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导入有法
2018-03-04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大隆中学刘金模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大隆中学 刘金模
李渔的《闲情偶寄》有云:“开首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则把握在手,破竹之势已成,不忧此后不成完壁……”其实,上课亦如行文,精彩的导入,往往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不但能营造氛围,为学生打下学习课文的基础,还能在情感方面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与处理事情、看待事物的态度。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在此谈谈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巧设悬念导入
设置悬念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抛开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疑乃思之端,学之源,因而,教师在导入时,要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如我在教学《狼》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个令人担心的悬念:“有一个屠夫,傍晚卖完肉回家,半路遇到两只狼,虎视眈眈,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这个屠夫的命运怎样了?”这样,马上让学生产生悬念—提心吊胆,并急切想知道屠夫的命运。唤起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我设置的问题的引导下,很投入地探索,整节课轻松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验导入
用实验导入新课,充分利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带着探求课文底蕴的强烈愿望去感悟课文中许多奥妙无穷的知识,其教学效果也是相当好的。《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的导入,我就采用了实验导入法。课前准备好一个玻璃瓶子,三块系着绳子的同样大小的铁块,瓶口只能容一块铁块通过。我把瓶子放在教室的地板上,把三块铁块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把铁块一一放进瓶子里。我严肃的对他们说:“这是一口枯井,你们拿着的铁块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着,我拿起准备好的清水慢慢地倒入瓶子里,全班同学屏息凝视,关注着讲台上将要发生的一切。只见三个学生不慌不忙,有商有量地分配好“逃”出来的先后顺序,然后就一个一个迅速地将铁块提出了瓶口。果然不出我所料,由于预习得很充分,学生没有出现“拥挤、争抢”的状况,而是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地使实验成功了。我乘势与他们交流:“恭喜你们,实验成功了。可是大家思索过吗,这个实验为什么能成功?”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通过讨论,学生说出:因为他们心中都装着别人,让别人先逃离危险,所以实验成功了 。到此,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文中实验的内容与过程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教师继续顺学而导,“课文中的三位同学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反复读读课文,思考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这种由学生自己动手来验证实验的结果的导入,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了,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学生从心底里产生了探究的愿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内容就容易掌握了。
三、创境导入
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就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其所处情境有关。教师在给学生设计课堂的导入时,可以根据教材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设出一种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场景和氛围,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教学内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祝福》的课堂导入时,我为了渲染文中悲凉的气氛,定好这篇文章的基调,于是在导入中先让学生听着二胡演奏的《江河水》乐曲,然后再用低沉的声音缓缓地说:“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大家边听音乐边想想祥林嫂为什么会在鲁镇的人们庆祝新年的鞭炮声中凄凉地在街头死去呢?如果她处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她会这样凄凉地死去吗?”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祥林嫂凄凉死去的原因,在受到了音乐和教师有感情的语言感染的同时,自然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悲惨情境之中,引起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深深地体会到祥林嫂的所处封建社会的背景和当时封建制度对她的迫害,就能够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起来就能有较好的效果。
四、故事导入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喜欢就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动人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就有这种使学生心灵产生共鸣、产生兴趣的作用。我在教《从三到万》这课时就是这样激起学生的兴趣的。“同学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个乡村老头,家里很富裕,但几代人都不识字。有一年,请来一位楚地的先生教他的儿子,这位老师一开始先教他儿子执笔描红,写一画,教他说,这是一字,写二画……”我还没有讲完,学生们已笑得前仰后合了。看到目的已达到,我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与这个故事有关的文章,看谁能从笑声中悟出点道理来。”这样的导入,学生喜欢,感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五、竞赛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思维处于快速运转的状态,必然会使课堂气氛热烈,并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我在教《黄河颂》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请同学们把与黄河有关的诗歌、谚语、歌曲名称、电视剧名称写在答题板上,看谁写得又多、又快、又好。激烈的竞争气氛马上形成,我适时在旁边“煽风点火”,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紧张思维状态。经过一番角逐之后,看到学生的学习激情被点燃了,我顺势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文章——《黄河颂》。这样导入课文,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分外热烈。
诚然,教无定法,除了以上的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别的导入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都可以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浓郁的乐学基调,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