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2018-03-05高斌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区位商扬子江南通

□高斌

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包含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8市,其经济体量占全省比重达7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79%,是全国制造业发展规模较大、水平较高、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深入研究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协同发展路径,对江苏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扬子江城市群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扬子江城市群”。本文从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协同发展视角,通过与珠江三角洲、环杭州湾城市群对比,论证扬子江城市群各市制造业具有结构高度相似,行业集中度较高,且比较优势行业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等特点。因此,还需从规划引领、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要素供给等方面引导各市加快优化调整制造业结构,推动特色集聚发展。

制造业规模大、行业集中度高是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的显著特点

2017年,扬子江城市群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10.6%。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大行业合计占制造业比重达74.6%;其中,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分别达15.1%、12.8%、10.6%。扬子江城市群8市中,有7市前五大制造业行业占比超过50%,其中南京、苏州更超过了60%,仅泰州前五大行业占比低于50%。

城市间制造业高度相似制约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集中度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扬子江城市群优势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比其他城市群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由于扬子江城市群由8市组成,跨市域最远距离超300公里,产业相似度高但空间分布不够集聚,仍制约了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和要素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一)产业相似指数计算方法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80)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为:

图1 江苏省及沿江8市制造业前五大行业占比(%)

SAB代表A、B两个地区的产业相似系数,XAi、XBi各表示 A 地区和B地区第i行业在全部行业中的占比。在SAB=1时,表明A、B两地区具有绝对一致的产业结构,反之,若SAB=0,那么代表两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绝对差异。但通常情况下,相似系数介于0—1之间,系数值趋近1,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趋近0,产业结构相似度低。

(二)扬子江城市群产业相似度

扬子江城市群8市之间产业相似系数均超过0.5,处于相似度偏高区间;其中南京—无锡、无锡—常州、无锡—苏州、无锡—南通、无锡—扬州、常州—南通、常州—扬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南通—镇江、南通—泰州、扬州—镇江、镇江—泰州,共13个组合产业相似度超过0.8,处于高度相似区间,占所有组合的比重达46.4%。

(三)与珠江三角洲和环杭州湾城市群比较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仅有5个组合产业相似度超过0.8,占总组合数的13.9%。其中,深圳、东莞、惠州3市间产业结构分别达0.99、0.976、0.979,且3市空间区位紧密相连,表明3市已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环杭州湾城市群中有杭州—嘉兴、湖州—嘉兴、杭州—宁波、湖州—绍兴、嘉兴—绍兴5个组合产业相似度超0.8,占全部组合数的33.3%。

表1 扬子江城市群城市间制造业相似度系数

表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间制造业相似度系数

表3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间制造业相似度系数

制造业协同发展是扬子江城市群竞争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一)扬子江城市群优势行业

通过区位商指数算法,分析区域内占比较高行业与全国占比平均水平的优劣势,计量考察区域内优势产业发展和集聚情况,并评判区域内某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对优势。计算公式为:

LQi表示A地区i行业的区位商,XAi表示A地区i部门(行业)产出,XA表示A地区全部部门(行业)产出,Xi、X分别代表全国范围内i行业的产出和全部产出。区位商大于1,代表该行业在区域内有较强集聚能力,属于专业化程度较高行业,具备竞争优势;相反,区位商小于1,代表该行业在区域内集中度低,为非专业化部门,相较全国同行业而言处于劣势。当某个部门的区位商大于1.5时,表明此部门在区域内具有显著比较优势。

利用现有数据与全国数据进行计算后,得到扬子江城市群规模以上制造业分行业区位商结果(表4)。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共计12个;而区位商处于0.7—1之间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医药制造业(0.8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0.83),造纸和纸制品业(0.7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78),汽车制造业(0.72)。

(二)扬子江城市群优化制造业布局思考

按照扬子江城市群区位商大于1的12个行业和区位商处于0.7—1之间的5个行业,对扬子江城市群8市分别计算区域内区位商并进行优化。优化布局原则主要考量3个方面:一是现有基础。根据各市比较优势行业情况,主要选择区位商大于1的相近城市群。二是空间距离。主要选择范围原则上距中心城市半径不超过100公里。三是上下游产业链。根据相类似或者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产业进行统一考量。

