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博物馆旧藏瓷枕辑选及新发现的瓷枕标本

2018-03-05胡秋莉

关键词:瓷枕磁州窑纪年

□胡秋莉

瓷枕,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瓷窑常烧制的瓷器类别之一。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定数量的瓷枕,形式多样,装饰手法丰富。其中,有几件金元时期的墨书纪年瓷枕,所记年份在学术界已经发表的纪年瓷枕中尚属稀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年的文物普查整理工作中又发现一批瓷枕标本,从装饰内容上看多为人物故事及题诗词、警句等,有一定的特色,但目前在学术界也未见发表。因此,本文特将这批瓷枕辑选出来予以介绍。

一、旧藏瓷枕辑选

1.纪年瓷枕

山东博物馆旧藏的瓷枕中有3件完整的带墨书纪年的瓷枕,枕上所书年号在已经发表的纪年瓷枕资料中均未出现。这几件瓷枕,对于同类瓷枕的年份断代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金正隆二年(1157年)绿釉豆形瓷枕。枕长31厘米,宽21厘米,高12.5厘米。1964年济南市郊区出土。枕面及侧面大部施绿釉。枕面有两圈刻画围栏,侧面一周有五周刻画圈带纹。枕面内圈刻画花卉纹。枕底墨书“正隆二年丁丑五月十九日□上贰□□”。(图一:1)

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绿釉豆形瓷枕。枕长28厘米,宽19.5厘米,高9厘米。明义士收藏,1959年接收自齐鲁大学。枕后侧有一圆孔,枕面及侧面一半施绿釉。枕面两重圈栏,第一重圈栏间刻画四组较为简单的细茎花叶纹。第二重圈栏内刻画一朵带枝叶的牡丹纹。枕底墨书“大定十七年……”(图一:2)

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纪年的瓷枕较多,主要有二、五、七、八、十六、十八、二十、二十二、二十九等多个年份,而其他年份的瓷枕稀少,有的年份甚至无存。这件“大定十七年”瓷枕的出现,填补了大定年间纪年瓷枕的一个空缺。

此外,豆形枕较早见于北宋,多为白釉地,有白釉绘、划、刻、剔、印等多种装饰手法,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北方省份多有出土。如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的北宋磁州窑白釉剔花豆形枕和定窑白釉划花豆形枕[1]。绿釉豆形枕装饰手法与白釉类相同,目前发现较少,且年代多存在争议。如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的一件定窑绿釉黑花椭圆(豆)形枕[1],还有河北衡水县文管所收藏的一件绿釉划花诗文枕、两件绿釉刻花豆形枕[1],有学者认为其时代为宋代,也有学者认为其时代是金代。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绿釉刻花豆形纪年瓷枕,其上分别墨书 “正隆二年”、“大定十七年”,“正隆”是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颜亮的年号,“大定”为金代第五位皇帝完颜雍的年号,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绿釉豆形枕在金代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及流行性。

元延祐五年(1318年)白釉长方形瓷枕。枕长31.6厘米,宽16厘米,高12.5厘米。明义士收藏,1959年接收自齐鲁大学。枕面及侧面施一层薄薄的化妆土,侧面的化妆土只施一半,后侧面有一气孔。枕面施一层透明薄釉。胎土细腻。枕面长方形双边框,内简笔刻画一朵莲瓣纹,莲瓣上方有一波连续卷曲纹。枕侧面及底面分别墨书“未时十二月廿二日生年四十一岁故”“亡过高才乡墙”“延祐五年□□□”。(图一:3)

图一 纪年瓷枕

目前,除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文管所收藏有1件底部墨书 “延祐六年二月廿四日……”[2]的黑釉铁锈花扁圆柱形瓷枕外,其他带延祐年号的瓷枕尚未见有资料发表。根据山东博物馆这件瓷枕墨书中提供的信息,该瓷枕制作年代最晚应在延祐五年 (1318年),并被当作陪葬品下葬。

2.如意形珍珠地划花瓷枕

宋如意形珍珠地划花瓷枕。枕底面呈五边形,底有气孔,通体施一层薄薄的化妆土。明义士收藏,1959年接收自齐鲁大学。最长28.5厘米,最宽25.6厘米,高17厘米。枕面采用珍珠地划花手法装饰。枕面边缘和正中,各有一组与枕面轮廓相同形状的边线,第一圈为双边线,第二圈为单边线。第一圈边线内装饰戳圆圈纹,第二圈边线内刻画上下两组地涌金莲纹,叶与花之间戳圆圈纹。器身施化妆土较薄。枕面施极薄的清釉。(图二)

