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77例前臂双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8-03-05李光淳
李光淳
前臂双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11.2%。前臂双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在日常劳作、运动或受到外来暴力时均可引起骨折。骨折发生后可见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前臂功能障碍等[1-2]。目前,临床多采用夹板外固定或手术复位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本研究选取我院153例前臂双骨折患者,分组研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的临床疗效。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前臂双骨折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7例,男43例,女34例,年龄12~57岁,平均年龄(31.88±8.26)岁,摔伤45例,挤压伤20例,硬物直击伤12例;对照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2.19±7.88)岁,摔伤40例,挤压伤21例,硬物直击伤15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取仰卧位,臂丛麻醉,常规消毒、铺巾。肘关节屈曲90°,前臂掌侧入路,以骨折处为中心,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旋后肌,切下旋后肌起点,保持患肢旋后位,暴露骨折端,复位骨折,钢板内固定。冲洗、缝合,止血,进行抗感染处理。
1.2.2 观察组 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坐位,肩部外展80°,肘关节屈曲90°,助手与术者对抗牵引,拇指放置于骨折部位,进行对向挤压,将桡、尺骨折断端分开,纠正侧方、重叠、成角、移位。适当活动前臂,确认复位良好,绷带裹于前臂,分骨垫置于掌背侧间隙,夹板固定,捆扎后三角巾悬挂,屈肘90°于胸前悬吊。
1.3 观察指标
(1)复位优良率。采用Anderson功能评判标准评价复位效果。优:前臂伸屈功能丧失<10°,前臂旋转功能>正常75%;良:10°≤前臂伸屈功能丧失≤20°,正常50%≤前臂旋转功能≤正常75%;差:前臂伸屈功能丧失>30°,前臂旋转功能<正常50%。复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总分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位效果
观察组复位优良率为84.42%,对照组复位优良率为82.8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VAS评分及住院时间
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前臂功能对人体功能影响较大,治疗前臂双骨折不仅要求骨折复位愈合,还要符合人体生理曲度,恢复前臂正常运动功能。随着钢板材料、手术技术的更新,钢板内固定已成为骨科常规手术之一,可对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防止骨折端剪式或旋转性活动,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恢复机体功能,治疗前臂双骨折效果确切[3-4]。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损伤较大,易破坏骨折断端血供及神经,影响愈合,因此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5]。
相比解剖复位,手法复位外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无需二次手术、无严格场地要求等特点,患者接受度更高[6];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将骨折复位、固定及恢复结合,固定骨折的同时适度活动,有利于骨折断端愈合及前臂功能恢复;另外,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属闭合性复位,创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7-8]。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复位优良率(84.42%)与对照组(82.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复位效果相当,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且研究结果还表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可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临床效果相当,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为闭合性复位,可避免手术创伤,降低患者痛苦,操作简便,费用较低,住院时间短。
表1 两组患者的复位效果 [n(%)]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及住院时间(±s)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及住院时间(±s)
观察组 77 6.78±2.39 1.69±0.78 17.117 0.000 5.62±1.81对照组 76 6.80±2.21 1.82±0.85 18.335 0.000 8.79±2.07 t值 - 0.054 0.986 - - 15.256 P值 - 0.957 0.326 - - 0.000
[1]司徒炫明,张培训.前臂双骨干骨折的治疗综述[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7):619-622.
[2]朱仲廉,官建中,朱坤.62例小儿前臂双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0):1614-1616.
[3]王广伟,霍力为,庾伟中,等.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J].中医正骨,2016,28(12):52-54.
[4]边朝辉,沈文,李国胜.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刊,2016,51(7):87-90.
[5]谢正虎,董霞,袁荣霞,等.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对比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3):72-75.
[6]张才德,黄帅.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3):304-305.
[7]黄培镇,何思敏,黄枫,等.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36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6):66-67.
[8]蔡穗东,符瑜亮,陆武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70例[J].海南医学,2016,27(18):3044-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