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弯道技术的训练对策
2018-03-04常巍德惠市业余体校吉林德惠130300
□ 常巍(德惠市业余体校 吉林 德惠 130300)
引言
近年来,国内冰雪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的冰雪体育爱好者。其中速度滑冰等一些冰雪体育项目更是进入了学校,成为体育选修课中的热门。在开展速度滑冰教学时,弯道技术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滑行速度较快,许多运动员因为掌握不好弯道技术,经常会出现摔倒、速度下降等情况,影响了速度滑冰的成绩。文章首先对速度滑冰中弯道滑行的动作结构、技术特征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就弯道技术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的训练内容展开了分析。
1、动作结构
由于弯道滑行中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从直道进入到弯道后,必须要调整动作和姿势,以更好的适应弯道滑行的运动状态。进入弯道后,要求运动员必须紧贴内圆弧线的切线,这样一方面可以缩短滑行距离,另一方面也便于运动员有更大的空间调整姿势,而不会受到其他运动员的干扰影响。在弯道滑行时,运动员的蹬冰动作也需要做出调整,通过左右腿交叉的蹬冰方式持续获得滑行动力。另外,运动员要想在弯道滑行中获得最大的蹬冰力,还需要调整下肢的伸缩幅度,如果下肢收回距离过长,则会导致蹬冰频率变慢;反之,如果下肢收回距离过短,则不能获得足够大的前进动力。因此,需要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进行动作结构的调整,找到最佳的弯道滑行动作。
2、技术特征
弯道滑行对运动员的专业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技术上的差异也会在弯道滑行中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通过观看冬奥会等大型赛事中的速度滑冰项目视频可以发现,在直道滑行中落后的运动员,往往凭借弯道滑行中过硬的技术赶超对手。因此,在日常的弯道技术训练中,运动员也应当明确不同技术的动作要领和特征,做到对弯道滑行技术的熟练运用。例如,从直道进入到弯道后,运动员要压低身体姿态,让重心降低,同时身体向内适当倾斜,以抵消弯道高速滑行时产生的离心力。运动员的上身与腿部应当保持直线状态,如果身体倾斜角度偏大,可以用手触碰冰面以提供必要的支撑力。但是要注意戴好防护手套,以保证运动员的安全。
3、用力特点
由于速度滑冰的场地空间较小,且滑行速度较快,需要运动员在弯道滑行时通过调整身体姿势或改变用力方式,获得一个较高速度的加速度,以最佳状态滑过弯道。在弯道滑行时,保证身体的动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运动员在进行弯道蹬冰时,必须要让双脚的踝关节向外展开,这样既可以提高蹬冰时的力度,又保证了蹬冰动作的流畅,避免出现扭伤的问题。同时,髋关节、膝关节等也要进行同步协调的调整,保证身体的平衡性,并且减少滑行时遇到的阻力,对于提高弯道滑行速度有很好的帮助。在训练时应当注意,由于每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等存在差异,其重心、倾斜角度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化,需要在大量的训练中自行把握用力特点,找到适合运动员的弯道滑行方式。
4、滑跑倾斜角度
滑跑倾斜角度是指弯道滑行过程中运动员身体重心和踝关节的连线与冰面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通常来说,滑跑倾斜角度越小,则滑行中遇到的冰面阻力、空气阻力越小,滑行速度更快。但是当滑跑倾斜角度低于30°后,运动员需要更快的滑行速度来抵消倾斜时产生的重力分力。一旦滑行速度达不到要求,就容易出现摔倒情况。因此,当滑跑倾斜角度达到30°左右时,常见的方法是用手接触冰面,提供一个支撑力,从而帮助运动员以较高速度完成弯道滑行。另外,运动员重心的高低也会对最佳滑跑倾斜角度产生影响,需要在训练中加以注意。
5、训练对策
5.1、掌握训练基本原则
进一步明确弯道技术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内容与方法,针对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建立和发展运动员弯道技术竞技能力个体模型,深入研究训练内容与运动员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清晰的认识素质训练与弯道技术训练结合的重要性,不断的对训练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分析,使得弯道技术训练更加科学使用,密切结合个人的弯道技术特点,调整运动员弯道技术训练比例与节奏,重点是提高个别运动员相对滞后并影响整体能力的素质,努力发展运动员的特长素质,根据每个个体特点提高运动员比赛的能力。
5.2、注重个性化训练
个性化弯道技术专项训练表现形式是专项技术适合其个人的特点和要求,既能扬长避短,又能将个人能力与弯道专项技战术充分结合。运动员由于个体上存在差异,年龄、性别、身体机能、素质基础都存在不同,而个性化训练练是在共性的基础上,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因此,在制定弯道技术训练计划时要根据个体的差异,制定出个性化弯道技术训练方案,针对每个人的具体状况,列出每个人训练的目标、训练的内容方法、训练的负荷量等,科学的制定弯道技术训练方案可以深程度的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5.3、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青少年时期是人体发育期,也是发展身体力量的敏感期,适度、适量的提高身体各部位力量,对于提升弯道运动成绩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提高力量的均衡能力,发展运动员对身体力量的整合能力,如上下肢整合、躯干和肢体整合等,提高运动员力量的训练内容要定量化,主要是强度、量度、密度、间隔时间等是否与运动员本身相匹配,是否符合训练周期各个阶段设定的目标,为了更好提高弯道蹬冰技术,采用杠铃、哑铃、实心球、负重蹲起等多种练习方法提高腿部肌肉力量,使运动员身体及肢体各部分的力量得到有效整合,这样一来可以为专项弯道技术动作提高和改进肌肉的功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5.4、制定训练目标