表4 扬子江城市群比较优势行业区位商

表5 扬子江城市群比较优势行业区位商

一是化纤、纺织、服装业。重点布局在南通、苏州、无锡、常州4市。南通化纤行业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仍待加快发展。苏州应继续在增强化纤行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快纺织业发展;常州纺织业、纺织服装业发展亟待加强。二是仪器仪表、电气行业。仪器仪表行业重点布局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京仪器仪表行业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仍待加快发展;泰州仍具有一定潜力,可以加大仪器仪表产业项目的招引。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应着重布局在常州、扬州、镇江、无锡,其中镇江、无锡应进一步推进电气行业做大做强。三是汽车制造、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着力推进宁镇扬常形成汽车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集中集聚发展。镇江、常州、泰州、南通4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扬州相关产业也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应重点推进相关运输设备制造业在这一区域发展。四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应布局在苏锡常和泰州、南通5市。专用设备制造业与通用设备制造业产业发展需求相近,应与通用设备制造业做相同布局。五是医药制造业。泰州医药制造业具有较强比较优势,而南通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周边各市中无锡区位商最高(0.72),应加快在泰州、南通、无锡3市形成医药制造业集群。六是电子行业。苏州、无锡电子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周边仅南通区位商相对较高(0.48),应着力推进无锡、南通2市电子行业发展,在苏州、无锡、南通区域形成产业集群。七是化工行业。南京、镇江、常州、泰州4市在化工行业均具有比较优势,其中南京、镇江比较优势较大,应加快推动南京、镇江、常州、泰州化工行业进一步集中集聚发展,将有利于强化化工行业的环保监测和排放管控。八是钢铁、金属制品行业。应围绕常州、无锡、苏州3市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集中集聚发展。可推动金属制品业在泰州、镇江、常州、无锡4市加速集聚。九是其他行业。橡胶和塑料行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均分布在城市群东西两侧,且扬子江城市群该3个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因此,该部分行业还应加速集中集聚发展。

(三)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布局优化难题

1.现有行业布局不优,集聚发展难度较大。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行业在不同地区已具有较大规模,虽然比较优势不明显或不具有比较优势,但规模大、基础投入多,难以短时期内改变行业分散的现状。如南京电子行业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0亿元,在全省处于发展前列。苏州、无锡、南通3市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达到4909亿元。

2.要素供给空间不足,“腾笼换鸟”仍待发力。从各市土地开发情况来看,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空间已严重不足,苏中3市开发空间也非常局限。从各市就业人数来看,扬子江城市群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自2012年以来逐年下降,至2017年已比2012年累计下降了58.4万人,劳动力供给问题较为突出。

3.研发投入占比偏低,发展后劲仍待增强。2016年,扬子江城市群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1.30%,低于环杭州湾城市群(1.4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1.51%)。表明扬子江城市群规上工业具有较强技术领先优势和实力的创新型企业仍然缺乏。

4.规划发展目标重合,发展特色并不鲜明。扬子江城市群各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产业发展的规划,相似度仍然较高。如高端装备制造及相关行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均出现在各市“十三五”重点发展产业规划中,有7市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有6市将新材料行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

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1.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引领作用。加快编制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科学优化扬子江城市群生产力空间布局,积极引导各地特色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不断完善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整体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制造业竞争能力,努力打造出一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区域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2.加快制造业“腾笼换鸟”步伐。深刻认识扬子江城市群的要素资源供给制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在做优增量的同时,狠抓存量调整。全力抓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鼓励优质项目入园、入区集中监测管理,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引导传统行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对资源占用大、产出效益低,且无法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明显提升的企业加快进行优化调整。

3.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协同创新是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引导技术、人才、资金向优势产业优势地区集聚,不断降低先进制造业创新成本,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扬子江城市群是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新型研发机构较为集中地区,加快引导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优质科研资源、教育资源向产业技术资源高效转化。

4.提升制造业优质要素供给能力。着力优化产业政策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和产业政策引导,持续优化各市制造业行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优化人才供给,进一步加大创新领军人才和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工作,高度重视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人才队伍的培养。着力保障其他要素供给,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用能、用地、资金等方面需求,支持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产业投资基金发展。

猜你喜欢

区位商扬子江南通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本刊启事
扬子江药业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