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及情绪的影响研究
2018-03-05况丽,叶明
况 丽,叶 明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临床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及消除患者的关节疼痛,是使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来替代患者的髋臼以及髋关节的股骨头,从而实现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目的,同时提升患者肢体的活动能力并促进肢体的恢复及保持稳定性等[1-2]。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由Willess首次应用于临床的,此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并越来越完善与成熟[3-4]。临床中该项技术主要被应用于退化性关节炎、股骨头骨折以及股骨颈缺血坏死等治疗,目前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因此常合并有其他疾病或器官功能衰退等,同时因手术创伤等导致患者功能恢复差,缺乏自我护理能力等,因此临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协同护理模式是以Orem为理论基础,包括两个或者超过两个以上学科相互合作,从而为患者提供跨学科干预,通过协同护理干预[5-6]。本研究探讨了协同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一般资料全者;②首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者;③意识清晰,无心智功能障碍,能够正常语言交流;④对研究知情,本人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肿瘤、脑血管意外、严重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治疗者。将8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设计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2例。护理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74~94(80.23±4.42)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2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性关节炎1例,髋关节强直3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72~95(79.57±5.28)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2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性关节炎1例,髋关节强直3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2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数据均衡性高且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康复、并发症等干预,依据患者的病情及具体治疗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及护理,同时在干预过程中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并嘱家属给予相应辅助干预等。
1.2.2护理组 患者在常规措施基础上,予以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协同护理团队,包括心理咨询师、康复师、护士、营养师、医师以及质量监督员等,协同护理措施采取集体兼具个性化方式,先进行多学科交叉式协同护理。患者入院后,针对个体情况,包括个人的营养、心理、自护水平以及髋关节功能等制定出符合患者的健康处方,告知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事项要求,发放康复手册,由护理人员统一向患者或者家属讲解。在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给予针对性干预,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在整个干预中,需质量监督员全程控制及反馈,由协调人员做好各协作部门的工作,传达信息并融合各方建议,从而制定及调整出合理的协同干预方案并给予落实。②术前干预。在患者入院后,由协同护理团队中的护理人员看望患者,了解患者情况,向患者发放自制的疾病知识及康复手册,耐心向患者或家属讲解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状态,从而迎接手术治疗。③术后干预。术后送患者进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患者双下肢的运动及感觉情况,做好导尿管、引流管及体位的相关护理,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于术后第2天开始,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但注意交流时间不要超过1 h,再依据观察的情况对健康处方进行调整,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处方。对于个性化干预处方的内容,其主要包括患者的治疗思路、护理的重点问题、营养及心理需求还包括康复要点等。协同护理团队依据个性化的干预处方从而做到各司其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继续密切观察,根据患者身体或者心理变化对干预处方做出调整。在术后直至出院这段时间,协同团队要至少举办一次答疑讲座,尽量鼓励患者或者家属参加,注意宣教及护理技能指导,对家属进行护理能力指导,为出院后功能恢复及护理打下基础。④出院后干预。协同团队成员可对市内患者进行家访,距离较远者可予以电话访问,在患者回院复查时要面对面交流,同时协同团队还可以采取邮件、信件或者QQ群等形式积极与患者沟通,及时收集患者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是否要对干预处方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其中焦虑与抑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与SDS量表均包含了20个条目,每一个条目为1~4分,无焦虑或抑郁为<50分,轻度焦虑或抑郁为50~59分,中度焦虑或抑郁为60~69分,重度焦虑或抑郁为>70分。②采取自我护理能测量量表(ESCA)对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具体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健康知识,再细化为43个条目,其中11个条目需反向评分,每一条目采取4级评分法,总分共172分。低水平为0~57分,中等水平为58~115分,高水平为116~172分。③采用Harris评分法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包含10条内容,分别为活动度、疼痛、行走时辅助、无畸形、系鞋带及穿袜子、坐椅子、行走距离、有能力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爬楼梯以及跛行,共100分。优秀: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
2 结 果
2.12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实施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2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护理组患者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术、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自我责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干预后,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干预后,护理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临床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多合并有其他疾病,加之手术创伤较大等因素,需要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安抚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这也是术后康复的关键所在[7-8]。
表2 2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3 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在本文中,护理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单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显示协同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水平。究其原因为:通过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在患者住院期,护理人员就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自护能力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与积极性。护理中告知哪些是患者力所能及的,由此让患者或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中,从被动到主动,打开了患者的自我潜力,改变了外界的不利因素[9-10],从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继续予以电话或者其他方式的跟踪随访,对患者的自护行为进行跟进,关注患者是否坚持自我护理,有无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等,积极肯定患者的自护效果,鼓励其继续进行自护行为,通过这种协同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加速其恢复。分析原因为:通过协同护理,于患者住院期,协同团队成员就为患者进行了考核及指导,包括康复的方法、相关知识的介绍及心理干预等,在术后利用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讲解坚持锻炼的意义,告知不积极锻炼可能会导致的后果等,让患者或家属意识到这种严重性,重新认识康复锻炼的意义,主动锻炼。同时在出院后,护理人员继续随访,定期了解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研究也证实这种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这一结果也与此次研究相一致[13]。
由于手术创伤等原因非常容易导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其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包括焦虑与抑郁。在本结果中,护理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协同护理模式能够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这是因为:在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后,协作团队中的心理医师对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了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从根源入手,指引患者主动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并耐心与家属沟通,共同分析可能引发患者焦虑或抑郁的原因,由心理医师制定出具体的心理干预计划,并联合团队其他干预人员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疏导,例如转移患者注意力、给予心理暗示、学习宣泄压力法以及家属陪伴等支持。此外,在出院后,再予以积极的随访,给予患者鼓励,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从而保证患者在出院后仍旧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在自身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的同时,患者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锻炼并融入社会,不断提升自身存在感,从而减少了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14-15]。
综上所述,对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有效的协同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焦虑或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这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值的推广使用。
[1] 杨金菊.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心理护理与功能康复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5):392-393
[2] Baker-Ericzén MJ,Connelly CD,Hazen AL,et al.A collaborative care telemedicine intervention to overcome treatment barriers for latina women with depression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J].Fam Syst Health,2012,30(3):224-240
[3] 李伦兰,甘玉云,张丽娜,等.出院后电话随访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14-417
[4] Archer J.Collaborative care improves clinical outcomes for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treated in primary care[J].Evid Based Med,2015,20(1):20
[5] 常红娟,高敏,桑文凤.协同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4B):966-967
[6] 王新歌,樊少磊,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07-209
[7] 高玉玲,魏崇敏,李贤化.延续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J].国际护理
学杂志,2014,33(8):2131-2132
[8] Angstman KB,Phelan S,Myszkowski MR,et al.Minority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outcome disparities improve with collaborative care management[J].Med Care,2015,53(1):32-37
[9] 席芳,侯琨,李亚军,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应用无创通气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139-141
[10] 骆永梅,席明霞,王慧荣,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42-144
[11] 王新歌,樊少磊,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07-209
[12] 骆永梅,席明霞,卿丽敏,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2):32-34
[13] Morgan MA,Coates MJ,Dunbar JA,et al.The True Blue model of collaborative care using practice nurses as case managers for depression alongside diabetes or heart disease: a randomised trial[J].BMJ Open,2013,3(1):e002171
[14] 蒋小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5] 龚凤翔,邓爱辉,刘兰春,等.协同护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1):3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