图二 宋如意形珍珠地划花瓷枕

二、普查工作中新发现的瓷枕标本

在近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山东博物馆也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瓷枕标本。现简介如下。

元白釉黑花人物纹瓷枕。枕面及四侧面基本完整,底缺失。枕整体呈长方梯形,枕面后高前低,上枕面宽、枕底窄,符合人躺下时颈的受力姿势。上枕面长40.7厘米、宽16.7厘米,底长39.2厘米、底宽12.8厘米,高13.4~11.8厘米。枕面主体装饰如意尖头形开光,内绘人物故事纹。画面中,山林间一负剑人立于马蹄腾起的马前,向他前面的一个拄拐高士作揖说话,不远处山石边有一樵夫荷柴侧首观望。瓷枕的前后面,开光绘相同的折枝牡丹纹,两侧面开光,一面绘莲花纹,另一面残缺。后枕面一侧有竖排双栏,内书“釜源王家造”。釜源,指发源于河北峰峰矿区的滏阳河,滏阳河流经的彭城窑是磁州窑烧造瓷枕的代表性窑址之一,烧制量巨大。为了标明、宣传自己的产品,彭城窑的瓷枕常带有“釜源”开头的落款。因此,这件瓷枕基本可以确定是河北彭城窑的产品。(图三)

图三 元白釉黑花人物纹瓷枕

元白釉黑彩人物故事纹瓷枕残片。枕面内容仅存部分,枕面有如意云肩形开光,残留画面为两人骑马,一前一后,前者策马扬鞭急奔,后者举刀奋力追赶。画面内容似为“萧何月下追韩信”。(图四:1)

元白釉黑彩人物纹瓷枕残片。枕片横17厘米,纵23.5厘米 。残存开光,内绘一男官模样人物纹。(图四:2)

元白釉黑彩人物纹瓷枕残片。枕片横17.1厘米,纵15.7厘米。残存开光,内绘一仕女双手捧一物向前,有一牛口衔草俯卧于其脚下。 (图四:3)

元诗文瓷枕。枕面呈八边形,残断粘合,基本完整。枕面最长28厘米,最宽19厘米,高10.5厘米。枕面墨书诗文“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枕底有长方框,内竖书“张大家枕”,字上端有一覆盖的荷叶,下端有一朵盛开的莲花。(图五)与磁州窑常见的“张家造”“古相张家造”等戳记一样,“张大家枕”相当于现代的商品商标,是磁州窑的典型产品类型之一。这件瓷枕为河北观台磁州窑产品。

元警句诗文瓷枕。枕面有残缺,基本完整。枕呈豆形,面最宽19厘米,最长25.7厘米。白胎,通体施化妆土,除底外均施透明釉,器表显得格外白净。枕面有诗文“之足获福”4个草书黑字,“之”为别字。器身除残缺部分外,均不见气孔,这在瓷枕中较为少见。(图六)

从秦大树先生辑录的纪年瓷枕可以看出[3],纪年瓷枕可分为单纯纪年和纪年记事两大类。瓷枕上的单纯纪年,通常用于表示瓷枕的生产或开始使用的时间,如金正隆二年绿釉豆形瓷枕上的墨书“正隆二年丁丑五月十九日□上贰□□”。纪年记事的瓷枕,则根据其记述的内容差别而功能不同,如元延祐五年白釉长方形瓷枕,根据其上墨书“延祐五年□□□”“未时十二月廿二日生年四十一岁故”,可以基本判定该枕为陪葬品。而“延祐……置”“……胡大嫂价钱四十文谨记泰和元年六月十九日记……”“至治贰年前五月十五日造磁州齐居(君)仁”“至顺三年仲夏中旬后四日张宅置到瓷枕一个”[3]等墨书,则是为了强调瓷枕本身的归属。因此,带有墨书的纪年瓷枕往往可以帮助了解瓷枕的用途,值得引起注意。

图四 元白釉黑彩瓷枕标本

图五 元诗文瓷枕

图六 元警句诗文瓷枕

[1]曹凯.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石金鸣.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山西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观台磁州窑:磁州窑系纪年器物辑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瓷枕磁州窑纪年
燕云十六州地区辽代纪年墓研究
瓷枕,透心凉
瓷枕,透心凉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瓷枕·凉殿·蒲扇·夏衣
磁州窑元素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创新与应用
瓷枕的门道真不少
安际衡:让“磁州窑”技艺代代传承
对时间的再认识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