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2018-03-05李杰桃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1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大学生

□ 李杰桃(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 佛山 528216)

高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往往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欲望,而从上体育课到自主体育锻炼之间一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情感之间又往往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个人的情感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尤其需要将自己对活动的兴趣融入其中,并在之后产生非常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广大学生只有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才能够起到放松身心和有效缓解精神状态的效果。本文主要就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全面哦调查,并就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出相关的意见。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主要针对某市十所大学的300名学生展开调查,300名学生中,男生有130人,女生有170人。

1.2、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来进行全面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调查问卷28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4%。

(2)访问面谈法。

对某市部分学生进行面谈,并有效询问他们关于体育锻炼的看法。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过程中,主要的调查的内容包括锻炼时间、锻炼目的、锻炼方法和影响锻炼的因素和其他几项内容,之后再将调查的内容进行全面汇总。

3、影响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中,50.6%的学生认为大学内部的锻炼条件一般都比较差,很多运动场的建设也没有很好地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器材的缺失和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32.6%的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过重而自动了放弃了体育锻炼的机会,有些大学专业的学习任务过重,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18.6%的学生认为由于在大学普遍缺少人的监督,从而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动机和兴趣来参加体育锻炼。

从体育参加的内容可以看出,58.6%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球类运动,9.2%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武术运动,14.3%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器械运动。剩下的学生则喜欢游泳和田径运动。而因为每个学生喜欢的项目有所差异,因此其场地和器材的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尤其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参与进行有效疏导。

而从以上分析的数据可以概括出,影响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3.1、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认知程度明显不足

身体素质在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建设中一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尤其需要在积极的体育锻炼过程中更好地接受有关的体育健身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其综合素质。但是,现代的大学生的课业负担都很大,而且空余的时间又都沉浸在网络游戏和实习找工作的过程中,大都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并不明显关注。而在参加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片面的追求、过度兴奋和盲目自信而没有办法挖掘出体育锻炼内在的价值。

3.2、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正如上文现状中调查的结果所示:由于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都没有办法更好地进行准备工作。而正因为没有进行全面的准备活动,因此也就没有办法在后续的活动中更好地克服内脏产生的生理惰性,并更好地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因此很多学生在后续的激烈运动中打好准备。很多大学生甚至在后续运动的过程中也没有能够认真完成准备工作。

4、高校学生自主锻炼的意义

高校体育短路按是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主要手段,通过这样的科学合理的锻炼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体质。高校学生的体育课本身也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策略》中的内容可以得知:高校学生通过积极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往往能够更好地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并更好地促进他们形成终生锻炼的意识。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来更好地提升自己对体育文化的欣赏能力,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广大高校都过于注重理论、技术和技能的教学,在这之后没有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得以提升。导致很多大学生到了社会上成了一个无用的“书呆子”。而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那么也就不可能更好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职责。但是,一定要通过积极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来让他们参与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人才,从而促进整个国家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5、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策略分析

5.1、全面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学生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之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在锻炼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例如,在田径、球类、体育休闲、羽毛球、乒乓球和其他项目之外再设置其他项目。而学校也可以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之后再开设一些合适的体育课程。此外,尤其需要通过对一些传统体育课程进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此过程中也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5.2、全面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高校学生进行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尤其需要针对性地不知一些适合学生进行锻炼的项目,并在之后全面进行辅导。而包括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一类有氧运动项目,都可以安排给学生进行锻炼,并让他们更好地放松身心。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运动是放松而没有压力的,那么学生才会更加乐意去参加运动。

而包括健身操、轮滑运动和自行车越野运动等一些项目都是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时尚性。当今的青年学生也都非常喜爱此类运动。可以安排给喜欢时尚性项目的学生进行参与。此外,也可以在锻炼的过程中引入包括跳绳、攀岩和短跑等其他类型的运动。老师在安排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学生不同的特性和心理品质来展开。

在锻炼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改变和丰富大学生锻炼的手段,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常规。尽可能多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自主锻炼的体育锻炼项目来进行,在整体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观看、参与和评论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往往也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锻炼自主性。

5.3、在锻炼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广大高校除了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引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也尤其需要在锻炼的过程中给学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很多学生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进行锻炼,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在锻炼的过程中有了良好的心理体验。在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尤其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验,并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加美好的感受。而这样往往也能够更好地扭转学生对“心理”二字的影响,从而使得高校教育更好地在快乐的氛围中开展,学生往往能够在其中更好地了解积极锻炼的的意义所在,并在之后更好地进行自主锻炼。

5.4、全面组织学生在休闲时间参与自主锻炼

很多大学生其实拥有非常充足的休闲时间,因此老师往往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之后再在休闲的时间参加锻炼。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而日常的体育锻炼也能够让学生在自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传统课堂的体育锻炼往往会让学生产生非常强的应付心理,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一般不够高,导致在之后也没有办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在休闲的时间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锻炼往往可以更好地克服这一弊端,它们不仅可以使得整体体育锻炼的形式得以改变,而且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学会超越自我。

当大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之后,不仅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变,而且学生为了更好地体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往往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锻炼的过程中。这样学生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更加愿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从而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5.5、全面完善和创新体育课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正如上文所述,广大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应该改变以传统教学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方式,并在整体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应该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来更好的因材施教。并在此过程中让老师和学生实现双向互动,最终才能够实现双向教育。

另外,尤其也应该摒弃传统的考核制度,并在之后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制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积极采用分层考核的方法。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可以通过在学生手机上建立APP的方式,将考核的内容细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在之后通过将考核内容细化来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的考核比例。

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也应该通过制定科学的课堂管理机制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在上课之前,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服装和场地器材的准备过程中;在上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遵守上课礼节的基础上按时集合上课,并就学生的上课态度、考核纪律和金额按时下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广大学生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课后布置作业和器材回收的环节。

每个班级都应该民主评选出一名体育委员。体育委员要负责作为体育教师的助手来全面执行规则。在课程结束之后,也需要及时地向任课教师反映情况。这样一位体育委员不仅能够更好地充当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课堂考评员。学期结束时,老师也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扣分情况纳入到总体评分的过程中。

5.6、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很多大学生反映在平时的生活中和体育老师都比较疏离,有的学生因为屡次考核不合格也会产生挫败心理。因为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使得大学生没有办法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很多学生也反映体育课的环境和氛围过于紧张,所以很多学生对体育也会产生抗拒心理。因此,老师除了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体育教学之外,更加要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

此外,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和对运动不怎么积极的学生,老师也要通过积极进行交流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也可以让一些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带一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往往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只有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个体之间的不同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而也只有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才能够更好地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而学生也只有通过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才能够起到增强体质和锻炼情操的作用。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通过体育锻炼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最后才能够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大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