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浙江“三农”发展成就

2018-03-05王兆雄吴圣寒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三农农业农村

□王兆雄 吴圣寒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布了2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推动农业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曲折艰辛,成就举世瞩目。浙江农业农村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三农”发展之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乡村振兴迈入新征程。

40年的变化历程

(一)农业农村改革突破阶段(1979—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掀开了农业农村发展史上新的一页。1982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浙江全面推行。1984年,全省近36万个生产队实行了“双包”责任制,当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817万吨,比1978年增长23.8%,创历史最高水平。1991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9.8%,比1978年下降17.5个百分点,林业、畜牧业、渔业比重分别上升1.8、6.7和9.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11元,与1978年相比,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7元,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0%下降到51.2%。

(二)农业农村改革市场化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浙江较早推行“两田制”,实行“两田制”的耕地占57.7%。1998年,开展为期3年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土地承包延长30年不变。2001年,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全省粮食、油菜、生猪和家禽优质品率分别达到90%、93%、58%和65%以上。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8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91年增长84.4%,其中占七成的收入来自各种劳务和家庭经营等非农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1.6%。

(三)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02—2012年)

一是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2002年,浙江率先停征了农业特产税,同时废除村提留、乡统筹等税费。2005年全面免征农业税。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2012年,全省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1330个,面积111万亩;建成11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41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122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三是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2年,全省完成环境整治村3600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3%,农户家庭卫生改厕率达78%,六成以上村庄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近九成的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整治。2000年开始,浙江的百强县数量居全国第一,2003年以来,百强县数量均为30席。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阶段(2013年至今)

一是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全面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效生态高质为导向,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据测算,2017年,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5.09。

二是以人才振兴为支撑,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2017年,“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46.6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9.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6.5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2万人。

三是以文化振兴为基础,全面塑造淳朴文明良好乡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推动力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至2017年末,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916个、农家书屋25335个、文化广场2610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

四是以生态振兴为导向,全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千村精品、万村景区”工程为龙头,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全面提升生态宜居农村环境,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17年,浙江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新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6个,美丽乡村风景线136条、美丽乡村乡镇142个、美丽乡村精品村795个。

五是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全面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7年全省全科网格建设达标率达到40%,党群服务中心达标村占70%。

40年的历史性成就

40年来,浙江人民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农业生产从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到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农民生活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农村面貌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富民强省之路。

(一)强基础,保供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40年来,农村生产力不断解放,持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乡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3亿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4.2%(按可比价计算,以下同)。

据测算,2013-2017年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 73.22、77.60、80.79、83.11和85.09,逐年稳步提升。

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大省目标,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不断优化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农、林、牧、渔业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 77.3%、3.0%、14.3%、5.3%,转变为 2017年的 48.3%、5.5%、12.0%、31.7%,2017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达到2.5%,呈现两升两降一增加态势。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三新”农业不断涌现。至2017年末,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172个,面积达819万亩,比2012年分别增长1.8和1.3倍;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18个,总面积为516.5万亩。聚焦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农业“12188”工程,积极发展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蚕桑、竹木、畜牧、水产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蔬菜产量跃居农产品产量首位,果蔬生产向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品产量倍增。2017年油料、茶叶、水果总产量分别为 26.9、17.8和 751.3万吨,是1978年的1.2、3.0和51.4倍。

2.林业经济创新发展,自然生态保护加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经过40年的努力,森林覆盖率从1979年的36.4%提升到2017年的61.2%,居全国前列。2017年,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58万亩,累计投入资金607亿元,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20.0%,累计建设珍贵彩色森林545.3万亩,累计创新推广“一亩山万元钱”63.7万亩。至2017年,累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2个,创建省级森林城市75个,率先在全国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县(市、区)全覆盖,省森林城镇375个、省森林村庄7907个,32个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数量居全国第一。

