晋辉 (1239-1243)

单发与多发结肠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张 莉 潘晓莉 任宏宇 刘 俊 (1244-1247)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同给药方式对上午行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

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杨 娅 常 江 宋丽君 庄 琳 杨晓琳 石保平 (1250-1254)

窄带成像技术和蓝激光成像技术在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 曲 浩 崔 俊 黄留业 (1305-1307)

炎症性肠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 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张飞越 刘 通 高 攀 费素娟 (1312-1314)

双气囊小肠镜诊治胶囊内镜滞留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印安宁 曾 智 郑勇斌 刘 军 赵 亮 丁一娟 于红刚 (1315-1316)

质子泵抑制剂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否有影响? 郑运全 王承党 (1341-1346)

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宋 凡 谭诗云 (1347-1350)

肠道菌群和TLRs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赵 柳 刘 静 张德凯 (1351-135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与结肠癌关系的研究 王凤娇 韩继武 (1355-1358)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李 娜 盛剑秋 (1359-1362)

si RNA介导COX-2基因沉默对大肠癌LOVO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李 明 谭诗云 (1363-1366)

吲哚美辛联合奥沙利铂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吴维宇 覃 岭 张 军 高 龙(1367-1371)

下调KDM1A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潘春鹏 李 峰 (1372-1376)

补体C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桑 楠 张会爱 葛 献 陈梦雪 李学良 (1377-1382)

IL-38及其受体IL-36R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 瑜 金建军 田笑笑 (1383-1385)

TLR4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相关性Meta 分析 沈 瑶 熊远果 张 洪 (1386-139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相关菌群及其与症状的关系研究 王深皓 钟文婷 鲁晓岚 史海涛 赵 刚 张 静 靳耀峰 王双妮 赵红莉 (1412-1418)

34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张惠娟 宋巧炎 石梦林 赵兰芳 李 健 (1419-1422)

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直肠肿瘤影响的研究进展 赵春山 王 彬 张莉莉 王邦茂 (1446-1448)

色素内镜在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监测中的应用 万 健 吴开春 (1449-1451)

肝相关疾病

Child和MELD动态评分在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比较 屠 军 李慧瑛 李 峰 (75-78)

去乙酰化酶1在肝癌干细胞更新中的机制研究 牛静伟 张勤生 王桂菊 (79-84)

肝细胞线粒体中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陈 倩 张文斌 张海月 刘 扬 龚作炯 (115-117)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蔡 欧 谭诗云 (130-13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过程中差异基因的功能研究 姜 华 高建鹏 王 辉 张志波 (167-172)

金葡菌的生长速度和凝固酶活性对巴马小型猪化脓性肝脓肿形成的影响 张汝钢 张修礼 杨云生 (173-176)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CY1215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 刘 扬 张海月 焦方舟 张文斌 陈 倩 龚作炯 (177-181)

miR-22靶向SIRT1促进人脂肪肝细胞中脂肪沉积的机制研究 郑晓筠 黄浩辉 何 杰 李瑜元 聂玉强 杜艳蕾 周永健 (182-187)

儿童肝脏肿瘤158例临床分析 程勇卫 周少明 周建利 郑树芳 (188-190)

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张 静 陈明锴 (341-345)

大鼠肝内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张曼卡 马慧敏 张 健 李玉凤 叶小慧 李 鑫 (387-389)

3种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鲁智文 潘晓莉 宋宇虎 (390-392)

慢病毒介导的脯氨酰寡肽酶过表达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周 达王 晶何玲楠李梦婷孙 超 陈源文 范建高 (393-398)

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张超群 谭诗云 (399-4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脏左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张世荣 陈志惠 孙文静 文良志 刘凯军 郭 严 魏艳玲 王 斌 顾小红 陈东风 (402-405)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吕笑娟 孙亚星 冯永星 李东颖 李建生 (406-408)

PRR11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宋宗昌 郭春亮 唐家宏 朱 璐 申品颖 张 红 韩怀忠 赵鹏飞 (409-412)

以肝病为首发表现的Wilson病患者病理及突变位点分析 李 慢 周新刚 张 亮 王 鹏 (413-417)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肝性脑病发病的研究进展 张 柳 田德安 (458-461)

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宋 琪 谭诗云 (462-465)

