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稳定性对于艺术体操技术动作完成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8-03-05马晶晶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30830保定市县学街小学河北保定07000
□ 冯 斌 马晶晶(.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天津 30830;.保定市县学街小学 河北 保定 07000)
踝关节是运动员机体末端的复杂性小结构关节。但是对艺术体操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控制身体平衡以及保证身体在运动当中的稳定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身体难度动作中的原地快速旋转,踝关节的反复收缩伸长交替运动。在这类运动中,踝关节力量素质的大小对于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稳定性以及质量意义非凡,并且踝关节用力持续稳定,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运动员灵活控制身体其他关节做结合类的技术动作。同时从踝关节自身收缩伸张的交替时间长短,也直接决定了身体难度动作的难度系数。踝关节力量素质优异,能够提供充分的动能以及稳定性,不仅可以减少动作单次所需要的时间,也能够提高重复性技术动作的动作速率。从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旋转类动作的整体分析,在完成连续旋转动作以及通常情况下旋转之后的平衡动作过程中,需要在没有准备动作的基础上,达到最大程度的旋转动力,对于全身组织的协调性综合发力,还需要充分的蹬伸脚踝来完成初始动能的供给。另外在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单脚支撑旋转时,蹬地脚的用力直接影响到运动员是否能够充分的得到角动能发力方式,能够在水平稳定位置的加速运动,是获得更好技术动作效果的保证。
中国国家艺术体操代表队在重大比赛中,尤其是亚洲以及国际赛事当中都表现出了应有的运动水平,并且经过多方的努力,在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当中,中国艺术体操代表队在集体项目里发挥出了最佳竞技水平,获得了艺术体操团体全能第二名的好成绩,第一次站在了世界的领奖台上面。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艺术体操姑娘获得的好成绩更加激发起了队伍的自信心,励志在国际赛场上能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之后2014年艺术体操世界杯匈牙利站的比赛之中,我国艺术体操项目运动员在三球两带的单项比赛中名列第一,实现了中国艺术体操队的又一大标杆性意义,也意味着中国体操运动事业正式的进入了世界艺术体操发展的前列国家队伍当中。由此可见,对于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以及赛场当中的身体难度动作完成时,所涉及到的运动员踝关节稳定性的研究既是艺术体操这项体育运动项目在发展变革当中,既是完成技术更高难度动作的需要又是备战世界大赛取得更加优异成绩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于艺术体操运动训练的深层相关理论进一步的延伸,和弥补在一般性训练和专项性训练上的不足。在世界体育运动发展氛围的带动下,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方向要接受国际范围良好环境的影响,更要紧紧跟随世界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步伐,加快发展的脚步,增强在艺术体操竞技比赛当中运动员运用技术动作以及在备战期间对于运动员专项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创新性研究。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京津冀地区艺术体操代表队的现役运动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分布在国家二级运动员十六人、国家一级运动员四人,依据实验要求,将运动员按照年龄、训练年限、运动等级水平进行平均分配,其中,实验组运动员十人,试验方法采用以提高踝关节小肌肉群稳定性力量因素为目的训练内容;对照组运动员十人,采用一般性训练。将跳步、平衡、旋转三类难度动作中,具有代表性的跨跳、有帮助的侧举腿平衡和阿提丢旋转三个动作,作为实验测试的指标,通过实验前后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本文研究内容为主旨,通过搜集、整理艺术体操运动员踝关节稳定性对身体难度动作影响的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著作、期刊(报刊)文章、政府文件等,对之前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形成体系,并以总结出的研究体系为基础展开。
(2)专家访谈法。
到艺术体操运动队工作一线期间,很好的利用每一次和教练员以及运动员沟通的机会,对专项踝关节训练做更深入的了解。对不能解答的问题以及不确定的问题请教相关领导专家,并且做了详细的记录作为本文撰写的第一手资料。
(3)实验法。
身体难度动作的构成由跳跃、平衡、旋转三部分组成,通过走访艺术体操方面的专家及裁判员,并与教练员沟通受试者的实际训练水平,将三类身体难度动作中的跨跳、有帮助的侧举腿平衡和阿提丢旋转这三个身体难度动作,作为衡量踝关节稳定性的测试指标,测试采用打分制,由4名裁判员对实验前后的测试进行打分,分数统计方式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保留中间的分值,并以此作为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在实验前与试验后分别对踝关节基本能力做测试,测试方法分别采用纵跳摸高和闭眼单足平衡这两个最常用的指标。在实验进行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在人数、练习场地、实验练习时间(每次30分钟)、实验次数(每周4次)、实验持续时间(共10周)、器材的准备做到一致性。对实验结果所采取的方式上面,采用考核以及教学单独进行的原则,在进行对比实验之前,对两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进行基础采集,试验后通过对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以求通过实验性训练,检验踝关节训练对于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难度动作的影响。
①实验原理分析