3.畜牧养殖转型升级,区域规模布局有序。在完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的基础上,打出“五水共治”等转型升级组合拳,有序调减畜牧业生产,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2017年,猪牛羊肉总产量为87万吨,是1978年的2.1倍。积极创建全国首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率先启动美丽牧场建设,加快实现规模化、生态化、多元化、产业化,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水平达七成,高出全国26个百分点,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6.0%,居全国首位;至2017年,累计建成352个美丽生态牧场。

4.渔业生产提质增效,捕捞养殖合理发展。坚持实施渔场振兴修复行动,积极创建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加强海洋保护和修复,优化东海渔业资源利用。持续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促进渔民转产转业,保障渔民切身利益;加强海洋生态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渔场”,注重海洋生态环境改善,加快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促进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现“海上粮仓”的盛景。2017年,水产品产量594.5万吨,是1978年的6.8倍,其中海水产品472.4万吨,淡水产品122.1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5.8和20.9倍。

(二)强要素,兴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1.产业兴农,大力推进规模化适度经营。把推进农业集聚发展作为农业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持续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造农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农业产业基础不断增强。2017年,累计培育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494家,建成产值10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55条;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62万元/人。

2.科技兴农,全面推广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管理。大力组织实施品种优化工程与技术更新工程,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广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2017年,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

3.绿色兴农,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有机肥、生物农药、绿色防控等技术应用。2017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82.6和4.6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2.2%和6.4%,比全国提早7年实现了“零增长”。

4.信息兴农,农村电子商务引领农产品销售新风向。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增效行动,积极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和农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农村消费水平。2017年,农产品网络零售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拥有活跃的涉农网店近2万家。2017年底,全省新增农村电商服务点3382个,累计建成服务点1.64万个。

5.创新兴农,着力构建“第六产业”发展体系。农村美丽经济蓬勃发展,产业集聚平台加快建设,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发展迅速,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全省农家乐经营农户2.05万户,接待游客3.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1.6%,营业收入353.8亿元,增长20.5%。

(三)变思路,连纵横,城乡统筹一体化协调发展

1.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加快农村交通、供水、供电、信息、流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基本社会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不仅多数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已经在乡村实现了全覆盖,公共服务供给正在提档升级。2016年末,全省通公路的村占比达9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2006年提高2.3个百分点;所有村实现通电、通电话,有线电视和宽带通村比重分别为99.2%和98.4%;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比重达98.6%,比全国高24.7个百分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9.8%。

2.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以改革试验区为平台,协同推进点面结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较好进展。2017年,全省林权证换发率99.7%,符合条件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率95%,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率99.5%。“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4个农房抵押试点县(市、区)的农房抵押贷款余额131.9亿元,10个农地抵押试点县(市、区)的农地抵押贷款余额21.1亿元。

3.城乡联动拓宽空间。坚持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优化城乡布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区域深度融合,城乡协调发展优势更加凸显。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从2.37缩小至2.05,小于全国的2.71。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2017年,全省农业劳动力下降到447.9万人,比重降至11.8%,非农劳动力比重则从1985年的45.1%上升到88.2%。

(四)惠民生、增福祉,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1.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大力实施助农增收行动,加快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4%,收入水平连续33年居省区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054∶1,为各省区最低(图1)。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57元增加到18093元,年均名义增长12.9%。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1%下降到2017年的31.0%。

2.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2012年以来,全省有58个县(市、区)成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居全国第一;已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2个、示范乡镇200个、特色精品村600个。2017年末,2236个村庄完成景区化改造,在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一般村705个。所有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试点村6675个,呈现出“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好景象。

图1 1978—2017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3.公共服务均等化日益完善。2017年,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为91.6%。至2017年,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916个,是基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88.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县(市)都已建成至少一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4.扶贫惠农强农成效明显。创新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2015年,浙江率先消除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现象,2016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7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有效巩固了“消除4600”成果。逐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2017年,城乡低保标准平均分别达到每人每月685元和645元,最低月工资标准由2012年的1310元调整到2017年的2010元,保证了城乡低收入群体分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三农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