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2018-03-05陈雅玲
陈雅玲
骨外科为临床主要科室,就诊的患者多因意外事件导致,生理上的创伤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患者的心理与生理接受难度较大,因此术前多表现出焦虑、抑郁及紧张不安甚至悲观绝望等,而药物治疗只能对生理症状或不适感予以缓解,无法将患者内心创伤平复[1],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临床意义重大,此为骨外科手术护理的必要环节主要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紧张情绪予以缓解,效果较好。具体而言心理护理即在护理期间护士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辅助患者自主调节至最佳身心状态的过程[2]。近年来现代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人们愈发重视医疗服务水平,现代护理模式也开始重视心理护理。研究表明对骨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对心态予以调整,在治疗中积极主动配合[3]。而开展心理护理的前提在于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特点,现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分析其心理特点后再实施相应心理护理,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外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病时,意识处于清晰状态,且心肝肾功能无异常,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手术禁忌证、认知功能障碍、听读写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终末期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5例。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为(41.6±8.5)岁,其中37例为四肢骨折手术患者,12例为骨盆骨折手术患者例,6例为髋关节置换术,6例脊柱手术,4例为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为(40.2±7.6)岁,其中35例为四肢骨折手术患者,13例为骨盆骨折手术患者例,7例为髋关节置换术,5例脊柱手术,5例为膝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术前简单宣教,告知患者不必过于紧张和担忧,讲解手术目的、必要性、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先由本科室护士长联合经验丰富的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以评估患者心理特点,再开展术前、术中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而言骨外科手术患者多表现为以下几种心理状态[4]:(1)恐惧与紧张:骨外科手术患者病因多为突发意外事故,疼痛强烈,伤口出血,且会频繁想起受伤时的场景,虽然有种劫后余生之感但也心有余悸,再加之临床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各类医疗设备均处于使用状态有一定声音,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紧张感加剧。(2)焦虑:患者畏惧疼痛,担忧疾病严重程度、术中有无疼痛、手术效果、恢复情况及经济费用等故而多表现出焦虑情绪。(3)悲观、失眠:该情绪多在肢体伤残或受伤十分严重的患者中发生,沉默寡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会导致神经性休克或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等,进而诱发心理障碍,影响患者配合度与依从性,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基于此临床要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 共享信息 术前护士需结合患者病情实际对其讲解与麻醉、手术及预后等情况有关的信息,避免患者一无所知而盲目担忧,可在一定程度上将患者心理的不确定感消除,将其恐惧与猜疑感减少,并消除患者错误认知,培养科学认知,使其有信心迎接手术。术中护士也要及时告知手术进程及下一步骤,让患者了解过程,做到心里有数。
1.2.2 精神支持 患者即将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紧张、焦虑心理,因此术前1 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探望手术患者,了解患者的生命征、既往史、手术史等病情,并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态度亲切,面带微笑,耐心详细介绍手术室位置、环境、手术方式、流程、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安全须知、体位配合要求、医护团队的资历及手术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对环境及手术程序的陌生感,同时减轻患者焦虑、紧张及害怕的心理,让患者心中有数、安心的接受手术。
1.2.3 强化护患沟通 骨外科手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担心久治不愈而痛苦感强烈,既希望能快速将病痛解除,又担忧手术效果与疼痛,特别是老年人,因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之缺乏手术知识,认为手术代表着疾病很严重且风险很大,甚至担忧会导致自己瘫痪或死亡,故而对手术存在抵触心理。此时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其病情与手术方式。同时护士还要沉着有序开展术前准备,避免语言不恰当或惊慌等导致患者恐惧感增加。护士要重点宣教手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亦可邀请相同病例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好或痊愈者现身说法,以增强患者手术信心。术中护士也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倾诉不适感与异常并及时处理,与其聊天亦可适当分散其注意力,避免过于担忧手术。
1.2.4 控制焦虑情绪 术前若患者过于焦虑会直接对手术效果、开展顺利性及术后恢复产生影响,因此术前护士要适当控制患者行为以减轻其焦虑感。护士先要帮助患者将焦虑原因找出,同时亲切劝慰与耐心解释,尽量稳定患者情绪,再告知若紧张焦虑过度会导致自身心理平衡被破坏,产生应激反应后不利于手术效果,将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增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访视护士要热情迎接,并多使用暗示性与鼓励性语言,指导放松肌肉关节,使患者保持呼吸平稳或心情平静,将患者自信心增强,将手术耐受力提升,避免过于恐惧手术。术中若发现患者表情痛苦或紧张需指导深呼吸或放松或闲聊等,将其注意力转移。若手术时间较长护士在术中可将患者头部扶住来回旋转几次,将椎前肌肉与韧带疲劳感消除,使其保持舒适感。
1.2.5 争取家庭支持 术后3 d由手术室护士到病房随访,骨外科患者手术后多表现出功能障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此时家属的帮助与配合十分重要。家属情绪变化会直接对患者情绪产生影响,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就担忧自己会成为家庭负担,故而易心事重重、忧虑郁闷,出现情感障碍。此时护士要为患者争取家庭支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做好其思想准备工作,多关怀、陪伴与照料患者,并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或表现出负性情绪等。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两种量表均由Hamilton编制,HAMD为临床应用最普遍的量表以评估抑郁状态;HAMA最早在精神科临床使用,临床多依据其结果评估患者焦虑症及严重程度。若量表评分>18分提示阳性,即存在抑郁、焦虑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19.0对上述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中正态分布数据采用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正态分布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HAMA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更高,且临床深刻意识到人们健康与疾病的转换过程影响因素不仅包含生物因素,还有社会与心理因素[5]。手术虽然为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其有创性会增加患者应激反应,加剧疼痛后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也会影响手术效果。骨外科为临床主要科室之一,该科室手术患者易产生应激反应,诱发身心不适,表现为恐惧、紧张等。现代应激理论提出在危急状态下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会释放儿茶酚胺,改变血压与心率[6],因此术前一定要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尽量消除不良情绪。
研究称思想放松有利于止痛药物发挥效果,将患者痛阈提升[7-9],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充分掌握患者术前心理特点,并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因骨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多为紧张与恐惧、焦虑、悲观与失眠等,基于此我院护士与患者共享信息,培养患者科学认知,纠正错误认知,使做好心理准备;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使其所处环境安静舒适,并强化护患沟通交流,合理安排娱乐活动,鼓励亲友探视,并细致观察患者术中反应,最大限度减轻不良情绪。同时还要有效控制患者焦虑情绪,护士帮助将焦虑原因找出,尽量将情绪稳定,避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顺利性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此外还要为患者争取家庭支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术后多细心照料与关怀患者,避免流露出负面情绪影响患者,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及本组干预前,说明充分了解骨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后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效果较好。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AMA及HAMD评分比较 (x-±s,分)
[1] 张丽. 骨外科截肢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2):235-236.
[2] 陈瑱艳. 骨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J]. 医药前沿,2017,7(13):257-258.
[3] 李艳霞. 骨外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342.
[4] 李香紫,马双,陈娜,等. 浅谈骨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J]. 饮食保健,2015,2(10):70-71.
[5] 遇娟. 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5,28(51):161.
[6] 吕秀平. 骨手外科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相应对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97-98.
[7] 朱晓敏.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患者抑郁性障碍心理的作用[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2):157-158.
[8] 杨江飞. 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2):184.
[9] 张思. 系统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0):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