明确可行的训练目标,可以为弯道技术训练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在制定训练目标时,要求教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运动员制定不同的目标,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和训练要求。例如,对于速度滑冰基础薄弱的运动员,训练目标应当以保持平衡、顺利完成弯道滑跑为主;而对于那些基本功扎实的运动员,则应当教授一些弯道滑跑技术,不断提高速度滑冰成绩。另外,训练目标也应当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两种,运动员在完成训练目标后可以激发训练的自信心,这对于提高训练成绩也大有帮助。训练目标应当动态变化,根据运动员弯道技术的提升而不断调整,始终为运动员训练的开展提供参考。
5.5、柔韧度训练
在速滑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中,要重视和加强掌握速滑弯道技术所需的运动器官专门柔韧性训练。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的练习形式,有爆发式和慢张力式2种,笔者认为慢张力法在速滑运动员训练中值得推荐。尤其是对于一些低龄化的速滑运动员,应当合理把握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期,如果速滑运动员每天都坚持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和在训练后的整理活动中做各种主动的和被动的、静力性的和动力性的柔韧性练习,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当然,柔韧度训练也应当把握好训练强度,避免运动员因为训练强度过高而出现肌肉酸痛等问题,反而不利于训练成绩的提升。
5.6、平衡能力训练
如上文所说,运动员以较高速度通过弯道,会产生较强的离心力,如果这部分离心力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抵消,轻则会导致运动员滑跑速度降低,严重时还会将运动员甩出赛道,出现摔倒、摔伤情况。平衡能力训练就是帮助运动员科学掌握弯道滑跑时的动作技巧,从而以更加平稳的状态完成弯道滑跑。平衡能力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重心的调整、姿势的变换以及滑行的节奏等。另外,身体协调性也是保证平衡、稳定的关键,运动员可以通过调整下肢的伸缩、手臂的摆动幅度,让整个身体系统协调、有序的运转,从而在运动中也能够始终保持平稳。当运动员能够在速度滑冰比赛中灵活的调整身体平衡后,就可以在直道和弯道滑行中灵活自如的调整身体姿态,进而提高了比赛成绩。
5.7、力量素质训练
在速滑运动员弯道训练中,提高速滑运动员向左倾斜支撑技能和肌肉力量的支撑能力,是学习和掌握弯道滑跑合理技术的重要保证。在进行速滑运动员肌肉力量训练时,要注意把握好训练原则。(1)根据速滑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在教学训练中需要多采用动力性练习,尽量少用静力性练习;(2)速滑运动员在进行专门性肌肉力量训练时,多采用跳跃性练习,少用或不用负重练习;(3)采用全面小肌肉群肌肉力量训练与专门性肌肉力量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4)采用专门性肌肉力量训练与心肺功能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5)采用专门性肌肉力量训练与分解、完整的弯道技术动作肌肉力量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6)要重视速滑运动员专门性肌肉群爆发力的训练等。
5.8、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训练往往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在对速滑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时,采用的方法、手段应全面和多样化,以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的到来。青少年运动员在安静时氧化过程比成年人旺盛,每公斤体重所消耗的氧量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较少,他们的无氧代谢能量物质储备较少,这就抑制了青少年运动员速度耐力的适应能力。耐力训练在此阶段应注意发展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采用改进氧化输送系统和肌肉系统的代谢功能。因为过早、过多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会使青少年运动员心脏的心壁增厚,这样心肌力量虽然增强了,短时间内运动成绩也会提高,但是由于心腔较小,成年时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在训练时可以采用“追逐换位跑”等趣味性训练。速度滑冰运动员耐力训练应尽可能安排在空气清新、条件较好的环境中进行,如沙滩、河边、树林等地。
6、结语
在速度滑冰比赛中,弯道技术可以说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运动员要想在继续保持领先成绩,或是在弯道中赶超对手,就必须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加强弯道技术的训练。作为教练也应当认识到,不同运动员由于身体素质、速滑基础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在制定训练计划、训练目标,以及开展训练指导时,也要关注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弯道训练成效,帮助运动员不断的提高弯道技术水平,并在速度滑冰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