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2018-03-05张甜甜
张甜甜,李 莲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03)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形势下,也伴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每年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中真正实现就业的大学生比例低、就业满意度不高,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人才输出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错位,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要找准改革发力点,以供给侧、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从而实现高校人才输出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平衡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问题,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中适合社会人才需求岗位要求的比例较少,供需矛盾突出,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侧的“产品”质量,即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专业层次、各学历层次、各素质层次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岗位需求,大量社会岗位急需的人才招不到合适的高校毕业生。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用工荒”与“就业难”周而复始,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之举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人才的供给只有适应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才能持续。这就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人才最大的供给方,需要根据行业变化、产业调整等总体布局和安排来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善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现实需求
曹洪军在其文章中对新供给经济学的核心内涵界定为:“以供给侧为切入点,以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同时发挥供给与需求、政府与市场的双向作用,以创新性、精准性、有效性和质量性供给谋求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就业难,难在“人职匹配”,难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严重失调,也就是现阶段培养的大学生不能满足高速经济发展之下的人才实际需求。因此,要从本质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尴尬的局面,高校必须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开展相应的结构性改革,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尤其是创新型的人才市场需求。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节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人才需求紧缺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是庞大数量的毕业生无法就业,一方面是社会人才需求紧缺,供需错位的矛盾势必会影响社会的整体稳定发展,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时代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协调。因此,要实现人才供需平衡就必须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这也是调节大学生就业难与社会人才需求紧缺的时代要求。
二、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现实挑战——供需矛盾突出
(一)大学生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的失衡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学历层次应该由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形成金字塔型。但从我国当前学历层次的构成来看,本科生规模增长速度之快,已经严重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地方院校升级本科,加剧了本科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数量是有了,但是出现了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基础不扎实、实际技能欠缺等问题。知识密集型产业所需求的高端人才数量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也同样稀缺,人才市场陷入“招工难”与“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困局。“用工荒”问题凸显的背后,折射出人才市场供求匹配度的巨大差距。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用人比重一直维持在六成以上,占新生劳动力近一半的大学生根本无法与市场六成以上的需求对接,而知识密集型人才的需求大于其供给量,供不应求的高端人才,同样反映出供求匹配度的巨大差距。
(二)大学生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在人力资本市场中,需求方根据实际用工需要,对应聘人才的专业有具体要求,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应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一致。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2—2012年文科类毕业生供给比例由39.87%持续增长到50.95%,而理科类毕业生供给比例由60.13%持续降低至2009年的49.05%;基础学科毕业生供给比例由2002年的24.11%持续上升到2009年的30.08%,2010—2012年分别为29.81%、29.81%和29.62%,而应用学科毕业生供给比例总体呈下降态势,由2002年的75.89%下降到2009年的69.92%,2010—2012年分别为70.19%、70.19%和70.38%”[2]。由以上数据可见,我国大学生专业结构比例极不均衡,文科生供给比例持续走高,应用学科毕业生供给比例持续下降,大学生就业难与专业结构的不均衡发展有较大关系。专业结构不合理,自然无法匹配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导致出现有些专业供不应求、有些专业供过于求的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和整体的就业质量。
(三)大学生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创新型”社会的人才需求倾向于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大学生。高校的培养模式中,创新训练比重在现阶段仍然不足,学生的意识中理论知识的学习远重要于实际训练,加之实践训练课程在检验课堂效果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从而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社会需求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会因供给不足而停滞。如果培养模式不加以更新,因能力结构不匹配而引发的供需矛盾也将持续存在,从而会加剧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工难的现状。岳昌君等调查发现:“规模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机器人,理论知识学习有余,而能力方法训练不足,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严重缺失。许多毕业生并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3]。
三、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供需平衡互动
(一)减少无效供给——调整大学生学历层次结构
在上文中提到,“用工荒”问题凸显的背后,折射出人才市场供求匹配度的巨大差距。而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加强对大学生学历层次结构的评估和管理。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增大劳动密集型人才、知识密集型人才培养的比重,有效、合理的配置现有高校各类资源,让高职高专学生技术有所长、高学历人才知识有所用;调控高校招生规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减少人才无效供给。
(二)加强优质供给——优化大学生专业层次结构
大学生供需困局未来一段时间还将存在,为了缓解或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应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基础学科、应用型学科的关注度,从“需求侧”角度出发,调整横向专业结构布局,使专业发展均衡化、合理化、科学化,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人才输出优质化、精准化,从而以优质的人才供给满足人才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精准对接。
(三)扩大有效供给——改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依靠政府宏观调控减少无效人才供给,依托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增强优质人才供给,当然也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三者合理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来实现扩大人才有效供给的目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政府应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高校在此时代背景下,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双创基地为依托,助推人才质量的提升,同时高校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外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从而带动学生整体就业质量的提高。
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改善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结构等方面出发,凝聚政府、高校、社会的力量,对于缓解高校大学生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提出减少无效供给、增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的建议,以改善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协调发展,从而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曹洪军.论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学术论坛,2016(5).
[2]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机构性矛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04-106.
[3]岳昌君.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
[4]廖利明.供给侧改革要求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新思路[J].继续教育研究,2017(8).
[5]马廷奇,李璐.大学本科教育的适应与超越——兼论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4).
[6]李彬.高校学科专业机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