从艺术体操项目的生理学角度分析,运动员踝关节是身体进行运动的末梢关节,尤其是在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伸长收缩所体现的力量素质,是高质量完成身体难度技术动作的重要保障。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踝关节小肌肉群向心收缩的练习以及时间的高标准要求,能够极大的提高跳跃旋转动作的完成质量,艺术体操项目平衡动作的动作维持阶段,所采用的末端发力就是运动员完成平衡技术动作运用到的踝关节持续做功。在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训练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从运动项目出发考虑到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时踝关节正确的生理解剖学位置,又要保证在大强度的训练情况下,运动员能够高质量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
②实验训练内容及要求
通过大量对踝关节综合素质训练方面的文献,并对实验训练方法的安排,在专业教练员以及艺术体操方面专家学者的认可下,选择了以下几个能够充分满足研究目的所进行的训练内容。
对实验组进行以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踝关节小肌肉群稳定性力量因素为目的,发展踝关节爆发力、柔韧性、控制能力的训练。对照组采用一般性训练方式,以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踝关节快速收缩能力和控制力。在进行实验性训练当中,对于实验组运动员的下肢发力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是以踝关节作为主要发力点,用来限制下肢的弯曲程度,膝关节辅助用力。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干预前、后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情况的对比分析
(1)跳步难度的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运动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踝关节专门性练习后,对完成跳跃难度动作时的关节发力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本体感觉,从而促使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时,能够更准确的把握用力方式;从空中姿态方面来分析,通过良好的腾空,使运动员获得一定的高度,也使运动员能够在空中姿态方面对末梢关节加以控制,避免了在完成动作时因勾脚等关节用力不到位而产生的扣分因素。测试结果显示,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这与专项的柔韧素质、协调和灵敏素质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表明,个别受试对象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这是由于在专项训练中经常涉及跨跳难度动作的练习,受试者通过不断重复练习,使其能够更加娴熟地掌握技术要领。
(2)平衡难度的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受试者在为期10周的时间里进行了系列的强化练习,针对高起踵、维持身体重心这一要素进行了专门性的辅助练习,使其直观的影响了肌腱组织及韧带组织的加厚加粗,促使关节周围肌群能力提高;从主力腿方面分析,由于辅助练习的动作发力方式近似于难度动作的起始阶段,受试者通过10周的强化训练,对快速高起踵这一动作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在反复多次的练习中能够更为准确的掌握身体重心,加之由于其他专项练习的促进作用,使受试者的完成质量有大幅度提升;从动力腿方面分析,在良好的身体重心掌控下,受试者能够将注意力更好的转移,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关注脚背的姿态,从而避免了因脚尖问题方面的扣分。对于对照组的测试结果,个别受试对象的完成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这是由于在专项训练中经常涉及平衡类难度动作的练习,受试者通过不断重复练习,能够加强技术动作的熟练性。
(3)旋转难度的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经过专门的踝关节练习,对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质量有一定的效果,在反复强化的高起踵状态下,受试者对高起踵瞬间完成旋转的控制有了更进一步的本体感受,能将所有的发力有机结合,使旋转动作中主力腿踝关节不论高度还是旋转的稳定性来说,都有提高;从动力腿方面分析,因动力腿的位置属于视线外,运动员对动作的感知完全来自于本体控制,有了良好重心的支持,促使受试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对脚踝加强控制,从而避免了因脚尖方面的扣分。对照组在完成方面,整体完成质量也有所提高,这是由于专项训练中,经常重复此类型的动作,运动员在多次重复的过程中,对动作的本体感觉有所提升,熟练性加强。
实验结果表明,在日常运动训练过程中,对于提升运动员踝关节小肌肉群力量素质的训练尤为重要。任何体育运动项目在竞技层面训练方式以及练习内容的单调陈旧性,及易造成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艺术体操运动也不能脱离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很多优秀运动员会在训练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不科学不针对性盲目的训练,而过早的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表明了运动员在反复大负荷的训练方式影响下,对于艺术体操运动员踝关节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3、结论
踝关节的专门性练习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提升有较好的作用,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完成身体难度动作的质量,通过提升关节稳定性,还能有效的控制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帮助运动员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提高踝关节能力的练习,要从身体难度动作的发力方式与发力特点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辅助性练习方法,使其与专项动作相吻合,不能脱离专项动作技术的特点,要从提高踝关节的力量、速度、柔韧三个方面出发,全面、综合的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