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茂兰喀斯特石上森林

2018-03-04刘杰

大众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境喀斯特森林

刘杰,女,兰州大学植物学博士,2013年进入贵州师范大学工作,现为乙引团队主要成员,目前主要针对喀斯特地区特有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围绕高山杜鹃、苦苣苔等植物在喀斯特地区生长的抗性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先后承担和参与多项科研任务,获得多项科研成果。

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黔南州荔波县,与广西交界,海拔高度430~1078.6米,面积212.85千米,为强烈发育和溶蚀的喀斯特地区,锥峰、断崖、暗河、瀑布、溶洞、洼地、峡谷等遍布全区。该地位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溫为15.3℃,最热月为七月的平均温为23.5℃,最冷月为1月,平均温为5.2℃,极端最高温为39.4℃,极端最低温为-5℃。年降水量为1752.5无霜期为308天,植物生长期为237天。

茂兰地区动植物种类复杂多样,目前已发现维管束植物1203种,种子植物1172种,占贵州总种数的1/4。此外,这里还有形态各异的脊椎动物、洞穴生物和大型真菌等,是目前我国乃至地球上同纬度地区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这一地区被世人称其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2002年茂兰被载入新版的《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

走进茂兰,映入眼帘的是森林广泛覆盖的喀斯特锥峰洼地,常有农田房舍分布其间,四周群山苍翠欲滴,田野郁郁葱葱,密集的峰丛耸入云天。地表虽是山坡陡峭、基岩裸露、怪石嶙峋、土壤极少,岩石裸露率在80%以上,其上竟生长着2万公顷郁郁葱葱的原生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因而又被称为“石头上的森林”。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温暖湿润以及喀斯特地质地貌影响,形成丰富多样的小生境。既有岩石裸露、气候变化大的石芽、崩塌的大石块干旱生境,也有土层相对深厚、营养元素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气候变幅小的石沟、石缝湿润肥沃生境;既有阳光充足的明亮生镜,也有直射光难以到达的阴暗生境。小生境的多样性导致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及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在区系成份上,动植物处于过渡交错地带,因而资源丰富。

在茂兰境内生活着世居的布依、水、苗、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历史上,他们与这片神奇美丽的喀斯特森林和谐共处,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惫创造了浓郁独特、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茂兰不仅是天然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更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视觉盛宴。她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智慧,让心灵得以补偿。(编辑/侯帮虎)

猜你喜欢

生境喀斯特森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不同水分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生理生态特征的变化
哈Q森林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冬季鸟类生境选择研究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穿越喀斯特
浅析2013年冬季拉市海鹤类及大型水禽生境
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等入选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