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8-03-04洪小勤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身体素质院校

□ 洪小勤(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1、引言

从90年代以来,高职高专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教学改革成效较大、办学特色较鲜明、办学实力较强的高等职业学校。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必须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当前高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社会市场的变革,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也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中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是各个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体育课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育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现阶段高职体育课程中存在过分突出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教学,不太重视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指导,没有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设置课程等问题,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除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应该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所需的职业型人才的身心素质要求,这是当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高职院校的体育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高职院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学校,它与普通高等院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视理论知识与生产技能的融合,为特定的职业培养专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既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又要能够具备健全的心理、良好的适应能力等多种素质能力。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培养职业所需的身心素质的重要责任。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中必须在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职业所需的特殊身体素质,同时也要适当的加入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和人格的体育活动内容。

3、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3.1、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以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有些院校的课程是中专体育课程的延伸,多数体育课程内容与方法缺乏针对性、职业性与实用性等等。高职院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有较强的职业导向,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实际教学工作中寻找最佳的组合。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建立基于职业需求的体育教学理念,进而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中不断完善。

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以项目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心素质的提高与职业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中职业培养的优势,构建具有适应职业发展的体育教学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职业岗位要求来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

3.2、建立复合型的体育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培养目标要服务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其中体育培养目标包括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职业所需的特殊能力、终身体育观等等。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1)身心健康目标。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及其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其中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健全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

(2)职业所需的特殊能力目标。

职业需要的特殊能力其中包括:针对职业工作特点,发展职业所需的特殊的身体素质;在职业劳作中对职业疾病基本的预防及治疗能力;在职业竞争压力下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工作效率、工作寿命。

(3)终身体育目标。

终身体育目标是体育教学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目标,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使体育运动成为其终身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生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后没有了学校的体育要求、缺少良好的体育设施运动氛围,同时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体育活动量会急速下降,因此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3、针对性设置教学内容

在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下,高职院校的专业划分包括材料与能源类、生化与药品类、旅游类、土建类、文化教育类、法律类、轻纺食品类、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等总计13个类别。根据以上专业划分在工作中的劳动特点可以将这些职业类型划分为伏案型、站立型、运动型。不同的工作姿态对体能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职业特点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因此需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发展不同的体能,以求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对于伏案型的职业,主要包括计算机、会计、设计等专业,其职业特点是长时间的坐姿并且需要有高度的专注力,长时间保持坐、低头、含胸的姿态容易导致腰肌劳损、颈肩痛、肩周炎、鼠标手、肥胖等职业病,并且久坐少动和工作压力大对心脏造成较大的负担,针对这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在体育课程中要着重发展肩背力量、提升肩颈的柔韧性、提升心肺功能,同时安排提升专注力的练习,也可安排对抗性的练习提升抗挫折能力。

对于空乘、旅游等专业属于站立型的职业,在工作时对学生有较高的体型、体态的要求,并且在工作中要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站姿,因此在这类学生可安排瑜伽、形体、健美操等课程提升身体形态,并且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增加腿部肌肉力量,同时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放松、拉伸的手段,在工作之余充分放松长时间紧张的腿部、肩部肌肉,以免形成职业病。

对于运动型的职业,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等专业,这类专业学生需要较长时间处于活动状态,要进行较多的体力活动,对于有氧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发展肩带肌、躯干肌和脚掌肌的力量和肌肉的协调性、准确性,因此长跑、球类、有氧操等运动类型都较为适合。

对于机械、汽修、地质类专业的学生,职业对学生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上肢力量、静力性耐力和手指的灵巧能力等,对学生肌肉的精细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肌肉的精细工作能力是协调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对这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安排此类的训练内容。警察等专业的学生,是对心理素质及其临场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可以选择篮球、足球等对抗类项目来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学生也可进行裁判员培训学习,在临场裁判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对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

3.4、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各个环节协同配合

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下的体育教学中,首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着学生所学专业在就业时对体能的特殊要求,对学生针对性设置课程,制定课程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理论课程讲解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介绍消除职业疲劳和预防职业病的基础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合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外活动形成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

第二,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学生不同水平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三,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了解体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保体育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同时学校要提供充分的保障,学校相关部门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体育设施、运动器材的供应,用以保证各项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

4、结论

(1)基于职业需求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必要选择。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在满足学生增进健康、提升体质的同时要充分的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有针对性的强化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体能和素养,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胜任力;

(2)对于伏案型、站立型、运动型不同的职业类型,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训练内容,不仅仅要提升身体素质,同时要注重抗压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心理能力的提升;

(3)以职业为需求导向的体育教学需要学生、教师、主管部门等等多环节的协同配合,是一个课堂教导、课外指导紧密结合的过程,因此它的顺利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身体素质院校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