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理性反思
2018-03-05矫莉华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江苏南京210014
□ 矫莉华(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 江苏 南京 210014)
1、快乐:体育教育的副产品
快乐体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主要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体育活动中对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视,以兴趣为引导,带动体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体育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成长并最终获得成功。而快乐只是高质量体育教育的副产品。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体育素养的人,拥有能够参与终身体育的知识、技能和信心。为了追求健康,一个拥有体育素养的人需要掌握参加各种身体活动所需的技能,了解参与各种身体活动的意义和益处,定期参与体育活动,将体育活动融入自己的生活。一个高质量的体育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有意义、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评价。体育教育要促使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的认同、促使学生的持续运动参与,并能促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交等领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获得快乐。
在当今社会,随着技术的进步,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可以快速得到满足。从快餐到交通,从智能手机到无数其它创新,人们越来越不需要付出过多的体力劳动,也不需要更多的心理韧性。尽管体育活动缺乏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新兴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进步对人类减少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确实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技术进步也改变了许多人对体育活动的看法。技术让人类将更多时间花费在观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上网、玩手机、网上购物等活动上,久坐一代业已形成,对体育活动和健身产生了巨大冲击。技术进步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可以多元化选择的游戏选项,它们方便快捷、花样百出、粘性强大、代入感强。从现实情况看,当学生离开学校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坐在室内,吃着垃圾食品,玩着电子游戏,而不是积极地参与需要耗费很多体力的体育活动。对很多青少年而言,久坐玩游戏远比参与体育活动容易的多,也有趣的多。因此,如果只提倡乐趣和及时满足,那么体育活动会被久坐的娱乐所替代。
2、心理韧性: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体力劳动和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心理韧性的培养。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得超越舒适感来发展心理韧性的机会减少。由于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的减少,人类的心理韧性的下降。心理韧性强的人“对自己的命运有着高度的自信和不可动摇的信念,这些人对竞争和逆境的忍耐力更强,更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如果心理韧性差,可能会影响一个把握生活的能力和抵抗压力的能力,进而影响成功的机会。体育活动需要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程环境,这个课程环境要关注技能的发展、要具有适当的活动量和强度。体育活动依据不同的特征可以进行细分,例如竞争性的、合作性的、专项性的、普修性的、强制性以及自主性的等等。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效用。
参加体育活动的个体比不参加的个体更加活跃,自尊水平也更高,并具有更强的领导能力,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其原因在于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良好人格特质的形成,而良好人格特质在生活和工作的成功中起着复杂的促进作用。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的课程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超出其认知能力的道德品质。体育教育的课程环境要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心理韧性,激发他们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体育教育要首先提高学生技能和维护健康水平,如果没有一定的技能和身体素质做为基础,如果没有挑战性的课程环境诱导和激发,学生很难对体育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和信心。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并不会定期参与体育竞赛,对这些学生而言,体育活动是增加健身技能、增加心理韧性、增加比赛鉴赏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实际上不应该以竞技体育为中心,因为学生不是运动员,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的运动参与,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体育课程因此既不能太过困难,也不能太过简单,最佳的体育课程就是要给予学生以一定的挑战性且通过努力可以达成,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乐趣。
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评估他们的意向性,以实现他们想要且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目标。因此,他们应该考虑以下问题:我们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游戏,让孩子们玩的开心,但这足够吗?没有意识的提升、技能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提升具有可持续性吗?学生需要在体育课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需要通过挑战来培养自信和心理韧性,但如果一直以快乐为中心来创建课程环境,处于舒适区的学生何以能够培养上述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游戏与乐趣是孩童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助于改善决策、创造力、自信心、社交互动、身体技能和其它一些有价值的素质或能力。众所周知,一个人越是喜欢某项活动,就越有可能会重复参与这项活动。因此,融合乐趣可以强化所期望的行为,而确实需要给予孩童进行自主游戏的时间、给予他们探索体育活动奥秘的机会。然而,即使是给予孩童自由游戏、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体育课程也并不是一个不受控制的活动,教师是自由游戏、自主探索的引导者、监控者、推动者。学生应该并且需要有更多的自由游戏机会,体育教育者应该倡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自主游戏和体育活动。尽管如此,体育课程还是应该以创设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促进运动技能的提高,来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来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社交能力的提高,以便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培养心理韧性、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事实上,自决理论认为,能力、自主性和相关性是指导个人行为的动机。体育课程通过技能掌握来提供能力感,通过实际挑战来提供自主感,通过群体设置环境来提供相关感,最终通过自决来促使人们形成一种长期的习惯。体育课程的重点应是教育而非玩耍,体育教育应坚持“最近发展区”的一般教育原则。仅强调乐趣的体育课程显然不能满足这一教育基本原则。
3、适度挑战性:体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体育课程要成为一个具有适度挑战性的课程,以便将学生拖出“舒适区”。然而,如果挑战性过大,会使一些能力不足或害羞胆怯的学生远离体育课程。因为挑战性过大会给予学生过多的对于体育课程的负面体验,一些过于强调竞争的体育课程设置,会让女生和一些技能缺乏或身体素质不足的男生感到被边缘化。一旦学生对参与某项活动缺乏信心,则会影响他们对活动的参与度。运用大场地竞赛的形式可以提高身体活动量,但有时会限制教育目标的实施和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所以,在设置挑战时,既需要通过挑战性来激励学生刻苦努力,也要注意挑战的难度不至于挫败学生的自信心,不能影响继续参与的意愿。挑战性过大的体育课程可能也会成为学生未能继续体育活动的原因。在这方面,要坚持成功孕育成功的设计理念,这意味着,只有通过严谨设计的具有合理挑战性的体育课程,方能吸引学生发展技能、知识、体能、心理韧性和自信,方能对学生的生命周期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设计挑战性体育课程时,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仅仅依靠快乐,或仅仅依靠强迫,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4、结语
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应从快乐体育转变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课程环境,这些课程环境的塑造与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虽然这种转变会让学生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并可能短暂影响他们的享受欲望和快乐体验,但这种转变会给予学生真正的学习机会。这些学习机会是构建终身体育思想的基础。只有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课程环境,方能促进学生的真正学习和不断进步,方能体现体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