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2018-03-05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苗族网络空间动作

□ 覃 英(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1、前言

苗族鼓舞是一项主要流传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苗族文化、历史与审美的因素,苗族鼓舞通过叙事性的表演方式,构成了湘西苗族鼓乐地独特个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图画,可以说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的历史画卷,是传统文化的符号集合。为更好的发展和传承苗族鼓舞,湖南吉首大学在2008年将苗族鼓舞设为全校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中的本土特色课程,同时也是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对在特定节奏点下肢体与器械的配合、身体韵律动作对器械使用的主被动关系以及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训练价值;其次以运动的形式将苗族鼓舞内蕴藏的苗族文化内涵在学生范围内进行传承,为苗族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发展和传播做出铺垫。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学校教学的各个领域,为体育教学的改革开拓了新的思路,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传承带来了新契机。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苗族鼓舞的传习者一直都是用“手口相传”的形式将苗族鼓舞代代传承,迄今为止对苗族鼓舞的成套动作视频制作很少,有关教学方面的记载与视频更是没有,研究以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的研发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观摩法、软件编制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前人的经验,应用Dreamweaver软件作为开发工具,研发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和苗族鼓舞课程的学科特点,对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的设计理念、指导思想,教学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教学系统的建立将填补这一空白,与此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将苗族鼓舞项目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请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以此更好地传承、宣传和保护湘西苗族的传统文化。

2、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网络空间课程,是运用网络空间组织教育教学过程的课程。它并不仅仅局限在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现场课堂教学,其教学过程的设计也不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它同时兼顾课前、课中和课后,即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课后辅导,它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教育教学组织体系。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的设计是基于网络支撑环境下对苗族鼓舞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过程,主要包括教学支持系统设计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系统功能的支持和体现,系统设计服务于教学设计,以支持教学为目的。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整个教学环境的开发过程,大致需要经过如下四个开发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要选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交互方式、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第二阶段是软件原型或系统平台开发阶段,将网络空间课程的脚本设计成可运行的界面程序,即确定程序的逻辑框架,使教学设计的意图能够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本阶段应该提交软件原型及软件原型的使用说明,一般可由技术人员完成;第三阶段是正式开发阶段,根据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和资源脚本通过软件或系统平台,开发具有实际教学功能的网络教学环境;第四阶段测试、维护、修订阶段,测试软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测试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技术指标,程序开发人员根据测试报告修订程序。

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的设计还要以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作为指导,同时考虑教学对象和苗族鼓舞课程的教学特点,重视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网络支撑环境,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作用,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应当有基本的指导思想、理念或原则,以把握其总体方向,使网络课程的设计符合网络教育和本学科课程的特色,符合教学应用的实际需要。

3、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包括网络空间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3.1、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的教学设计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背景分析(社会需求)、学习者分析(学生的需求)、学习任务分析以及可行性。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就是确定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

(3)教学内容与资源设计。

网络空间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媒体呈现形式和教学资源建设等几方面来考虑。

苗族鼓舞空间课程在教学设计中侧重于资源建设,丰富全面的资源为构建资源型学习模式创造条件。

(4)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

《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教学策略根据网络教学环境和苗族鼓舞教学活动开展条件进行设计。

教学活动包括: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协作解决问题、探索式解决问题等。

(5)学习评价设计。

结合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的特点,选定平时表现、技术动作、理论知识、自编动作作为学习评价的项目。

3.2、教学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的总原则是满足学习者的多种需求。传统的苗族鼓舞教学一般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小,且由于苗族鼓舞动作复杂、方位多变,学生很难在教师示范中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仔细、看清楚,也不可能很好的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而苗族鼓舞网络课程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所载信息的形象、直观、生动,运用苗族鼓舞网络课程可以把难以示范清楚的技术动作,在课程中做成动画或拍成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动作或慢放或静止给学生看,配上精练的讲解,使学生看清每个动作技术细节,感受动作的技术要领,使学生能更快更全面地建立整个动作表象,缩短泛化过程,这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用的。

(1)课程内容呈现模块。

包括课程简介、学习目标说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章节和知识点、典型实例等的呈现方式、组织结构和与各功能模块的链接网络组织结构。

(2)教学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模块包括教务和教学管理,教务管理主要是对学生基本情况、包括注册登记、学生个人帐号和密码、权限设置、个人学习资料、学习情况、选修的课程,访问记录、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等内容。

(3)媒体资源管理模块。

教学资源库的管理将从包括与学科内容有关的文本、图形、图片、动画、视频、音频、课件、文献、案例等的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4)互动交流模块。

互动交流模块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网络学生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络空间课程教学应用中可通过在线提问、在线答疑、在线辅导进行相互沟通,以便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状况,并随时解决相应的问题。系统还应设置苗族鼓舞论坛专区,可以就某一鼓舞动作技术、某一种鼓舞种类文化专题、苗族鼓舞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等。

(5)学习工具模块。

网络平台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辅助学习帮助工具,包括学习导航、内容检索、作业提交与管理、公告栏、笔记本、FAQ(常见问答库)等。

(6)学习评价模块。

学生学习评价系统包括对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深浅程度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答疑情况评价;学生的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考试情况评价:试题难度、考试信度、考试成绩;学生参与的态度评价。

苗族鼓舞网络课程的应用突破了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延伸了课堂空间,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时间和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同时通过苗族鼓舞网络课程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质量。

4、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和民族传统体育的不断发展,将苗族鼓舞教学以数字化的形式运用到教学系统中,不仅可以使得苗族鼓舞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还能够使学习者和广大爱好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机的渐进的学习。苗族鼓舞网络空间课程的设计与建设,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必要的资源基础,在资源整合中,我们可以将校内教学资源与校外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供学习者使用,以此来实现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传播媒介的交流、互动和沟通,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碰撞和更新、发展,最终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个对于传播、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苗族网络空间动作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动作描写要具体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