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入的高中英语深度教学策略
2018-03-05杨文静
杨文静
(武钢三中,湖北 武汉 430080)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近十年来,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十分活跃,各种教学模式、课堂策略和技术层出不穷,但大多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停留于师生教学程序简单翻转和师生教学时间粗暴分配的层次上,对文化的教学则多是浅尝辄止。本文中笔者将对高中英语学习中文化融入的现状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入的现状
安德森(Anderson,L.W.)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即事实性知识(Factual Knowledge)、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但是现有教学模式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轻语言的灵活运用、重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导致将所有知识都当作事实性知识来处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单一的教学方式便成为必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法灵活地运用教材,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编排上,努力把文化渗透在语言运用中,多以情境的方式呈现,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大多数教师却只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为标准,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不对其进行有效地整合,有些教师甚至为了尽快完成教学进度,毫无理由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肆删减。
(二)教学方式单一,对文化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以自我为核心,所有听、说、读、写内容的展开都以提高学生考试技巧为主要目的,完全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的文化底蕴。
(三)不重视文化差异性比较,对本土文化渗透力度不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对文化差异性方面理解性地认知,才能真正地运用好一门语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教师只停留在语言知识传授的表层阶段,而忽略了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狗在中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很多含贬义的词“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等多与它相关,但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狗因“loyal and responsible”而被视为人类的好朋友,例如:“a lucky dog”、“love me, love my dog”。如果只是教授其字面意思,而忽略了对其在东西方文化中差异性的介绍,不仅让学生只有一个表层的认知,同时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乐趣。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的深度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Eric Jensen提出的,在我国,由著名课程改革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元祥教授领衔,自2010年开始实施“深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深度教学不是指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不是对知识的表层学习、表面学习和表演学习,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占有和机械训练,而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完整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是对知识的深度学习。文化融入,与传统的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将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的教学方式不同,既指教师在课堂上对文化潜移默化的输入,让学生能够准确恰当而又得体地理解并运用语言,又指教师注重中外文化的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结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NSEFC)的教材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做法,效果甚佳。
(一)研究教材话题,强调教育教学中的文化渗入
NSEFC教材本身具有鲜明的文化渗透特点,其每个单元都以话题为主线展开。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介绍相关文化知识。教师可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深层次积累文化知识。
1.课前
教师在开始一个单元的话题前,布置一个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准备与此话题相关的文化知识资料。充分利用该单元的第一节课Warming Up部分,给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共享资源。教师可再整合补充将本单元的相关文化知识系统清晰地展示给学生,把Warming Up部分处理为文化介绍课,以此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做好学习和心理准备。
例如:NSEFC Book 6 Unit1 Art的Warming Up的教学环节,笔者结合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的艺术方面的知识,将其设计为艺术概况课。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材料有Their favorite paintings、Brief introduction of some famous artists (Including their nationalities, works, anecdotes and so on)。学生介绍部分采用猜谜游戏形式。如让学生先介绍该画家最具特色的一点,由全班同学猜出该画家名字后,再进行简单的介绍。在这一环节教师不仅可以从学生的介绍中因利导势引出该单元涉及到的西方艺术流派的名称,并丰富了学生有关于欧洲艺术流派的背景知识。
2.课中
NSEFC教材话题广泛,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有小说节选、电影剧本、电子信件等。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深层次地掌握,不同形式的课文内容其教学形式也应相应有所不同。
例如:NSEFC Book 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百万英镑》的教学环节,该单元主体内容是以剧本的形式出现。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笔者首先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了原版英文电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剧本的划分及个人兴趣进行分组表演,学生也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改编。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不仅仅对于本单元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达到了语言知识灵活运用的目的。
教学形式的不同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在课文部分的处理上,在语法部分的处理上也应做些变革。
例如:NSEFC Book 5 Unit4中对于语法Inversion(倒装)的引入,可以打破以前对语法规则进行直接讲解的方法,而改为童谣引入法。以童谣Insy Winsy Spider为例,歌词为:Insy winsy spider went up the water spout. Down came the rain and washed the spider out.Out came the sun and dried up all the rain. Then the Insy winsy spider went up the spout again.其中画线部分就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完全倒装这一语法现象。通过这一方法,学生才会将语法和语言本身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对待。
3.课后
一堂完整的课程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内的合理统筹,还需要课后的有效巩固。常规教学中以课后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主要衡量标准,完全忽视学生对所学内容文化方面的检测和要求,久而久之,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变成了另外一门科目,而非第二语言。笔者认为想要真正做到文化的深层次渗透,课后也应当相应布置一些更具开放性、启发学生对语言文化进一步探究的任务。
例如:NSEFC Book 6 Unit4 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的教学环节,在讲授完第一篇课文,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全球变暖的成因和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们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通过这一方式,让原本十分枯燥无趣的理论研究变成了贴近生活的实用小贴士,一方面达到让语言真正落到实处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突出了环境保护这一文化主题。
(二)淡化教师影响,让学生主导课堂,加深文化理解
在教学中淡化教师影响,鼓励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拿来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进行NSEFC Book 6 Unit1 Art这一单元时,主课文Using Language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纽约的五大著名博物馆,考虑到学生们对这一领域相对陌生,如果单纯只是当作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仍由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课程内容不仅显得异常枯燥,而且也完全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笔者另辟蹊径,按照这五个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并制作海报。学生们通过相互合作,以图片、文字甚至是PPT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进行了展示,让课文文化内容的传递不再仅限于文字的形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得到“渔”的能力,能够在学习型社会里拥有持久的竞争力。
(三)借助网络资源,利用文化渗入的各种机会
在教育资源多元化的今天,教师需要合理使用各种工具,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也是这个科技信息爆炸时代教师们面临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可以获取的英语学习渠道也越来越多,作为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借助网络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笔者通过BBC六分钟英语这一App,选取与所学内容相近或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以文章填空的模式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定期接触到更为地道的英语。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交叉渗透。从以上教学实践看,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进行,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才能做到真正的英语深度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4]4号,2014.
[2]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7).
[3]Anderson,L.W.et al.,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 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M].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2001.
[4]李剑军.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