成功救治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1例报道 董晓锋 王全楚 (478-48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伟伟 耿晓松 宋新文 (556-559)

240例不同类型休克伴缺血性肝炎的临床资料分析 郑德权 符照康 李永超 (560-562)

血清鞘脂用于乙肝相关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蒋莹莹 铁 偲 王 扬

程香普 卞丹丹 王 婷 刘 梅 段钟平 郑素军 张金兰 (563-568)

Toll样受体在寄生虫引起的肝胆管纤维化中的作用 韩 慈 刘偲奇 宋 蕾 路 越 李云鹏 张德凯 (588-591)

颅咽管瘤术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付来琳 刘迎娣 刘 博 张 帅 何占娣 (595-597)

2018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推荐要点 薛同春 叶胜龙 (601-604)

肝细胞癌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疗模式的重要性 葛宁灵 (605-608)

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相关miRNA 赵西太 聂青和 (609-612)

Nek2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赖晓波 聂玉强 黄红丽 李鹰飞 (613-616)

山萘酚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王慧娟 郭海清 张向颖 时红波 徐 玲 张 晶 张桓虎 任 锋 (617-622)

全反式维甲酸对HepG2肝癌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张 伟 王新平 张 华 梁 骁 吴 迪 (623-628)

泛素特异性肽酶22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王福成 元 刚 孙咏红 聂 芳 (629-634)

血清25(OH)D3水平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胡 雪 马静静 董卫国 (635-638)

共刺激分子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对低复制与再活动阶段表达意

义的研究 秦 维 杨 昭 祝素平 霍玉玲 李子月 赵彩彦 (689-69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潜在因素分析 任习芳 艾耀伟 张 祎 张丽静 (693-696)

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影响肝再生的研究进展 梁耀龙 王榕峰 缪辉来 (712-716)

局灶性脂肪肝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报道 甘 建 陈俊杰 程荣贵 (705-707)

5 339例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特征分析 陈俊梅 张桂玉 王 征 赵文敏 董培玲 娄金丽 丁惠国 (721-724)

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型检测在指导丙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瞿 新 (725-728)

帕利普韦、利托那韦、奥比他韦、达沙布韦和/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HCV感染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庄立伟 全 敏 赵莹莹 李 玥 李 贲 王笑梅 邢卉春 欧蔚妮 (729-733)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TX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魏铁军 张 恒 郭艺静 张永利 姜 萌 任文生 (734-738)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途径对肝硬化治疗效果的比较 王 敏 胡 皓 韩 英 (786-791)

脐带、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改善肝硬化大鼠的效果比较 高琳琳 王静敏 张艳鹤 杨继康 (792-795)

抑郁情绪对肝硬化患者血清hs-CRP、IL-1β和IL-6的影响 康琼丹 吴丽滨 刘 洁 (796-799)

药物性肝损伤致病相关因素分析 刘双平 伍伟平 曾庆铨 (800-803)

87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诊疗分析 刘清华 汪 凌 褚延魁 蹇泽英 康志龙 (804-807)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凌利容 谢文辉 李 丹 (823-827)

肝脏异位妊娠的诊疗现状 王继才 苏志雷 刘志发 姜兴明 邰 升 (829-831)

PTEN对缺氧复氧肝细胞HL7702氧化损伤的影响研究 王 伟 刘红春 李 静 李 铮 陈会会 杨 晶 (922-926)

恩替卡韦、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HBV cccDNA变化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庄立伟 赵莹莹 全 敏 李 玥 李 贲 王笑梅 欧蔚妮 邢卉春 (927-930)

游离线粒体DNA含量与HBV-HCC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董晓锋 王全楚 郑娇娇 朱晓红 张 燕 刘妲妲 梁 栋 王建斌 (931-93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生化特点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丁玉平 张 文 夏时海 吕成娇 杨 梅 毕 珣 李 海 (936-941)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报道 陈小兰 徐成润 苏亚勇 (957-958)

循证医学指导我国肝病临床研究和实践 王吉耀 (961-963)

从循证医学看《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的制定和价值 于乐成 陈成伟 (964-968)

用循证医学理念构建和管理全球最大的乙肝高流行区慢加急性肝衰竭高危患者队列 张 艳 尹 珊 顾闻怡 李 海 (969-971)

