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促排治疗对无排卵性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
2018-03-05杨利芳
杨利芳
(平乡县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500)
不孕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其中25%~30%为无排卵性不孕症[1]。内分泌障碍、卵巢功能障碍等均能导致排卵障碍,引起不孕。研究表明,内服中药对于调整内分泌、卵巢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药促排治疗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27.32±1.39)岁;不孕时间12~48个月;中医症候评分19~30分,平均评分(23.73±1.78)分;原发性不孕123例,继发性不孕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中医症候评分、不孕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自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第3~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加用我院自拟中药促排方治疗,行经期间服用柴胡、川芎、乌药各、益母草、当归、川牛膝、菟丝子、泽兰,卵泡期加用柴胡、川续断、当归、淫羊藿、枸杞子、菟丝子、炙何首乌、女贞子,接近排卵期给予红花、桃仁、丹参、香附、当归、枸杞子、淫羊藿、益母草等促排治疗;排卵后给予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肉苁蓉、当归、菟丝子、紫石英、熟地黄、杜仲等促黄体治疗。B超监测患者内膜厚度、卵泡发育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排卵率、排卵日内膜厚度、黄体中期(排卵后1周)雌二醇及孕酮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排卵率
研究组和对照组排卵率分别为64.4%(58/90)、63.3%(5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排卵日内膜厚度
研究组和对照组排卵日内膜厚度分别为(0.87±0.25)cm、(0.77±0.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黄体中期雌二醇、孕酮水平
研究组黄体中期雌二醇、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黄体中期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黄体中期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研究组 90 252.7±3.5* 18.3±1.6*对照组 90 175.4±2.8 15.2±1.4
3 讨 论
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无排卵性不孕症在妇科临床上十分常见[3]。口服克罗米芬治疗,经济、安全,是第一个用于诱导排卵的药物,且因其较好的应用效果,至今仍被作为一线促排药物。中医药在调整月经周期、内分泌紊乱,改善卵巢功能等方面有大量临床经验[4]。中医理论认为,利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应用活血化瘀、温阳滋阴、补肾养血药物,调节患者生殖功能。改善气血失调状况,对于促进排卵有重要作用[5],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中药分阶段促排治疗,可提高排卵率,改善患者雌二醇、孕酮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1] 赵成元.中药促排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4,7(1):242-245.
[2] 赖 娟.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9(15):482-486.
[3] 吴茂林.中医药同步调控精卵功能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6,4(15):394-396.
[4] 郭 佳.补肾养血活血中药对超促排卵周期干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4(20):265-266.
[5] 朱红艳.金匮温经汤结合口服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不孕不育的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5,9(12):52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