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中体操内容的运用分析
2018-03-04刘沛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1617
□ 刘沛(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形式主要包含了课外活动、体育文化课、业余训练等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强化了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视,体操因其艺术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将题材内容合理的引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体操内容,不只要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需求,还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真正发挥出体操教学内容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新课程标准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的颁布,为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同时也为体育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向指明了道路,使得体育教师明白当前的教学任务,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和修改,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掌握体育相关知识,更为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最终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指出,现代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课堂地位为基本观念,从而实现现代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2、中学体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安全问题
课堂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原因。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对于孩子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孩子的溺爱也越来越严重,已经达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程度,所以家长越来越不愿意孩子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生怕孩子受到伤害。一旦孩子在体育课堂上受伤,素质较低的家长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去学校闹事、讨说法,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学校为了息事宁人,降低事件对学校的影响,常常拿体育教师开刀,对体育教师进行严厉处罚,并取消部分危险性较高的体育教学项目。其中,体操项目就在其中,这一取消决定严重影响了体操运动在中学校园的开展,使得我国体操运动发展缓慢。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部分体育教师存在课堂教学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训练时受伤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顾及学生安全问题而放不开手脚,对于危险性较高的动作不敢让学生去完成,最终造成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严重低下的问题。
2.2、体操教学内容单一枯燥
中学体操教学的教学内容有五项,分别是:队列教学、广播体操教学、轻器械教学、专门器械体操教学、体操四项教学,这五项内容的教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但目的都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培养学生坚定意志品质。所以这五项体操教学内容又是一种变相的统一,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较高的教学意义。但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只开展了队列教学和广播体操教学,少部分学校在队列教学和广播体操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了轻器械教学,但开展效果极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缺少对轻器械体育器材的投入,甚至有些学校因为害怕学生破坏器材或使用器材时出现意外伤害而不将器材对学生开放。因为体操教学内容开展的不够全面,使得体操运动的锻炼价值大大减少,使这项运动失去了教学价值,对体操的阶段性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影响。和轻器械、专门器材和体操四项教学内容相比,队列队形和广播体操的教学内容显得及其枯燥无味,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也觉得无聊,失去了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动力,导致整堂体育课死气沉沉,枯燥无味。同时,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对体操运动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体操运动在校园中的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大课间是中学生难得的课外活动时间,但学校在大课间安排了枯燥无味的广播体操训练活动,这就让本就讨厌广播体操的学生对这项运动变得更加抵触,学生在做操时毫无朝气,死气沉沉,不但影响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外活动时间。
3、体操运动对中学体育课堂的意义
3.1、实现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教学目标
我国中学体育课程主要包括队列课程、田径课程、球类课程以及广播体操等,不同的体育运动课程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课程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选择适合的体操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养成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严格守纪律的校园风气,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帮互助的同学友谊。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时,队列训练可以和徒手体操相结合,从而为正式的体育项目教学提供热身训练,保证学生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舒展,避免学生在进行体育项目训练时发生关节扭伤、肌肉拉伤、跌倒等意外伤害。因为徒手体操不受场地和体育器材的限制,所以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上课前的准备训练,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好基础。所以,在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育情况,合理的选择徒手体操动作作为课前热身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加快新陈代谢,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学要包含基本的课外辅导训练,重视学生渗透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选择合适的体操项目进行引入式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说,田径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耐力、速度、爆发力、身体柔韧性、灵活性上具有较高的标准,教师可根据田径运动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锻炼需求,在教学前和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一些体操的跳跃、翻转等动作,从而提高学生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逐步增强学生的耐力,同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在体操运动上的训练效果。
总而言之,将广播操、徒手操等基本的体操动作技巧引入到其他课堂体育项目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知识,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和运动积极性,让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体育教学的教学手段也随之增加,对体育教育的教育目的要求的更加科学合理,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入体操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健美意识,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教学目标。
3.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对于枯燥的文化课程来说,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对中学生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引入体操教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进行课前准备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合理的选择一些体操动作来代替原有的热身动作。第二,在进行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体操基础动作进行辅助性教学,从而方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通过徒手操、广播操、武术操、模仿操等体操动作来锻炼学生的肌肉爆发力和关节灵活性,从而方便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第三,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无法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动作幅度较小,活动量较少的体操动作来帮助学生锻炼,从而达到使所有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4、体操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引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地区也随之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并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教育目的和要求。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学体育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实现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各地区教育部门开始进行体育教材的优化和修改,并逐渐推广到学校进行使用,为中学体育事业带来了新活力,并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例如,新编的体育教材中加入了队列训练、徒手体操训练、机械体操训练、健美操训练、韵律体操训练等体操训练课程,极大的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为终身体育运动事业打下了基础。同时,多种体育项目的引入,促使教师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改革,从而转变了教师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和其他传统体育单一的运动方式不同,体操运动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多样的锻炼方式,而且不同的运动内容对身体有着不同的锻炼效果。但是受到运动安全性和运动场地、器材的限制,很多学校只开展了队列训练和广播体操训练两种体操运动内容,对趣味性较强的轻器械操,能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敏度的体操四项两项体操运动进行了修改或是取消,这就使体操运动失去了灵魂,变得枯燥无味,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对体操运动的重视程度,增加轻器械教学、专门器械体操教学、体操四项教学三项教学内;同时,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体操运动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在教学时的创新意识,从而激起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学习兴趣。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进行体操教学的同时引入健美操、街舞、啦啦操和校园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学习,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的目的。对传统体操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不仅可以改变学校和学生对于体操运动的误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5、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体育课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帮助。将体操内容合理的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从而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素质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