乙肝防治指南在我国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和思考 丁叶舟 王 晖 (972-975)

用循证医学观点看食管胃静脉曲张处理中的争议 黄晓铨 陈世耀 (976-978)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的循证临床研究 高 虹 王吉耀 (979-980)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简佑容 陈世耀 (981-985)

肝硬化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时期对预后的影响 陆申新 陈世耀 王 剑 胡国华 丁 红 (986-990)

血清炎症标志物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相关性的临床评价 黄晓铨 张 瑞 蒋颖溢 刘成凤 陈世耀 (991-994)

主动干预对肝硬化高危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首次出血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刘 楚 马丽黎 曾晓清 王 剑 李 锋 陈世耀 (995-1000)

循证案例: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的治疗选择 杨凯奇 曾晓清 陈世耀 (1001-1007)

细胞角蛋白18与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周 建 朱礼尧 冯伟广 刘兴祥 陆卫平 (1054-1057)

CTLA- 4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关联性分析 颜 敏 瞿 新 (1058-106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严旭禛 陈 巍 杨爱婷 赵文姗 尤 红 (1097-110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韩伟佳 刘 霜 段钟平 吴 桥 (1103-1109)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陈 卉 谭诗云 (1110-1114)

miR-199a-3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 陈天阳 侯天禄 成 扬 陈建杰 (1115-11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胰腺衍生因子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孙 露 赵 刚 李 红 史海涛 鲁晓岚 (1119-1124)

血尿酸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黄春明 聂玉强 胡中伟 杨 湛 周永健 詹远京 郭家伟 余卫华 欧志涛 (1125-1130)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魏重操 刘 娜 澹台新兴 肖彩兰 陈丽蓉 王进海 (1131-1138)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预测乙肝肝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郭鸿雁 (1167-1172)

QHF复方对人肝癌Huh7细胞生长凋亡、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对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影响 王 萍 姬生威 朱晓东 罗红兰 付 强 (1173-1176)

HBV RT区耐药变异对HBsAg的影响 庞亚博 汪莉萍 (1191-1194)

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对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 张 健 张曼卡 马慧敏 宋心成 何玲玲 李 鑫 (1280-1284)

中国肝静脉压力梯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 (1329-134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空肠间质瘤1例报道 赵亚亚 肖 萍 赵正斌 (1392-1394)

PPARα激活保护小鼠急性肝衰竭对CHOP的调节作用研究 房忠军 徐 玲 田 原 靳海英 时红波 任 锋 张向颖 (1423-1427)

妊娠期特有性肝病85例临床分析 韩璞青 孙 嫣 (1428-1432)

肝硬化相关糖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薛飞玥 李光明 (1452-1455)

年轻门脉高压致反复呕血黑便患者1例报道 俞骁珺 丁燕飞 谷雷雷 张梦茵 吴云林 陈 平 (1458-1460)

胆胰相关疾病

复发性胰腺炎的诊疗研究 顾 伦 赵胜兵 王树玲 夏 天 姚 君 柏 愚 李兆申 (13-16)

胰腺癌诊疗的研究现状 高 攀 朱祖安 (17-21)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田泽敏 高 青 (22-24)

不同评分系统对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的比较研究 张映媛 黄 华 路明亮 康祚昌 蒋明远 林凡榆 (25-29)

老年急性胰腺炎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和 芳 张 玫 杨 爽 朱鸿明 李邦一 王 晨 高艳秋 (30-34)

慢性胰腺炎大鼠肠运动功能和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陈 雷 余保平 罗 丹 林梦娟 (35-38)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石 娟 董卫国 (39-42)

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疗效分析 黎 莹 马 冬 (43-46)

MicroRNA-144-3p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罗和生 陈小丽 田 霞 黄晓东 (47-50)

89例晚期胆管癌患者生存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邱 军 王雪清 张 波 罗 恩 王 俊 (85-88)

治疗性内镜辅助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ET-1和 TNF-α的影响 胡洪生 沈 丰 吴红伟 张 桢 付海峰 孙少华 (329-332)

胆道出血的诊治进展 罗晓亮 杜国平 (471-477)

胆囊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冯世杰 万百顺 贺 涛 王效谦 张 玲 (703-705)

经直肠纯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保胆手术与外科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或息肉的效果对比观察 孙倩儒 胡丽红 (760-764)

