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郊区高中英语文本分析
2018-03-04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平谷第一分校覃丹青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平谷第一分校 覃丹青
一、引言
“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做文本分析。”“教师在做文本分析时,不仅要完成普通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任务,还要找出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以完成课程目标。”文本解读既是阅读教学的观察点,又是阅读教学的指南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文本是学生摄取言语信息的工具,更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
对于郊区学生而言,英语基础薄弱,尤其是词汇量薄弱,教师在阅读课中往往被学生牵着走,对文章逐句翻译以便学生能够基本理解文章大意。遇到被听课时,教师苦苦冥思教学设计却无计可施,甚至只能让学生在上课前先做一遍全文查词备注,再进行课堂展示。那么,对这些英语基础尤为薄弱的郊区学生而言,如何让他们能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本文以笔者的做法为例,探讨运用逻辑关键词、概念图、拼图活动等策略来实现文章理解,然后运用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环节来实现学生与文本发生对话。
二、文本分析举例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北京郊区,通过平时的教学中观察发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被文章细节牵着走,而没有领悟文章主旨;往往没有意识到段落大意,更难以发现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学生无法发现文章内在逻辑其原因有二:一是词汇量薄弱;二是严重缺少相关的阅读技能训练。针对学生的薄弱点,笔者有意选择了两篇难度适中的文章,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同时让学生学习词汇。两篇文章均有逻辑明显的特点,并有明显的逻辑关键词,基于此,我首先利用语篇标记词挖掘文本的语言价值,用概念图对文章1进行了内在逻辑的梳理。
从概念图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文章逻辑清晰,层次清楚,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习价值(语篇逻辑),但是如何让学生发现文本的这一价值?考虑到学生词汇贫乏,笔者采取了拼图阅读的课堂活动形式:即像拼图一样,将文章分解成碎片,再让学生去整合还原,在还原的时候学生就需要充分考虑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将一篇文章按照意义及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分为几个部分,在文章1中,笔者根据文章逻辑和学生人数将文章分为五部分,并在阅读开始前对学生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每组同学只拿到了文章的一部分内容,读懂大意之后重新分组,讨论如何将乱序的内容排序成有逻辑的文章。在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以概念图的形式展示文章逻辑。在梳理了文章1逻辑之后,笔者又给学生发放了同类型的另一片文章(文章2),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逻辑图。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相互之间解决了一定的词汇问题,并对文章逻辑有了一定的认识,拼图阅读形式也克服了郊区学生逢阅读课必犯困的弊病,部分同学甚至能够出色地画出文章2的逻辑图。但是笔者观察到,学生虽然关注了逻辑,却并没有注意到文章末尾的总结,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文本理解。因此,从文本内容出发,笔者又设计了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环节,进一步设问: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再追问学生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作者对发明消除记忆药片的态度是什么?能否从文中找出根据?
问题2:如果有药片可以消除不美好的回忆,你是否会服用?为什么?
通过两个问题的简单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己的思考,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发生对话。
三、文本分析策略
(一)挖掘文本的语言学习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语篇挖掘文本的语言学习价值和文化学习价值。其中,语言学习价值包括句子之间的逻辑、语篇逻辑、语用理解等;而文化价值则指语言承载的文化含义如西方的圣诞节含义、中国的春节含义等。如何挖掘文本的语言学习价值?“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从文本语言、体裁、结构以及内容等角度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上文课例中正是通过文章结构挖掘文本的语篇逻辑,即语言学习价值。
具体来说,挖掘语言学习价值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文本的文体特点和语篇标记词。“文本涉及文章的体裁和题材,对于文本特点的解析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文体特点,如记叙文故事性较强,通常包括事情发生的起因、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议论文则注重内在逻辑、论点的演绎与论证。教师可以根据文体特点对学生进行发问,“如果把阅读教学看作一次带领学生进行的认知旅行的话,那么文体知识就是通向目的地的最佳路径。”针对郊区学生而言,体裁特点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抓手”,提高阅读效率。
语言学习价值的另一方面是语篇标记词。理解语篇结构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本的脉络,从而准确理解全文,语篇标记词正是扮演着连接句子间关系、段落间关系的角色。
(二)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
“对于阅读文本的解读,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形式和功能,而且要不拘泥于教材,帮助学生挖掘出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本的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同时发生,而对对思想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去认识新思想和新文化,同时“也要注意发展鉴别优秀文化的能力,积极交流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
总言之,文本解读是多角度、多元化的,除了从文体特点、语篇标记词入手,还有其他方面,如语言的韵律、美感等。在诗歌阅读中,教师可以解读文本语言美感,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美和内涵美。郊区学生的发音、词汇皆有困难,但破解困难的方法是多样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有助于激发学习的热情。
四、结语
本文以郊区学情为背景,反观文本分析的角度,并探讨文本分析的方法策略。对郊区学生而言,文本分析同样可以从语言价值和文化价值角度挖掘,且不局限于此;教师甚至可以对文本进行批判,质疑文本价值,从“教文本”变成“用文本教”,这也是教会学生对文本进行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简言之,郊区英语教学绝不仅是字、词等知识的积累,更是语篇意识、英语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尽其文本分析之能力,将学生从表层阅读引入深度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发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