血清和肽素在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下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研究 蒋立钊 刘 石 (808-812)

胆囊癌诊疗现状及进展 侯海鹏 苏 洋 (832-835)

FoxO3a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刘 嵬 王 成 刘 卫 唐 郡 李远美 严和中 侯曦露 梁兴伦 (942-946)

血常规不常用指标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 张 艺 冯志松 (950-953)

ERCP诊断胆管乳头状腺瘤1例报道 狄育竹 徐洪雨 (890-891)

E-cadherin、β-catenin、MLCK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韦宇乐 唐国都 梁志海 覃蒙斌 符洪宗 覃凌燕 韦珍平 (1177-1185)

联合PCT、D-D、CRP及IL-6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临床价值 祝孟萍 朱炳喜 (1186-119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辅助插管价值探讨 马镇坚 王小忠 许 选 陈佩松 (1290-1293)

WWOX对胆囊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薛 杨 魏莉娟 徐 航 (1294-1298)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进展 陈 娜 周中银 (1308-1311)

胰腺未分化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钱 波 李 杨 徐 敏 (1317-1320)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8,广州) (1321-1328)

评价口服万古霉素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刘 鑫 李林娟 冯义朝 张 锦 (1433-1436)

其他

血管造影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潘大维 陈东风 (89-9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当前的挑战 李颖怡 汪余勤 (121-12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 王 雪 赵心怡 吕晓辉 李异玲 (134-137)

不同数量13C-UBT检测值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王新国 艾合买江·库尔班 高 峰 (154-159)

美常安在根除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方案中的疗效评价 金 雷 戴 萌 代凤玲 李蜀豫 朱文成 (160-163)

几种常用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的追踪比较 李彩丽 万 丽 成 丹 徐倩倩 孙泽群 (164-166)

艾塞那肽与胰岛β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左 强 陈 轩 徐 亮 (208-211)

利福昔明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叶院宁 毛 华 汪芳裕 (212-215)

三氧化二砷与组蛋白修饰模式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新宇 陈 鹏 陶宣辰 (351-355)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临床病理分析 高汉青 韩 静 孙淑珍 马怡晖 (452-454)

红霉素输注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薛 挺 胡 锋 (551-555)

内镜下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研究进展 赵 宇 罗和生 (573-576)

C反应蛋白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王万聪 夏兴洲 李冲慧 李金丽 赵胜男 司远方 (697-702)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成功1例报道 娜日格乐 成 虹 胡伏莲 (717-720)

上消化道异物267例内镜诊治分析 冯志强 张 龙 赖晓波 李永强 聂玉强 (748-751)

透明帽结合胃镜取物术治疗消化道异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王军艳 陈建婷 杨柳青 (752-755)

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杨 艳 周中银 陈 璐 (765-768)

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安全性分析 刘乐天 (769-772)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Cronkhite-Canada综合征1例报道 胡 倩 张秉强 (838-840)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在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李 波 彭 婕 王 朋 熊 霞 (900-904,908)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 胡伏莲 张声生 (1008-1016)

非心源性胸痛诊断策略 王 虹 顾而立 (1067-1070)

85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及随访分析 钟 慧 高 青 (1158-1161)

多聚糖止血粉在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及其与凝血酶冻干粉预防再出血的对比 丁 慧 陈慧敏 赵韫嘉 张 尧 李晓波 房静远 戈之铮 (1162-1166)

内镜下上消化道内异物取出688例临床分析 罗晓雅 刘 亮 张澍田 (1255-1257)

一种高效廉价的H.pylori根除方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铋剂四联疗法 李颖怡 章瑞南 孙 芳 曹海霞 汪余勤 范建高 (1275-1279)

超声影像技术与FibroTouch在体检中的应用 徐 信 孙亚玲 朱丽琴 杨 玲 杨 锐 (1285-1289)

同型半胱氨酸与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性研究 陈春春 罗和生 (1437-1440)

环状RNA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胡 彤 徐丽娟 顾卓然 庞 智 (1441-1445)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误诊为慢性胃炎1例报道 熊婉媛 张 萌 卢利霞 杨艳丽 于晓辉 (1456-1457)

猜你喜欢

内镜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中国内镜杂志》主编简介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主编简介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